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4課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舉制度同步練習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四課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舉制度
知識點梳理:
唐朝時期少數民族的分布
青藏高原-吐蕃人-藏族祖先               色楞格河-回紇人-維吾爾族祖先
蒼山洱海-南詔政權-彝族和白族祖先建立   東北-??人(女真族)
唐朝的民族政策:實行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管理機構,任用少數民族首領做長官,尊重當地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科舉制度的確立
注:科舉制度在中國封建社會所起的作用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
1. 魏晉時期實行的選官制度為九品中正制,用人偏重門第,不利于選拔人才。
2. 科舉制度的誕生和發展
(1) 隋煬帝大業年間,正式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度誕生。
(2) 唐太宗擴充了國學規模,增加了學員人數。
(3) 唐玄宗時期,詩賦稱為進士科考試的主要內容。
(4) 武則天親自面試考生,開創了殿試制度,又設立武舉。
3. 科舉考試的內容
唐朝時常設的考試科 目為進士科和明經科。進士科主要考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明經科主要考察記誦儒家經典的能力。進士科是做官的主要途徑。
4. 科舉制度的評價
基本上貫徹了自由報考、平等競爭和擇優錄取的原則,擴大了選拔人才的范圍,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選拔制度。
5. 科舉制度的作用
提高了政府各級官員的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
 
鞏固練習:
1. 唐朝時期,在祖國的遼闊大地上生活著許多民族,其中生活在我國邊疆的少數民族有(   )
   ① 回族     ② 突厥       ③ 回紇    ④ 吐蕃    ⑤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 唐朝時科舉制度日益完善,考試科目中最主要的是(   )
  ① 進士    ② 武舉   ③ 明經    ④ 殿試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開創了殿試制度,又設立武舉選拔軍事人才的是(   )
  A.唐玄宗           B.隋煬帝       C.武則天        D.唐太宗
4. 唐朝的讀書人為了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徑應該是(   )
  A.參加科舉考試     B.辛勤耕作     C.作戰立功      D.經商致富
5. 隋唐時期,青年張三是聞名的射手,這天,他滿懷信心的去洛陽參加武舉考試,這可能是發生在哪位皇帝統治時期的事(   )
  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太宗        D.武則天
6. 在唐朝,我國境內生活著許多民族,唐太宗時期采取的民族政策是(   )
  A.閉關政策         B.專制政策     C.開明政策      D.高壓政策
7. 現在公務員的錄用采用的是考試選拔的辦法,在古代,最早采用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的皇帝是(   )
  A.隋煬帝           B.武則天       C.唐玄宗        D.隋文帝
8. “風吹金榜落凡塵,三十三人名字香!薄笆 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詩句反映的現象和下面哪一制度直接相關(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
9.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闭f明唐太宗統治時期重視(   )
A.用人納諫          B.文化教育     C.科舉取士      D.對少數民族的政策
10. 從古至今,選拔人才的方法不斷變化。下列方法出現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①世襲制            ②禪讓制               ③九品中正制      ④科舉制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11. 科舉制作為一項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1300多年。下列對科舉制的含義理解準確的是(   )
A.科舉制為了選拔有真才實學的人
B.科舉制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
C.科舉制正式形成于隋朝
D.科舉制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選官制度
12.“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边@句詩說明了(   )
   A.唐朝的科舉考試完全是騙局,沒有人能考上
   B.貞觀年間,進士科錄取率較低
   C.唐朝考取進士的人都已年歲較高
   D.唐太宗將詩詞作為 考試內容,許多考生為 作詩熬白了頭
13. 下列關于科舉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正式形成于隋煬帝時
   B.唐朝時分為明經科和進士科
   C.明經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徑
   D.明朝時考試內容僅限于四書五經
14. 科舉制曾被稱為我國古代第五大發明。下列關于科舉制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隋文帝時正式形成                         B.唐朝創設進士科
   C.明朝實行八股取士                         D.民國時才被廢除
15.科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開、公平地選拔人才,他正式創立于(   )
   A.隋文帝時期                               B.隋煬帝時期
   C.唐太宗時期                               D.武則天時期
16. 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科舉制度,至此,歷經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終于退出了歷史舞臺? 舉制度逐漸完善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7. 上書唐朝皇帝稱 本族與唐朝“和同為一家”的少數民族首領是(   )
   A.松贊干布       B.尺帶珠丹           C.頡利可汗            D.懷仁可汗
18. 如果你是唐太宗時期一名進京趕考的考生 ,下列現象你不會經歷的是(   )
   A.國學的規模擴充了,學院增加了
   B.可以去皇宮接受皇帝親自出題面試
   C.進士科錄取極嚴,錄取率僅 有百分之一二
   D.參加進士科考試的每次達千人以上
19. 今天,人們習慣上把本地高考的文理科第一名稱為“文科狀元”、“理科狀元”。你知道狀元一詞與我國哪一制度有關嗎 (   )
A.九品中正制      B.科舉制        C.君主專制        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請回答:
(1) 上述材料記載了8世紀初期發生的什么歷史事件?


(2) 文中“和同為一家”是形容唐朝與哪個少數民族的關系?


(3) 文中的外甥娶了哪位唐朝公主?

(4) 舉出唐朝與這個民族“和同為一家”的另一件事?


(5)舉例說明唐朝與少數民族的友好關系?


2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材料二:“縉 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
請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封建社 會知識分子實現理想的什么途徑?


(2)材料二說明了什么?進士考試中,考中第一名被稱為什么?


 (3)  如何評價這 一現象?


(4)這一制度的實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209115.html

相關閱讀: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