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中七年級(下)生物練習一
班級 姓名 評分
一、單項(32分)
1.下列營養物質中,可以不經過消化,在消化道內直接被吸收的是:( )
A.無機鹽和維生素 B.蛋白質和糖類 C.脂肪和糖類 D.脂肪和蛋白質
2.血液流入小腸壁前與流出小腸壁后相比,所含成分的特點是 ( )
A.氧增加了,養料增加了 B.氧減少了,養料增加了
C.氧增加了,養料減少了 D.氧減少了,養料減少了
3.試管內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蕩后,置入37℃的溫水中,一段時間后植物油不見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組是:( )
A.唾液、胃液、腸液 B。胃液、膽汁
C。胰液、腸液、膽汁 D。腸液、胰液
4.小腸絨毛不能直接吸收的營養物質是: ( )
A.氨基酸 B.麥芽糖 C.維生素 D.脂肪酸
5.肝臟有病的人,應少吃的食物是: ( )
A.蔬菜 B.飯 C.瘦肉 D.油煎蛋
6.下列中哪項不是物理性消化: ( )
A.牙齒咀嚼 B.舌的攪拌 C.胃腸蠕動 D.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
7.老年人患骨質疏松,原因是骨中缺少了 。 ( )
A.蛋白質 B.鐵 C.維生素C D.鈣
8.有些人從不吃動物肝臟等動物性食物,但很喜歡吃蔬菜,這些人也不一定會患夜盲癥。這是因為有些蔬菜中含有(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胡蘿卜素
9.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又不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是( )
A.蛋白質 B.水 C.維生素 D.糖類
10.下列腺體分泌的消化液中,消化酶種類最多的一組是
A.腸腺和胃腺 B.胃腺和胰腺 C.胰腺和腸腺 D.唾液腺和胃腺
11.下列關于營養物質的化學性消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淀粉只在口腔內消化 B.蛋白質只在胃內消化
C.維生素只在胃內消化 D.脂肪只在小腸內消化
12.在消化道中,催化蛋白質消化的消化酶自 ( )
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肝臟 ④腸腺 ⑤胰腺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13.下列有關消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將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成分的過程
B.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
C.食物的消化是在消化道內完成的
D.脂肪在膽汁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14.下面是人體內食物成分被消化和吸收的過程,其中順序正確的是①營養物質被小腸絨毛吸收②蛋白質開始被消化③脂肪開始被消化④淀粉開始被消化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15.飯后適當休息是為了保證有充足的血液流向 ( )
A.骨骼肌 B.呼吸器官 C.消化器官 D.大腦
16.醫生從某病人的消化道內取出一些內容物,經化驗有,維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麥芽糖、無機鹽、脂肪酸、纖維素。請分析這些物質最可能是從哪里取出的? ( )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
二、分析題:(1小題6分,2小題12分)
1.有三種消化液A、B、C,它們都不是唾液和腸液,A消化液能促進B消化液消化脂肪,A消化液和C消化液都不能消化淀粉,而B消化液和C消化液都能消化蛋白質,這三種
消化液分別是:A ;B ;C 。
2.下圖是消化道的模式圖,請將代表食物消化過程的字母填在圖中的正確位置上。
A.淀粉-→麥芽糖 B.淀粉-→麥芽糖-→葡萄糖 C.初步消化蛋白質
D.蛋白質-→氨基酸 E.脂肪-→脂肪微粒-→脂肪酸十甘油
洗中七年級(下)生物練習二
一、單項(22分)
1.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是 (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2.鼻腔內鼻毛的作用是 ( )
A.滅菌 B.溫暖空氣 C.濕潤空氣 D.過濾空氣
3.氧氣進入人體最終要到達 ( )
A.肺 B.血液 C.細胞 D.心臟
4.冬天上教室門窗關閉較久后,不少同學會出現打“呵欠”的現象,是因為 ( )
A.打“呵欠”會傳染 B.同學們想睡覺
C.教室的空氣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D.大家養成了打“呵欠”的習慣
5.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肺泡周圍毛細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過的細胞層數是 ( )
A.1層 B.2層 C.3層 D.4層
6.在學校體檢中,強強同學的肺活量三次測試結果分別為:3 100毫升、3 800毫升、3 600毫升。請問:強強的肺活量應是 ( ) A.3100毫升 B.3500毫升 C.3600毫升 D.3800毫升
7.人在溺水時,受阻礙的生理活動是( );煤氣中毒時,受阻礙的生理活動是( )
A.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B.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C.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D.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
8.某夫婦被懷疑害死了一女嬰。法醫在鑒定時,將死嬰的肺部剪下一塊,投入水中,結果肺塊下沉,法醫判斷嬰兒為產前死亡,這對夫婦無罪。法醫判斷的理由是 ( )
A.肺泡內充滿了痰液 B.肺會吸水,呈海綿狀
C.肺泡內充滿了血液 D.肺未吸入空氣,呈實體狀
9.在無外傷的情況下,當尿中同時出現紅細胞和蛋白質時,腎臟發生病變的部位是 ( )
A.腎小球 B. 腎小囊 C. 腎小管 D. 收集管
10.腎單位形成的尿液,排到體外的途徑依次是 ( )
①膀胱 ②輸尿管 ③腎臟 ④ 尿道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二、分析題:(28分)
1.圖1表示人在吸氣、呼氣時胸廓上下徑、膈、肺的變化,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圖表示在 ,B圖表示在 。
2)吸氣時,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 ,使胸腔容積 ,肺隨著
,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 ,氣體便被吸入。
3)呼氣時,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 ,使胸腔容積 ,肺隨著
,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 ,氣體便被排出。
2.請仔細觀察圖2,并回憶肺的結構特點,說說這三幅圖各表示了肺的哪些主要結構特點。
A 。 B 。 C 。
圖1 圖2
3.分析下表中的數據,并回答下列問題。
氣體成分 氧氣 氮氣 二氧化碳 水蒸汽 其他氣體
A(%) 16 78 4 1.1 0.9
B(%) 21 78 0.03 7 0.9
1)A、B兩種氣體分別表示吸入和呼出的氣體,根據數據分析,
是吸入的氣體, 是呼出的氣體。
2)如果將A、B兩種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先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是
3)A氣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自 。
洗中七年級(下)生物練習三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血管中,流動著靜脈血的是( )。
、 主動脈 ② 肺動脈 ③ 肺靜脈 ④ 上下腔靜脈
A.① ③ ; B.① ④ ; C. ② ③ ; D. ② ④
2.下面對人體“動脈”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流動脈血的血管B.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
C.將靜脈血送入肺的血管D.與心室直接相連的血管
3.一般所說的血壓是指: ( )
A.肺循環的動脈血壓 B.體循環的動脈血壓
C.肺循環的靜脈血壓 D.體循環的靜脈皿壓
4.下面哪一項不是淋巴循環的功能? ( )
A.調節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的平衡
B.回收組織液中的蛋白質和脂肪
C.運輸體內大部分代謝終產物
D.清除體內病菌,具有防御保護作用
5.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時,毛細血管的辨別特征是:( )
A.管腔較細 B.管腔較粗
C.血液流向心臟 D.管中紅細胞成單行通過
6.貧血是指: ( )
A.血漿過少 B.白細胞過少
C.血小板過少 D.紅細胞或其所含血紅蛋白過少
7.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其心臟:( )
A.心率較快,每搏輸出量大 B.心率較快,每搏輸出量小
C.心率較慢,每搏輸出量大 D.心率較慢,每搏輸出量小
8.心臟的四個腔中,相通的是 ( )
① 左心房和右心房 ② 左心室和右心室 ③ 左心房和右心室
④ 右心房和右心室 ⑤ 左心房和左心室
A.① ② ; B. ① ③ ; C.③ ④ ; D. ④ ⑤
9.人在安靜狀態下,心臟每搏輸出量為70毫升,某人心率為75次/分,此人心輸出量約為 ( )
A.560毫升; B.5250毫升; C.10500毫升; D.70毫升。
10.某人下肢受傷出血,血為暗紅色,平緩地流出,該血管名稱和止血部位分別是 ( )
A.靜脈和遠心端; B.動脈和遠心端;
C.靜脈和近心端; D.動脈和近心端。
二、分析題:
1.圖1是血液,組織液和淋巴三者的關系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從箭頭A和B的方向可以看出[ ] ( 。┖ [ ]( ) 之間是可以相互滲透的。
(2)從箭頭C的方向又可以看出,淋巴是由一些 [ ]( )滲透進[ ]( )里而形成的。
2.在觀察哺乳動物心臟結構的實驗中,通常用手捏心室的兩側壁,其中心壁較厚的一側為( )心室,心壁較薄的一側為( )心室。
3.將新采的雞血盛在平皿內,如圖2,待片刻,血已凝固成塊。
上表面A的顏色是① ,下表面B的顏色是② ;若扣在另一平皿中,B面在上A面在下,待片刻,兩面顏色的變化是③ ,其原因是④
圖1 圖2
洗中七年級(下)生物練習四
一、選擇題:
1. 眼球內具有感光細胞的結構是 ( )
A. 角膜 B. 鞏膜 C. 脈絡膜 D. 視網膜
2. 視覺形成的部位是 ( )
A. 視網膜 B. 視覺中樞 C. 視神經 D. 感光細胞
3. 有的人乘車、乘船時會暈車、暈船,你知道這與以下哪個結構有關? ( )
A. 鼓膜 B. 耳蝸 C. 前庭與半規管 D. 聽小骨和鼓室
4. 人的神經系統由什么組成? ( )
A. 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 B. 神經細胞的細胞體和突起
C. 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 D. 腦和脊髓
5. 是腦與軀體、內臟之間的聯系通道。 ( )
A. 脊髓 B. 腦干 C. 腦神經 D. 脊神經
6. 雜技演員表演走鋼絲節目時,協調身體平衡動作的器官主要是 ( )
A. 大腦 B. 小腦 C. 脊髓 D. 腦干
7. 手偶爾碰到了火,立刻縮回,這種反應叫做 ( )
A. 運動 B. 興奮 C. 反射 D. 沖動
8.脊髓的主要功能是 ( )
A. 感覺和反射 B. 感覺和傳導 C. 反射和傳導 D. 反射和運動
9. 觀察進入青春期的同學,會發現,他們身體各部分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引起這些變化主要是由于( )的調節作用。
A. 神經系統 B. 激素 C. 運動 D. 營養
10. 人體內腺體有兩種類型。你認為,下列腺體不屬于內分泌腺的是 ( )
A. 垂體 B. 腎上腺 C. 胰島 D. 唾液腺
11.睪丸的主要功能是 ( )
A.只產生精子 B.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儲存精子 D.只分泌雄性激素
12. 下列哪項生命現象與激素無關 ( )
A. 血糖含量經常保持穩定 B. 男孩進入青春期喉結突出
C. 強光下瞳孔變小 D. 成年前人體不斷長高
13.以下不屬于青春期發育特點的是 ( )
A.身高體重迅速增長 B.腦的重量迅速增加
C.男生聲音變粗,女生聲音變細 D.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增強
二、分析題
1、 一位戰士在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戰斗之后,突然發現自己聽不清外界的聲音。初步檢查,發現他的鼓膜等耳的結構沒有損傷。你認為,這位戰士失去聽覺,可能是哪部分的結構發生病變?簡要說明你判斷的理由。
2. 人在吃東西的時候,口腔中會自動涌出許多唾液,試從神經調節的角度,說說你所知道的神經反應過程。
3.下圖是耳的結構圖,請分析回答問題:
1-12的結構名稱分別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其中1的作用是 ,由2傳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動,經6的放大作用后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的 ,產生的神經沖動經 傳到大腦皮層的 ,形成聽覺。
其中〔 〕 和〔 〕 內有位置感受器,有的人由
于其過于敏感,容易暈車。
洗中七年級(下)生物練習五
一、選擇題:
1、人體的運動系統是由 ( )
A、骨、關節和肌肉組成 B、骨、骨連結和肌肉組織組成
C、骨、關節和骨骼肌組成 D、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
2、人體內骨的基本結構包括 ( )
A、骨膜、骨質和骨髓 B、骨膜、骨松質、骨密質
C、骨膜、紅骨髓、黃骨髓 D、骨質、骨髓、骨髓腔
3、長骨適于人體運動的的結構 ( )
A、骨密質致密堅硬,抗壓力強B、骨松質呈蜂窩狀,能承受一定壓力
C、呈管狀結構,既堅固又輕便 D、以上三項全是
4、將骨進行煅燒,燒掉的主要是 ( )
A、無機物 B、有機物 C、無機鹽 D、水和無機鹽
5、將骨浸泡在鹽酸中,主要目的是為了除去骨中的 ( )
A、無機物 B、有機物 C、水 D、水和有機物
6、關節在運動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連結作用 B、保護作用 C、支持作用 D、支點作用
7、關節軟骨位于 ( )
A、關節窩上 B、關節腔上 C、關節囊上 D、關節面上
8、關節面指的是 ( )
A、關節與關節的接觸面 B、關節囊與關節腔的接觸面
C、關節內相鄰骨的接觸面 D、關節囊與關節韌帶的接觸面
9、下列關于關節囊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 B、關節囊把相鄰的骨牢固的聯系起
C、關節囊外有韌帶使骨連結更牢固
D、關節囊內外表面能分泌滑液
10、關節內滑液的作用是 ( )
A、潤滑關節軟骨 B、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
C、使關節運動靈活自如 D、以上三項全是
11、兒童少年時期不易發生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骨的有機物含量( )
A、約為2/3 B、超過2/3 C、約為1/3 D、超過1/3
12、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脊椎骨的連結是半活動連結 B、股骨與髖骨的連結是活動連結
C、頂骨與額骨的連結是不活動連結 D、尺骨與肱骨的連結是半活動連結
13、脫臼是指 ( )
A、關節骨折 B、關節韌帶扭傷
C、關節囊拉傷 D、關節頭從關節窩脫出
14、決定骨的物理特性即硬度和彈性的原因在于 ( )
A、骨髓含量的多少 B、骨密質的厚薄程度
C、骨松質排列是否規律 D、骨內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比例
15、人不慎發生脫臼時,應注意 ( )
A、讓受傷關節活動,使關節盡快復位
B、不讓受傷關節活動,以免加重傷勢
C、涂抹止疼的藥物并進行包扎
D、服用止疼的藥物,使關節部位止疼
16、下列骨折急救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及時正確的進行固定 B、夾板長度不要超過斷骨上下兩端的關節
C、夾板和肢體之間要墊棉花或紗布 D纏繞繃帶固定時,松緊要適度
17、人體進行每一個準確的動作,都必須有 ( )
A、神經系統的支配 B、多組骨骼肌的參與
C、多組骨骼肌群的配合協作 D、以上三項全有
二、題;
1、人體完成每一個動作,都是在 的支配下,由于
收縮,并牽動所附著的骨,繞著 活動而完成的。
2、在鑒定骨的成分的實驗中,對骨進行煅燒,其目的是檢驗骨的成分中有沒有 ;將骨浸泡于鹽酸中,其目的是檢驗骨的成分中有沒有 。
3、體育鍛煉能夠促進 ,增強骨的 ,改善骨的 ,
如 加厚, 排列更加整齊,更有規律。
洗中七年級(下)生物練習六
一、選擇題:
1、凡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就叫 ( )
A、病原體 B、保護易感人群 C、抗原 D、免疫
2、下列各項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
A、皮膚的屏障作用 B、吞噬細胞的吞食作用
C、溶菌酶的殺菌作用 D、患過天花的人以后不會再患天花
3、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 )
A、病菌 B、病毒 C、寄生蟲 D、腫瘤細胞
4、免疫細胞主要是 ( )
A、淋巴細胞 B、吞噬細胞 C、紅細胞 D、腺細胞
5、下列人體的各種消化液中,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的是( )
A、唾液 B、膽汁 C、腸液 D、胰液
6、得過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原因是體內存在 ( )
A、抗原 B、抗體 C、吞噬細胞 D、溶菌酶
7、下列哪項不是特異性免疫? ( )
A、接種卡介苗和牛痘 B、半歲內嬰兒不易患天花
C、淚液、唾液的殺菌作用 D、患過天花的人不會患天花
8、皮膚和黏膜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第一防線? ( )
A、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 B、吞噬細胞將病原體吞噬和消滅
C、它們的分泌物有殺菌作用
D、呼吸道粘膜上的纖毛具有清掃異物的作用
9、燒傷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膚進行植皮治療,不植入外皮膚是因為 ( )
A、會產生免疫反應 B、神經血管不易接通
C、外皮膚含菌量大 D、外皮膚含有抗體
10、流行性感冒的傳播途徑是 ( )
A、水傳播 B、飲食傳播 C、飛沫傳播 D、接觸傳播
11、細菌性痢疾屬于 ( )
A、呼吸道傳染 B、體表傳染 C、血液傳染 D、消化道傳染
12、屬于傳染病的是 ( )
A、齲齒 B、闌尾炎 C、肝炎 D、心臟病
13、下列動物中,屬于病原體的動物是 ( )
A、蛔蟲 B、狗 C、流感病人 D、不潔毛蚶
14、下列疾病不屬于傳染病的是 ( )
A、沙眼 B、夜盲癥 C、腳癬 D、流感
15、下列各項不屬于傳染病特點的是 ( )
A、由病原體引起 B、由營養不良引起
C、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D、在人與動物之間傳播
16、傳染是指 ( )
A、能夠傳播的病原體 B、能夠傳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C、能夠傳播病原體的媒介D、能夠傳播病原體的排泄物和分泌物
17、對于健康人說,避免得傳染病的最積極的方法是 ( )
A、預防接種,提高免疫力 B、不接觸患傳染病的病人
C、經常運動,增強抗病能力 D、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
18、經診斷某人得了某種傳染病,醫生立即給病人吃藥進行治療,這種措施屬于 ( )
A、保護易感人群 B、增強免疫力 C、切斷傳播途徑 D、控制傳染
19、城鎮限制養狗預防的傳染病和措施分別是 ( )
A、血液傳染病 ,控制傳染 B、體表傳染病,保護易感者
C、血液傳染病,切斷傳播途徑 D、體表傳染病,控制傳染病
20、預防接種的目的是 ( )
A、加強營養 B、控制傳染 C、切斷傳播途徑 D、保護易感人群
二、題:
1、體液中的 和 是保護的第二道防線。
2、人體第三道防線的作用特點是 產生的,通常只能對某一 的病原體或 起作用,因而叫做 免疫。
3、人體第一和第二道防線的作用特點是 就有的,不是只針對 的病原體,而是對 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 免疫。
4、艾滋病患者是由于病毒破壞了人體的 ,主要是指 免疫。
三、:
1、引起傳染病的傳染就是病體。 ( )
2、病體一旦侵入人體就一定會得傳染病。 ( )
3、傳染病流行的基本條件是同時具備傳染、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因此,切斷三個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就可以終止。 ( )
4.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都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購買,只要按所附說明服用就行。 (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35517.html
相關閱讀:2016年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答案
2016年人教版初一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答案參考
2012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考試題(附答案)
七下生物血液循環期末復習難點解析
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