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生物《蒸騰作用》測試卷(帶答案北師大版)
一、選擇題
1、蒸騰作用時,水分是以什么狀態散失的( )
A、液態 B、氣態 C、固態 D、都不是
2、蒸騰作用發生的部位是( )
A、 根、莖、葉 B、葉、葉柄和幼嫩的莖
C、所有器官 D、花、果實、種子
3、控制蒸騰作用強弱的結構是( )
A、保衛細胞 B、氣孔 C、葉片 D、根毛
4、由植 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用于( )
A、人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植物蒸騰作用的意義是( )
A、促使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
B、增加植物表面的濕度
C、促使分解體內的有機物
D、降低植物體內的水分
6、關于蒸騰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蒸 騰作用能帶動植物體對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和無機鹽的向上運輸
B、蒸騰作用的結果是把植物體內的水全部散失掉
C、蒸騰作用只有在炎熱的夏天才會表現
D、蒸騰作用晚上要比白天旺盛
7、下列哪項與水分的蒸騰作用無關( )
A、 促進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B、促進無機鹽在體內的運輸
C、促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降低植物體的溫度
8、號稱“世界爺”的巨杉,樹高可達142米,影響水分輸送到樹梢的生理活動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
二、簡答題
9、閱讀下列資料:
①1平方米的綠地,1個夏季向空中蒸騰水分142千克,使200——300平方米的空氣濕度增加了15%-30%,氣溫下降了3—4℃。
②夏天,在城市露天下氣溫高達35℃時,樹陰下只有22℃。
③森林附近地區,往往降雨比較多。
請根據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蒸騰作用對自然界有什么意義?
(2)我國為什么提倡大規模地植樹造林運動?
(3)我國在西部地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對改善大西北的氣候有什么意義?
參考答案
1、B
2、 B (蒸騰作用主要發生在葉片,葉柄和幼嫩的莖也能蒸騰少量的水分,水分絕大部分是由氣孔散失到空氣中的。)
3、A (根據葉片內所含水分的多少,保衛細胞會不同程度的變形,控制氣孔的大小,從而調節蒸騰作用的強弱。)
4、C (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光合作用等活動利用,而絕大部分變為水蒸氣,由氣孔排放到空氣中。)
5、A
6、A
7、C
8、C
9、(1)蒸騰作用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空氣溫度,增加降水量。
(2)大規模地植樹造林可調節氣候,減輕干旱。
(3)增加大氣濕度,調節氣候,減輕干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266884.html
相關閱讀:2016年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答案
2016年人教版初一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答案參考
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練習題
七下生物血液循環期末復習難點解析
2012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考試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