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級歷史試題
(時間:60分鐘)
一、單項選擇(本題共25題,每題2分,共計50分)。
1.約公元前2070年,“公天下”變為“家天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建立了,它是( )。
A.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秦朝
2.關于甲骨文,錯誤的解釋是( )。
A.我國古代的一種比較 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C.商朝時期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歷史的唯一資料
3.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是( )。
A B C D
4.“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孔子周游列國”,與“諸侯”“列國”的產生相關的政治制度是 ( )。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
5.“他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 攘夷’,終于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這里的 “他”是( )。
A.周武王 B.齊桓公 C.晉文公 D.楚莊王
6.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處在震中最近的地區之一,但主體工程經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驗。這項一直造福人類兩千多年的水利工程是由誰主持修建的( )。
A.李冰 B.屈原 C.大禹 D.祖沖之
7.你知道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領域的是哪件工具(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斧 C.骨耜 D.鐵 制農具
8.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
A.使用的鐵農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興修水利工程最多 D.商鞅變法最徹底
9.“高高在上自稱朕,地方推行郡縣制,車同軌來書同文,焚書坑儒搞專制!边@一順口溜反映了統治者實行的政策。這位統治者是(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秦始皇 D.漢高祖
10.如你生活在秦朝,遇上了當時的一個官吏,你認為這位官吏說的哪些話是可信的( )。
①我剛剛拜會了我縣的縣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體發布了一個告示
③我和朋友一起學習儒家經典《論語》④我下個月送兒子去拜孔子為師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下面關于“馬”字的幾種書體,在秦朝時被確定為全國規范文字的是(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楷書
12.公元前209年,一位前往南?ぷ錾獾纳倘藬y帶的貨幣是 ( )。
A B C D
13.一部電視劇的片頭有這樣一句話:“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威嚴,他的國號成為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边@個“他”是指( )。
A.秦始皇 B.乾隆帝 C.唐太宗 D.漢武帝
14.老師經常告誡學生要“溫故而知新”。這一告誡最早出自(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莊子
15.漢武帝為解決諸侯國勢力過大 問題,曾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向漢武帝提出上述建議的人是( )。
A.董仲舒 B.衛青 C.主父偃 D.霍去病
16.他是以大一統王朝使臣的身份開辟西域交通路線的第一人,經過他的探險,形成了絲綢之路,造福當時,澤及后人。這里的“他”指的是( )。
A. 張騫 B. 玄奘 C. 馬可.波羅 D. 鑒真
17.歐洲人能穿上中國絲綢制成的衣服最早應在( )。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明朝
18.日本有蔡倫宮,法國有蔡倫博物館„„, 蔡倫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為他( )。
A.發明了印刷術 B.改進了造紙術 C.發明了火藥 D.制成了羅盤針
19.你知道最先以麻醉藥劑輔助外科手術的醫學家是( )。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張衡
20.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是在( )。
A.春秋時期 B.西漢初年 C.西漢末年 D.東漢初年
21.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陽縣安豐鄉發現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為的是( )。
A.迎漢獻帝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
B.官渡之戰以少勝多大敗袁紹,為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C.與孫權、劉備聯軍戰于赤壁
D.220年,改國號為魏,定都洛陽
22.近幾年,網上熱議“中國會不會因北京持續霧霾而遷都”問題。網友吳銘說,有遷都的可能性,我國歷史上就曾因種種原因而發生過次遷都,如商王盤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統治時期都遷都過。其中,北魏孝文帝遷都( )。
A.長安 B.洛陽 C.應天 D.燕京
23.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擾 B.孝文帝仰慕洛陽城的繁華
C.擴大鮮卑族的影響 D.學習和接受漢族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
24.《沂蒙山小調》唱出了歷史文化名 城臨沂的綺麗錦繡。臨沂有燦爛的人文景觀,城內的“洗硯池”“曬書臺”等遺址,留下了東晉“書圣”的不朽作品。這位“書圣”是( )。
A.顧愷之 B.陶淵明 C.王羲之 D.司馬遷
25.為了紀念祖沖之,月球上有一座以他的的名字命名的環形山“祖沖之山”,他最突出的成就是 ( )。
A.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 B.制造地動儀
C.寫下我國第一部農業著作 D.割圓術
二、非選擇題(26題10分,27題12分,28題17分,29題11分,共計50分)
26.材料一:他在《世界百位名人錄》中名列前十位,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創立的學派曾是“百家爭鳴”中著名的學派之一;他的思想在戰國時得到了發展,西漢時成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后世尊其為“圣人”
材料二:在他以前,“學在官府”,只有貴族子弟有權受教育,在他的時代,開始創辦私學,廣招門徒,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培養“賢才”和官吏,他的弟子三千,有來自貴族階層的,也有很多的是來自平民家庭。
讀過以上材料,請回答:
(1)通過以上兩則材料,你能說出他是誰嗎?( 1分)他是什么時期的人?(1分)
(2)材料一: 他創立了哪一學派?(1分)其言論收錄在哪本書中?(1分)
(3)材料二 :作為教育家,他提出了許多非常有見地的教育主張,請舉出他關于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三句名言。(6分)
27.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歷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是炎黃子孫共同的心愿,請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李白
(1)材料一中李白詩中所述的是秦王什么貢獻?(1分)為了鞏固統治,秦始皇在政治上創立了什么重要的制度?(1分)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他又創新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1分)
材料二 “凡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傳》
(2)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漢武帝在思想上實行的什么措施?(2分)這個措施有什么影響?(2分)
(3)除此以外,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實現大一統,他還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材料三 三國鼎立形勢圖:
(4)材料三中三國鼎立結束了東漢末年諸侯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為西晉的統一奠定了基礎。請根據《三國鼎立形勢圖》正確填寫三國的名稱。 (3分)
A ;B ;C 。
28.改革是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動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發展,就要不斷改革創新,與時俱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7分)
材料一 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合并小都、小鄉、小邑、小聚為縣,設置縣令、縣丞,共三十一個縣,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員治理;努力從事農業生產,耕耘紡織送交糧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變法五年后,國家富強起來。
(1)材 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2分)材料一反映了怎樣的變法內容?(寫出兩點)(2分 )
(2)公元前350年,秦國平民張三,因斬一敵國甲士,獲爵一級,田一傾,宅九畝。張三這是因為哪一項改革措施而獲田產的?(2分)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樣的成效?(2分)
材料二 孝文帝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鮮卑姓氏改為漢姓
(4)材料二中的“孝文帝”是古代哪一少數民族的皇帝?(1分)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漢化措施?(寫出四點)(4分)
(5)這些措施有什么積極意義?(2分)
(6)從這兩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2分)
29.“領略迷人的西域風情,聆聽沙的呼吸,觸摸歷史的脈搏——追尋絲路”這是某旅行社刊登的廣告,F有顧客上門咨詢,請你當一名歷史導游,依據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1分)
(1)對文中“絲路”的開通,功勞最大的是誰?(2分)他出發地點在哪里?(2分)他第一次到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該“絲路”的長期維持主要得益于西漢政府設立的什么機構對西域有效管轄?(2分)
(3)該“絲路”的開通,有什么積極意義(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212276.html
相關閱讀: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