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漳州二中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檢測試題(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漳州二中2011-2012學年下學年期期中考試
七年級歷史試卷
(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
一、單項(共20題,每題2分,共40分)
1、繼秦漢之后,中國第二次大一統的輝煌時期是 ( )
A.商周時期 B.西晉時期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
2、隋朝時開鑿的南北大運河最北端的是 ( )
A、長安 B、涿郡 C、洛陽 D、余杭
3、下列有關唐朝科舉考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通過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的制度 B、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的原則
C、為士子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D、對參考者有嚴格的家庭出身年齡的限制
4、“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說此話的人在位期間出現的盛世局面( )
A. “景之治”B. “開元盛世”C. “康乾盛世”D. “貞觀之治”
5、李芳同學想給右圖作注,恰當的是 ( 。
A、出使西域,抗擊匈奴 B、西行天竺,求取佛經
C、東渡日本,弘揚佛法 D、七下西洋,宣揚國威
6.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統治前期都( )
A. 怠于政事B. 大興土木C. 重用賢能D. 誅殺重臣
7.隋朝的統治跟下列哪個朝代相似 ( )
A.東漢 B.秦朝 C.東晉 D.西漢
8.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不包括 ( )
A.尚書省 B.中書省 C.門下省 D.行中書省
9、學完中國古代史后,有四位同學對隋唐史進行了概括,其中與歷史比較吻合的是( )
A. 中華帝國的衰落B. 中華民族的大融合
C. 中華社會的繁榮開放D. 中華明的起
10.下列圖片不是反映唐對外交往和民族往關系的是 ( )


A.唐招提寺 B.大運河第一橋 C. 步輦圖 D.大雁塔

11.據你所知,吐蕃就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 )
A.回族 B.滿族 C.藏族 D.漢族
12.下列有關唐朝民族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日臻鞏固 B.唐太宗時成公主入藏
C.“羈縻州”體現了“一國兩制”的精神 D.松贊干布仰慕中原的化
13.我國現在實行的是省級行政區劃。這種區劃最早實行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4.宋代市民日常生活豐富多彩,生活在宋代東京的市民,做不到的是 ( )
A.去瓦舍勾欄欣賞各種表演 B.在夜市開店,通宵做生意
C.和朋友們在茶館品茶 D.跟隨鄭和船隊一起到西洋游歷
15.交子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
A.農業的發展 B.手工業的發展  C.商業的繁榮 D.市民階層的需要
16.下列哪項是成吉思汗的業績? ( )
A.建立蒙古政權 B.滅亡南宋和統一全國
C.正式定國號為元 D.相繼滅亡西夏與金
17.《馬可•波羅行紀》中描述“外國巨價異物及百物之輸入此城者,世界諸城無能與比”,“此城”是指 ( )
A.唐朝長安 B.北宋東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18.我國現在56個民族中,形成于元朝的是 ( )
A.蒙古族 B.回族 C.維吾爾族 D.朝鮮族
19、我國宋代的江西景德鎮后居上,成為 ( )
A. 絲織業中心B. 制瓷業中心C. 棉織業中心D. 造船業中心
20、下列中國古代歷史發展時期,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
①隋唐時期 ②秦漢時期 ③夏商西周時期 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⑤春秋戰國時期 ⑥明清時期 ⑦遼宋夏金元時期
A.③②⑤①④⑦ B.③⑤②④①⑦⑥ C.③⑤①④②⑦⑥ D.③⑤②①④⑦⑥
二、判斷改錯題(20分)
21、唐朝時候,天竺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交流。 ( )
改錯:

22、科舉制度創立于隋唐時期,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廢除。 ( )
改錯:
23、在三省六部制中,負責政令審議的是中書省。 ( )
改錯:
24、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煬帝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運河。 ( )
改錯:
25、占城稻是11世紀由福建最早從美洲引種的農作物。 ( )
改錯:
26、牛轉翻車是江南人民把農田和水利結合起的杰出創造。 ( )
改錯:
27、宋代的百姓購物消費十分方便,不僅可以在日市逛街,而且晚上還可以到夜市吃
夜宵。 ( ) 改錯:
28、宋代南方人的主食以稻米為主,肉類以羊肉為主。 ( )
改錯:
29、1271年,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正式定國號為“大元”。 ( )
改錯:
30北宋丞相天祥堅持抗元,他堅守民族氣節,寧死不屈,慷慨就義。 ( )
改錯:
三、讀圖說史:(13分)
31、請仔細觀察以下兩幅圖(13分)片,結合圖二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3分)

材料二:北宋東京城內人口稠密,居民超過百萬,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城里買賣和居住的地方已經分不清,隨處可開設商店,小商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區之內,城廂內外均可沿門叫賣,商品可以在白天、晚上交易,三鼓以后還可夜市,通曉不絕。城內還有飲食 街、馬行街、衣料鋪、藥 ——大河網——河南材料一
(1) 圖一是哪個朝代哪個都城的平面圖?(2分)
(2) 圖二描繪了圖一的都市風貌。2010年上海世博會把它制作成多媒體長卷輝映其“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請寫出畫名及其作者。(4分)
(3)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東京的商業活動有哪些特點?(3分)
(4) 當時該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稱作什么?(1分)官宦士人出行乘坐哪一種代步工具?(1分)
(5)結合圖二、材料二談談你對北宋城市經濟生活的認識。(2分)
四、(8+19、共27分)
32.材料,回答問題。(8分)
中國古代曾長期領先于世界,以唐朝為最,唐朝前期出現了①治世、盛世的局面,經濟發展,②對外交往活躍、③國內民族融合、化輝煌。
(1)“用事實說話”,請你分別用一個史實證明材料中序號代表的觀點。(各2分)
① ② ③
(2)依據材料,請你提出一個問題。(只提問,不作答)(2分)
33.材料,回答問題(19分)
材料一:1005年,宋遼雙方訂立和議:遼朝撤兵,宋給遼歲幣。
材料二:撼易,撼岳家軍難!
材料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薄此问贰
(1)材料一、二說明,兩宋時期我國政權并立,和和戰戰。請說出三個少數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權名稱。(6分)

(2)材料一在歷史上稱什么?(2分)類似的情況發生在北宋和哪個少數民族政權之間?(2分)

(3)最能說明材料二這句話的一次戰役是哪次?(2分)

(4)材料三這句話說明了當時我國經濟格局上的一個什么特點?(2分)材料一、二與材料三中出現的格局有什么關系?(2分)

(5)在那戰戰和和的年代,你認為是戰好還是和好?為什么?(3分)

漳州二中2011-2012學年下學年期中考試
七年級歷史試卷答案
(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40分)
12345678910
CBDDCCBDCB
11121314151617181920
CCCDCACBBB

二、判斷改錯題(20分)
21、( × )改錯 天竺 改為 日本
22、( × )改錯 明朝末年 改為 清朝末年
23、( × )改錯 中書省 改為 門下省
24、(×)改錯 隋煬帝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運河 改為 隋的暴政
25、( × )改錯 美洲 改為 越南
26、( × )改錯 牛轉翻車 改為 圩田
27、( √ )改錯
28、( × )改錯 羊 改為 豬
29、( × )改錯 成吉思汗 改為 忽必烈
30、( × )改錯 北宋 改為 南宋
三、讀圖說史:(13分)
31、(1)北宋東京(2分)、 (2)《清明上河圖》;張擇端;(4分)
(3)特點:①住宅區和商業區沒有明顯區分。②商業活動沒有時間限制或出現了夜市、曉市。③出現了專門的街市。(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3分)
(4)瓦舍(瓦子);轎子;(各1分);

(5)商品經濟繁榮;市民生活豐富多彩(任答一點,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2分)。

四、(8+19分)

32、(1)①唐太宗統治時期,被譽為“貞觀之治”,唐玄宗統治前期,史稱“開元盛世”等。

(2分)②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游等。(2分)③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西北各部首領稱唐太宗為“天可汗”等。(2分)(2)你怎樣理解唐朝的對外交往政策?(2分)

33、(1)契丹族——契丹(遼國);黨項族——西夏;女真族——金國(6分)
(2)澶淵之盟(2分) 西夏(2分)
(3)郾城會戰(2分)
(4)我國經濟重心移到南方(2分) 材料一、二使南方保持和平安定的環境,南方經濟迅速發展。(2分)
(5)和好。因為和平有利于各族經濟化的交流和發展,有利于我國多民族的統一。(意思相近即可,如認為戰好,理由不錯也可酌情給分)(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35667.html

相關閱讀: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