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年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期中考試題(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歷史期中考試試題
(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奚萬強
一、單項(每題2分,30題,共60分)
1.這是一個歷史愛好者參觀到的一處我國遠古人類遺址,對這個牌正確的子字解釋應該是

A.目前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距今約170萬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的巖洞里,距今約70萬—20萬年
C.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的頂洞穴里,距今約1.8萬年
D.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約7000年
2.《韓非子》是一部古書,里面有這樣的記載:“上古時候……民眾經常生病。圣人出現以后,用鉆木取火的方法使民眾能吃到熟食,人們都非常高興,于是推舉他通知天下,稱他為‘燧人氏’”。從這幾句話中,我們可以得出遠古人類怎樣的信息?
A.遠古人類發明了字 B.遠古人類懂得用火燒烤食物
C.遠古人類會制作陶器 D.什么信息也得不出
3.“我自元謀,你自周口,牽起你毛茸茸的手,愛讓我們直立行走!边@首在網絡上頗為流傳的詩句,讓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蒙上了一層神秘而浪漫的薄紗。下列遠古人類中,較早種植粟并居住于黃河流域的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相傳,禹年老后,部落聯盟推舉舜為繼承人。后,舜又以同樣的方式傳位給禹。這種通過推舉產生部落首領的辦法,后人稱之為什么制度?
A.推舉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禪讓制
5.“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符合這一特征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禪讓制 C.等級制 D.王位世襲制
6. 七年級開學后不久,某班轉進一位新同學.在向同學們作自我介紹時,他說:“我的姓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名稱是一樣的”,他姓 :
A.商 B.秦 C.夏 D.周
7.研究歷史離不開字資料,我國有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8.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軍在牧野擊敗商朝軍隊,紂王自焚,商朝滅亡。這個事件叫
A.大禹治水 B.商湯滅夏 C.盤庚遷殷 D.武王伐紂
9.公元前1046年屬于
A.公元前11世紀40年代 B.公元11世紀40年代
C.公元前10世紀40年代 D.公元10世紀40年代
10.東又稱齊魯大地!褒R魯”的歷和的哪一制度有關?
A.禪讓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等級制
11.春秋五霸中第一個稱霸的是齊桓公,他稱霸的地點是在下圖中的哪里?

12.春秋時期,楚莊王率兵大舉北進,長驅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機向周王室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這就是成語“楚王問鼎”的歷。這件事說明:
A.楚莊王很好奇,想知道鼎的大小輕重
B.楚莊王向送給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
C.九鼎是王權的象征,楚莊王想取代周天子
D.楚莊王想尊王攘夷,幫助周天子抵抗少數民族的進攻
13.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勞作方式從千耦其耘(集體耕作)轉變為個體農耕的主要原因是:
A.鐵器.牛耕的廣泛使用,提高了生產效率
B.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改善了生產條件
C.農藥.化肥的使用提高了糧食產量
D.各國競相變法.改革的推動
14.通過甲骨卜辭.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殷墟等遺物遺址.我們可以了解:
A.夏朝歷史 B.商朝歷史 C.周朝歷史 D.秦朝歷史
15.為秦國以后兼并六國打下堅實基礎的是:
A.李愧變法 B.吳起變法 C.鄒忌改革 D.商鞅變法
16.殷墟出土的甲骨記錄和反映了當時國王的活動以及王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對研究哪一王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A.夏 B.商 C.周 D.秦
17.孔子鼓勵學生要獨立思考,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這叫做:
A.“三人行,必有吾師焉”
B.“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C.“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D.“當仁不讓于師”
18.下面各項與法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主張教化百姓,以“禮”治國B.強調用“刑罰”加強統治
C.提出了“無為而治”的思想 D.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9.目前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哪一項?
A B C D
20.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幾句話說的是哪一重大水利工程的功能?
A.大禹治水 B.三峽水利工程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長城
21.郭沫若說:“一片甲骨驚天下。”主要因為甲骨是
A.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比較成熟的字 B.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字
C.商代的字 D.字母字的起
22.長篇小說《封神演義》中的故事傳說大約發生在( )。
A.黃帝時 B.夏朝時 C.商末周初 D.春秋戰國
23.“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時期的歷史現象
A.西周 B.春秋 C.戰國 D.秦朝
24. 儒家的治國主張是
A.以“禮”治國 B.以“法”治國
C.“無為而治” D.“兼愛”“非攻”
25.在戰國后期的秦國,一個農民如果想免除勞役,最好的辦法應該是
A.當兵立軍功 B.不隱瞞犯法行為 C.合理經商致富 D.大量生產糧食和布帛
26.最能代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音樂化已達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編鐘 B.銅鐘 C.古箏 D.笛子
27. 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私學的興盛 B.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大變革的出現
C.頻繁的爭霸戰爭 D.學術的繁榮和思想的活躍
28. 在傳說中,炎帝和黃帝是 的部落聯盟首領
A.黃河流域   B.長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29.“塞翁失馬.焉知非!钡墓适绿N含了對立事物能夠互相轉化的道理.這跟我國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張不謀而合。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韓非子 D.孫臏
30.若要查閱孔子的言論,應從以下什么書入手 ( )
A.《春秋》 B.《詩》 C.《書》 D.《論語》

二、非部分(共40分)
31.下列圖片:

圖一:炎帝陵 圖二:黃帝陵 圖三:大禹陵
請回答:
(1)圖一相關的人物對中華民族作出哪些貢獻?(2分)


(2)圖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跡流傳后世?(2分)


(3)圖一、圖二中的人物在中華民族遠流長的歷史過程中有什么樣的重要地位?(2分)


(4)人們最敬佩圖三人物是因為哪一件事?這個傳說反映了什么?(4分)


32.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的政治大動蕩.社會大變革.化空前繁榮時期。請回憶所學內容,根據要求作答。(15分)
(一) 了解春秋五霸
材料一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遷到洛邑,以避開犬戎族的進攻。平王時候,周王室勢力已經衰弱,諸侯以強并弱,齊.楚.秦.晉開始強大起,政權也由地方諸侯掌控。
(1)從材料一可以看出,當時諸侯已經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這與西周初年分封諸侯的初衷背道而馳。那么,西周初年實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分)


(2)請列舉春秋時期三個著名的霸主?(3分)


(二 ) 走進諸子百家
材料二 由分立趨向統一的春秋戰國時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學術思想繁榮,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三

墨子 孟子 莊子 韓非子
(3)據材料二,指出孔子創立的學派及其思想的核心。(3分)


(4)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要播出一期“百家爭鳴”的講座,介紹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觀點。請你將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寫在相應的括號里(4分)
順其自然——( ) 以法治國——( )
民貴君輕——( ) 兼愛非攻——( )
(5)學習“諸子百家”思想后,圍繞治理校園內隨便亂扔垃圾的行為,請你分別站在墨家.道家.儒家的立場上說一句話,表明你的立場。(3分)


33.下列材料:(15分)
公孫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禮.法以時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湯.武之王也 ,不循而興。殷.夏之滅也 ,不易禮而亡。
??《商君書•更法》
請回答:
(1)中的公孫鞅指的是誰?(2分)變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公孫鞅在誰的支持下進行了變法?(1分)他變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至少寫出4點)


(3)他的變法對秦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


(4)在春秋五霸中,哪一位國君也是因為注重改革而實現國家富強的?(2分)他是重用誰進行改革的?(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45277.html

相關閱讀: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