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小池中學初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附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 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的序號填入下表中,每題2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987年,北京周口店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清單。下列早期人類中,在此遺址生活過的有
①元謀人 ②北京人 ③山頂洞人 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中國是水稻的故鄉,以下最早能吃上大米飯的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 毛澤東、朱德寫的“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指
A.黃帝 B.堯 C.舜 D.禹
4. 人類和人類社會是同時起源的。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社會形態,它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產生,結束的時期是
A.黃帝時期 B.堯舜時期 C.禹時期 D.啟時期
5.《 三字經》云:“夏傳子,家天下”。 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局面開始于
A.桀 B.周武王 C.禹 D.啟
6. 下面對西周分封制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目的是為了鞏固政權。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給諸侯讓他們鎮守疆土,保衛王室。
③諸侯國受分封同時必須向周天子進義務。④分封制使西周成為一個 強盛的國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 以下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序,正確的是
①石器 ②陶器 ③銅器 ④鐵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8.漢語中經常使用成語,成語大多是來源于歷史故事,成語“退避三舍”與下列哪次戰役有關
A、桂陵之戰 B、馬陵之戰 C、城濮之戰 D、長平之戰
9.“大變革時代”是指
A.夏、商 B.商、西周 C.西周、東周 D.春秋、戰國
10.右圖是戰國時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在2008年四川汶川
大地震中經受住了考驗。它是
A.都江堰 B.靈渠 C.白渠 D.鄭國渠
11.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因為商朝出現記載當時社會
生產和階級狀況的文字,這種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12.我國最早測定一年的24節氣,是在
A.商朝時期 B.西周時期 C.春秋時期 D.戰國時期
13.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出自
A.《論語》 B.《道德經》 C.《孟子》 D .《韓非子》
14. 下列觀點和主張對戰國時期的封建統治者最有用的是
A.一切順其自然,要“無為而治” B.主張勤政,反對苛政和濫殺
C.各種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互相轉化 D.主張改革,提 倡法治
15. 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歷史的進步。戰國時期我國進入封建社會,其途徑是
A.戰爭 B.變法 C.和談 D.革命
16.“法治”“改革”“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由此你會聯想到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韓非
17. 國家發了一道布告張貼全國,凡是識字的人都能看得懂,這種事最早只能發生在
A.春秋時期 B.戰國時期 C.秦朝時期 D.西漢時期
18.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源于
A.項羽的抗秦斗爭 B.劉邦 的抗秦斗爭 C.陳勝、吳廣起義 D.王莽篡奪西漢
19.下列兩漢時期擊敗匈奴的名將,其中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而留名青史的是
A.竇固 B.衛青 C.竇憲 D.霍去病
20.“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所經地點的先后順序是
①西亞 ②河西走廊 ③歐洲 ④今新疆境內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二、改錯題(每題2分,共10分)
21.我國境內已經的最早人類是北京人。錯誤: 訂正:
22.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建立于公元2070年。
錯誤: 訂正:
23. 生活在戰國末期楚國的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定為世界名人,他的代表作是《論語》。
錯誤: 訂正:
24.鐵農具的使用和推廣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錯誤: 訂正:
25.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攻滅六國,統一中國。
錯誤: 訂正:
三、辨析題(找出錯誤2分,講清理由3分,共5分)
26、小張與小王討論漢武帝時,他們一起將漢武帝的大一統措施列表如下:
方面 措 施
政治 頒布“推恩令”,加強中央集權
思想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軍事 實行和親政策,把昭君嫁給匈奴首領
上述表格有一處錯誤,請指出錯誤并說明理由。
錯誤:
理由:
四、材料解析題(第27題12分,第28題13分,共25分)
2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 便國不法古”——《史記》
材料二 :
材料三: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軍功大小授與爵位,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世襲特權。 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
材料四:從商鞅變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間,秦軍同六國共交戰65次。
秦軍戰績 全勝 未獲全勝或互有勝負 敗北
58次 3次 4次
——摘編自栗勁《秦律通論》
請回答:
(1)材料一是誰說的?(2分)體現了他怎樣的主張。(2分)
(2)材料二的圖片反映的內容與材料三中的哪一項改革措施相對應?(2分)
(3)材料三中哪一項措施最有利于秦國封建制度的形成?(2分)
(4)請結合材料三說說材料四所反映的現象出現的原因?(4分)
2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請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圖片是哪一原始居民住的什么房子?(4分)為什么會這樣設計?(2分)
(2)材料二所示的圖片是哪一原始居民住的什么房子?(4分)為什么會這樣設計?(2分)
(3)以上兩種房屋的設計思路說明了什么?(1分)
五、綜合題(第29題10分,第30題10分,共20分)
29. 秦始皇(圖一 ),自古以來評說不一。李白贊他“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司馬遷說他“刻薄寡恩,心如虎狼”……。請你也來評一評。
(1)【收集資料】班級的同學從不同途徑收集了有關秦始皇的史料:如影視作品、歷史小說、文物古跡、民間傳說等。你認為哪一種史料是最可信的?
圖一
(2)【整理資料】
①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 ②統一度量衡。 ③有車裂等十多種死刑。
④農民要將收獲的三分之二上繳國家。⑤統一文字。
⑥建立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如圖二 所示。
A組同學觀點: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你認為上述哪些材料可以論證這一觀點?(只填序號)
B組同學觀點:秦始皇是暴君。你認為上述哪些材料能夠論證這一觀點?(只填序號)
(3)【論從史出】分析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用一句簡練的話評價秦始皇。
30. 看右圖回答問題:
(1)該人物是誰?(2分)他生活在什么時期?(2分)他的言行
記錄在哪一本書?(2分)
(2)他在中國歷史上有何地位?(2分)
(3)戰國時期儒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他的思想與圖中人物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2分)
小池初級中學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質量監測
七年級歷史試題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1-5 BCACD 6-10 DACDA 11-15 ADBD B 16-20 DCCDB
二、21.北京人 元謀人 22.公元2070年 約公元前2070年
23.《論語》 《離騷》 24.鐵農具 牛耕 25.秦始皇 嬴政
三、26.錯誤:漢武帝實現和親政策,把王昭君嫁給匈奴單于。(2分)理 由:漢武帝在軍事上實行大一統的措施是對匈奴組織大規模的反攻,如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而實行和親政策,把昭君嫁給匈奴首領的是漢元帝。(3分 )
四、27.(1)商鞅;(2分)變法。(2分)(2)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2分)
(3)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2分)(4)商鞅變法規定按軍功大小授與爵位,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世襲特權,(2分)從而增強了秦軍的戰斗力。(2分)
28. (1)河姆渡原始居民;(2分)干欄式房屋;(2分)因為河姆渡遺址位于南方的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干欄式房屋可以防潮、防蟲蛇。(2分)(2)半坡原始居民;(2分)半地穴式房屋;(2分)因為半坡遺址位于北方的黃河流域,氣候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可以抗寒,而且地窖可以貯藏過冬物質。(2分)(3)說明了建造房屋要因地制宜;或者說明做事情要遵循客觀規律。(1分)
五、29. (1)文物古跡。(2)A組:②⑤⑥。B組:①③④。
(3)既是“千古一帝”又是暴君,但不失為“千古一帝”;颍河泄σ灿羞^,但功大于過。(意思相近酌情給分)
30. (1)該人物是孔子。(2分)他生活在春 秋晚期。(2分)他的言行記錄在《論語》一書里。(2分)(2)他是中國古代的大教育家。他也是大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他的學說后來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后世影響極大。(2分)(3)孟子。(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305609.html
相關閱讀: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