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第一單元檢測試題
第Ⅰ卷
一.單項:(下面的選項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請把正確的答案填寫在第Ⅱ卷的答案表中。)
1.飛機、機器人、海帶、電腦都是我們熟悉的物體,其中屬于生物的是( )
A飛機 B機器人 C海帶 D電腦
2.獅子捕食斑馬,其生理意義在于(。
A獲取營養 B強者欺凌弱者 C游戲 D將它驅除出領地
3.完成下列活動不需要使用調查方法(。
A.全國性人中普查 B.中學生對網絡游戲的看法
C.某一保健品的市場銷售預測 D.人物外貌的
4.下列能說明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出反應的是( )
A.動物以植物為食 B.含差羞草的葉片受到觸動會合攏
C.鯨呼氣時會產生霧狀水霧 D.西瓜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5.下列敘述中,能說明病毒屬于生物的是( 。
A.具有細胞結構 B.能使動物和植物致病
C.能夠繁殖后代 D.由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組成
6.下列關于科學觀察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必須借助儀器用眼觀察 B、可利用照相機幫助我們觀察
C、可以直接用肉眼觀察 D、可利用錄音機等工具觀察
7、果樹能產生種子,種子可以萌發并長成新的植物體,這說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B、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C、生物多由細胞構成 D、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8.珊瑚蟲大多群居生活,在其體內生活的還有藻類植物,藻類珊瑚蟲排出的廢物生活,同時給珊瑚蟲提供氧氣。珊瑚蟲一般生活在淺水區,與什么有關?( )
A.呼吸 B.取食 C.生長 D.繁殖
9.在顯微鏡下觀察一滴河水,發現一些能運動的綠色顆粒。下列哪項不能作為判斷這些小顆粒是生物的依據?( )
A.有細胞結構 B.能生長和繁殖 C.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D.身體呈綠色
10、在調查社區的生物種類時,要仔細觀察、認真記錄,正確的做法是( )
A、記錄數量最多的生物 B、記錄最珍貴的生物
C、記錄自己最喜歡的生物 D、記錄看到的全部生物
11、金魚按其形態結構特點,應歸為( )
A、植物 B、動物 C、其它生物 D、寵物
12.地球上的人口不能無限制地增加,否則會影響人類的生活,這主要是因為生物的生存需要
A.一定的空間 B.適宜的溫度 C.空氣 D.陽光
13.若將綠藻甲、乙、丙、丁甲組分別放置于:湖泊、100m深的海中、800m深的海中,50m深的海中,首先死亡的是生活在何處的綠藻?(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中,所用鼠婦的數量最好是( )
A.一只 B.兩只 C.三只 D.十只
15.在下列各種現象中,屬于與溫度變化相適應的是( )
A.魚類的季節性洄游 B.仙人掌葉變成針刺狀
C.蛾類的夜間活動 D.養在小瓶中的魚都浮向水面
16.下列探究活動的哪一步屬于提出問題:
A.某同學發現池水中有一運動的白點 B.心想這是生物嗎
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標本,用顯微鏡觀察 D.原來是草履蟲
17.大氣圈的空氣主要含有( )等氣體 、傺鯕猗诙趸饥鄣獨猗軞錃猗菀谎趸
A、①②③ B、①⑤④ C、②③④ D、⑤④
18.人們移栽植物幼苗的時候,往往在初期對幼苗進行遮蔭,主要是為了使植物生長所需要的( )不受影響
A、空氣 B、光照 C、水 D、土壤
19.連續陰雨時,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會爬出洞穴,此現象與生物哪一因素有關?( )
A、呼吸 B、營養 C排出體內廢物 D、生長和繁殖
20.葉片寬大的植物不適于生活在干燥的沙漠,沙漠邊緣種植的防護林,樹木葉片大都細小,這是為了( )
A、減少風的阻力 B、便于吸收二氧化碳 C、有助于光合作用 D、減少水分散失
21.下列不能說明生物對環境適應性的是( )
A.沙漠中生活的駱駝,蹄子寬大 B.魚生活在水中,用鰭游泳
C.在干旱環境中生活的植物,根特別發達 D.蚊子飛行時翅的振動發出聲音
22.下列生物之間屬于競爭關系的是( )
A.養雞場中的人與雞 B.麥田中的小麥與雜草
C.草原上的兒狼與鹿 D.花園中的蝴蝶與蛾
23.早春播種后用地膜覆蓋,種子可較早萌發。這說明種子萌發所需的環境因素是( 。
A.充足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氣 C.適宜的溫度 D.黑暗的環境
24.陸生生物的生活場所是( )
A.大氣圈 B.水圈 C.巖石圈 D.巖石圈以下
25.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想利用桑蠶研究蠶的發育過程,最好的研究方法為( )
A.觀察法 B.調查法 C.實驗法 D.模擬法
26.調查是科學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進行的身邊生物的調查是( )
A.對生物全面調查 B.如同人口普查一樣調查
C.選取一部分對象作為樣本調查 D.上述三種調查相結合
27.南方的柑橘移栽到北方不易成活,主要影響因素是( )
A.陽光 B.空氣 C.溫度 D.水分
28.在一塊高粱地里直接影響高梁生長的生物因素有( )
A.水、空氣、陽光、土壤 B.蚜蟲、雜草、鼠、蝗蟲、鳥
C.鳥、鼠、蛇、雜草 D.雜草、兔子、蚯蚓、陽光、空氣、水等
29.地球上各種生物的生存場所是( 。
A.大氣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巖石圈的全部
B.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上部、巖石圈的全部
C.大氣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巖石圈的表面
D.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巖石圈的表面
30、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動力,這是對陸生環境的一種適應,同時,蒸騰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氣中,增加空氣濕度。這個實例說明( 。
A.生物能夠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B.生物適應一定的環境,同時又能影響環境
C.生物對環境有依賴性 D.生物首先要適應環境
31.兔子的眼睛長在頭的兩邊,貓的眼睛長在頭的前方,這體現了( )
A.生物的生存依賴于一定的環境 B.生物的生存發展不斷適應環境
C.生物的形態結構與生存環境相適應 D.生物影響和改變環境
地點潮蟲只數
水泥路上0
水槽邊的石頭下24
種花的濕花盆底下18
干草地中2
32.小明在校園里澆花時發現了一只潮蟲,他和同學們對潮蟲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興趣,便一起去探索,記錄各處發現潮蟲的數據如下表。根據他們的記錄可知適宜潮蟲生存的環境條件是( )
A陽光充足 B陰暗潮濕 C空氣新鮮 D高溫干燥
33.長期生活在干旱環境中,植物的形態等方面會出現一系列的適應性特征。下列敘述與干旱環境的植物不符合的是( )
A.具有發達的根系 B.葉為針刺狀 C.具有厚的角質層 D.葉寬大而扁平
34.宋代詩人蘇軾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寫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那么,這句詩描述的是哪一種非生物因素影響了鴨的生活?( )
A.光 B.溫度 C.水 D.空氣
35.下列現象中,屬于生物因素影響的是( )
A.小麥、玉米等植物只有在強光下才能生長得好
B.作物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生長良好
C.蘋果、梨不宜在熱帶種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種
D.有些動物在繁殖期間,雄性個體為爭奪雌性個體而進行斗爭
36.一大群螞蟻在搬一粒小麥,體現了生物之間有( )
A.捕食關系 B.合作關系 C.競爭關系 D.分工關系
37.地衣(一種植物)生活在巖石上,可以從巖石中得到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地衣能能夠分泌地衣酸,對巖石有腐蝕風化的作用。這一事實說明( )
A.生物能夠適應自己所生活的環境 B.生物能夠影響其生活環境
C.生物依賴環境,又能影響環境 D.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
38.下面是小剛在調查昆崳山生物種類時的具體做法,其中正確的是( )
A.調查范圍內偶爾飛過的昆蟲可以不記錄
B.險峻的峭壁生物種類多,就選這樣的調查路線
C.選擇生物種類較多、環境有較多變化的路線
D.發現珍稀物種應及時采摘、捕捉制成標本
39.如果讓你設計一個實驗,內容是關于溫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下列設計中正確的是( )
A.用一只健康的鼠婦作實驗材料 B.統計的次數為一次,但一定要認真操作
C.設計對照實驗,除溫度是變量外,其他各項都一樣 D.需分成黑暗和明亮兩組作對照
40.“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造成這一差異的環境因素是( )
A.光 B.水 C.濕度 D.溫度
第Ⅱ卷
請把第Ⅰ卷的答案填寫在下面的表格中: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題號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
二.簡答題:
1.并分析下列資料:
①一粒桃核能發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樹。一只蝌蚪能發育成一只青蛙
②小麥從外界吸收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機物
③你在一些音像資料上看到的獵豹發現角馬后迅速追擊,角馬發現獵豹后快速逃跑。
上述三段文字分別說明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1) ;(2) ;
(3)
2.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這說明生物的適應性是_________。
3. 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常用方法是調查以及________________
4.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___ __ _ _,制訂合理的____________,有時候調查范圍很大,不可能逐個調查,需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做為________ ,整個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結果要進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時要用__________方法進行統計.
5.這是一位同學寫的一份關于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報告,由于被水浸漬,一些地方字跡已經看不清楚(題目中畫橫線出),請你將它補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
實驗內容: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問題:
假設: 。
設計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婦,濕潤的土壤,紙盒一個,紙板、玻璃板各一塊。
2).實驗裝置:在紙盒里放上一層濕潤的土壤,以橫軸中線為界,一側蓋上玻璃板,一側蓋上紙板。這樣,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兩種環境。
3).方法步驟:
①將鼠婦放入紙盒中,兩側的中央放入數量______ 的鼠婦,靜置2分鐘(min)。
②每分鐘統計一次明亮處和黑暗處的鼠婦數目,統計10次。
實施計劃:按照上述實驗方案做實驗。實驗過程中要仔細觀察,認真
4).實驗記錄: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下的鼠婦數目
環境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明亮3222232212
黑暗17181818181718181918
5).結論: 。請問:
(1)這個實驗的變量是什么? _________
(2)實驗結束后,你怎么處理鼠婦呢?____________
6、回答有關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實驗中的問題:
(1)提出問題: ;
(2)作出假設:植物類型和分布對 有影響,在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叢中,
的空氣濕度最大, 的空氣濕度最小。
(3)為什么測量在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叢中的濕度,能說明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4)記錄數據時,每次應多記錄幾組數據,算出平均值后,作為這次測量的數值。這樣做的理由是: ;
(5)該探究實驗的結論是: 。
7、我們學校有許多花草樹木,有時發現樹苗上有小毛毛蟲,小毛毛蟲往往給鳥類吃了,這是生物間的關系。我們學校的一塊地里原來種了很多小樹苗,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里面雜草叢生,長勢超過了小樹苗。問:
(1)這說明植物間存在 關系,動物間存在 和 的關系。
(2)影響我校樹木生長的環境因素有 和 兩類。
8、蚯蚓生活在陰暗、潮濕、富有有機質的土壤中,能從土壤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營養,這說明生物能 ;蚯蚓的活動過程又使得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這說明生物能 。
9、請把下列幾種生物填寫在對應的空格:駱駝、珊瑚蟲、雪蓮、企鵝、亞洲象。
群居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冰凍極地的生物是 。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接近陸地的海洋中的生物是 。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雪線附近的大型草本植物是 。生活在熱帶森林、草原中的生物是 。
第一學期第一單元檢測試題答案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CADBCABADD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ACDABACAD
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BCCACCBDB
題號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CBDBDBDCCD
一、單項:(每小題1.5分,共60分)
二.簡答題:(共9小題,每個空1分,生物術語寫錯不得分;共40分)
1、(1)生物能生長和繁殖;(2)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3)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2、形態結構 普遍存在的
3、觀察法 收集和分析資料法
4、目的和調查對象 調查方案 樣本 整理 分析 數學
5、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假設:鼠婦適于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2)明亮 陰暗 3) 相同 記錄 5)鼠婦適于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1)光照 (2)放回適合它生活的自然環境中
6、(1)植物對空氣濕度有影響嗎? (2)空氣濕度 茂密的灌木叢 裸地 (3)這三處的植物密度不同 (4)減小誤差,避免結果具有偶然性 (5)植物對空氣的濕度有影響
7、(1)競爭 合作關系 競爭 (2)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8、適應環境 影響環境
9、企鵝 珊瑚蟲 雪蓮 亞洲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60421.html
相關閱讀: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練習題
2016年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答案
2016年人教版初一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答案參考
七下生物血液循環期末復習難點解析
2012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考試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