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十五周教研聯盟測試題(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十五周教研聯盟活動測試
七年級歷史科試卷
(考試時間60分鐘,共100分)
一.(只有一個答案,每小題2分,共60分)
1、假如有一天頂洞人遇到了北京人,他們可能會認為北京人( )
A、會做項鏈,懂得愛美 B、使用天然火
C、會縫制衣服,比較明 D、用人工取火,比較先進
2、原始農耕化的典型代表是( )

A、北京人遺址 B、頂洞人遺址 C、半坡遺址 D、元謀人遺址
3、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生產區域位于我國的( )
A、黃河流域 B、長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遼河流域
4、海外華人常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是因為( )
A、炎帝、黃帝戰勝了蚩尤 B、海外華人散居世界各地
C、華人是黃皮膚的黃色人種 D、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始祖
5、我們知道“神農嘗百草”、“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宮室、車船,平定蚩尤亂”,主要是依據( )
A、推理 B、考古 C、想象 D、傳說

6、公元前21世紀比公元前15世紀( )
A、晚600年 B、早6000 年 C、早600年 D、晚6000年
7、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是( )
A、春秋 B、商朝 C、東周 D、夏朝
8、《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笨梢娭苄沼H族是西周分封的主體。這些同姓親族受封時,周王會給予他們( )
A、封號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鐵犁
9、據史書記載,奄國(今東曲阜)曾隨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長子伯禽于奄國稱魯,并轄“殷民六族”!耙竺瘛敝福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遺民 C、周朝百姓 D、少數民族
10、西漢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方面實現了國家的大一統,漢武帝功不可沒。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開創中央集權制度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拆分侯、王的封地 D.派張騫出使西域
11、春秋霸主中,勢力地處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君不包括誰?( )
A、楚莊王 B、晉公 C、吳王夫差 D、越王勾踐
12、興水利,除水害,事關人類生存。“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為富饒的“天府之國”,“它”是指我國古代的哪一項水利工程( )
A、都江堰 B、鄭國渠 C、靈渠 D、大運河
13、學習歷史有一個基本的結論就是“思想化是一定現實的反映”,“百家爭鳴”學術局面反映的社會現實是( )
A.孔子“有教無類” ,使社會上有學問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聲四起
C.西周滅掉商朝,實行分封制
D.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
14、下列事物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①青銅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鐵器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15、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化軟實力發展戰略研究”題組日前提出了“中國化符號調查報告”的階段性成果,在270項候選中國化符號中,漢字(漢語)排名第一。請說出與漢字一脈相承的最早的字是( )
A、甲骨 B、金 C、小篆 D、隸書
16、下列哪句話反映了孔子“溫故而知新”的主張( )
A、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B、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C、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D、因材施教
17、小明查閱成語詞典,找到下列成語①退避三舍②紙上談兵③朝秦暮楚④破釜沉舟,其中對研究春秋戰國歷史有幫助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商鞅變法中對農業生產起促進作用的措施是( )
A、編制戶口 B、獎勵生產 C、獎勵軍功 D、推行縣制
19、商鞅變法內容中,最能觸動大貴族利益的是( )
A、國家承認上地私有 B、允許土地自買變
C、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縣制
20、秦統一后,為維護皇權,鞏固統治,加強了對官員的監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監察百官的是( )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21、秦始皇為加強思想控制進行化專制的暴政是( )
A、自稱“始皇帝” B、在都城設立“太學”
C、打擊神仙迷信活動 D、實行“焚書坑儒”
22、小明想要參觀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都城遺址,那么他應該去下列哪個地方( )
A、河南安陽 B、河南洛陽 C、陜西咸陽 D、河南登封
23、秦統一全國后使用的字是( )
A、甲骨 B、金 C、小篆 D、大篆
24、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是 ( )
A、陳勝、吳廣起義 B、太平天國運動 C、黃巾起義 D、義和團運動
25、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是( )
A、秦始皇 B、漢武帝 C、黃帝 D、炎帝
26、《漢唐間史學的發展》一書說:“政治上結束戰國是在秦代,而化上結束戰國卻是在漢代……”“化上結束戰國卻是在漢代”指:( )
A、結束分封制,實行郡縣制
B、結束割據,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C、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成為主導思想
D、頒布推恩令,解決封國問題
27、絲綢之路作為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它最早開通于( )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元朝
28、秦始皇和漢武帝為安定北邊,都曾派兵大舉反擊哪一游牧民族的進擾( )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
29、“惜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提及的漢武帝,他統治的核心思想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0、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對開通陸上“絲綢之路”功勞最大的是 ( )
A、李冰父子 B、漢武帝 C、張騫 D、班超
二、連線題
31、學習歷史要理清思路,以時間、人物、歷史事件為線索把零散歷史知識串起,請你把下面相關的歷史信息連線。(每個1分,共10分)
老子 用“刑罰”統治 法家
勾踐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道家
孫武 無為而治 兵家
韓非子 絲綢之路 臥薪嘗膽
張騫 吳越爭霸 西漢
三、活動與探究題(本題共30分)
32.材料,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下面是中外歷史學家對一位重要的中國歷史人物的評價,見圖,材料后,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他)堪稱人類歷史上也許最成功的哲學、道德和倫理體系的創始人。
——羅茲•墨菲《亞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動之外更注意于教育,開中國史上民間自由講學之第一聲。 ——錢穆《國史大綱》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學可以說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學,將人看作是平等。 ——胡適
(1)他是春秋時期的誰?(1分)


(2)作為偉大的思想家,他開創了哪個學派?(1分)他的思想主要由哪兩部分組成?(2分)


(3)作為教育家,他“開中國史上民間自由講學之第一聲”的具體行動是什么(1分)

(4)他突出體現“將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張是什么?(1分)

33、科技的進步與改革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閱讀下列圖材料,回答問題。(共12分)
材料一 觀察下列兩幅圖:

圖1 鐵制農具 圖2 穿有鼻環的牛尊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漢書•食貨志》
材料三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賈誼《過秦論》
(1)材料一中的兩幅圖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2分)這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1分)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及作用。(5分)

(3)通過以上探究,想一想改革給了你什么啟示?(2分)

34、比較法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秦、西漢是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時期,秦始皇和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不盡相同,試從政治、化思想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12分)
(1)秦始皇和漢武帝政治上加強統一的措施相同的是什么?(2分)在地方行政管理上不同點是什么?(2分)


(2)秦始皇和漢武帝思想化上加強統一的措施不同的是什么?(2分)共同的作用又是什么?(1分)


(3)秦始皇在經濟上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是什么?(3分)


(4)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秦、漢的時代特征。(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47863.html

相關閱讀: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