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大一統秦漢帝國》測試B卷(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大一統秦漢帝國》測試B卷
班級: 姓名: 得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把正確選項填在后面的括號內。)
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王完成統一于公元前221年,換算成世紀為( )
A.公元前2世紀 B.公元前3世紀 C.公元2世紀 D.公元3世紀
2.下圖是小明同學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其中空框中應填( )

A.東漢 B.秦朝 C.蜀 D.吳
3.他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李白稱贊他說:“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李白稱贊他的功績是( )
A.結束了春秋戰國以的分裂割據局面,完成統一
B.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
C.推行郡縣制,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
D.統一了貨幣、度量衡和字
4.右邊的秦朝行政系統簡表,主要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中央集權制度 C.郡縣制 D.禪讓制制
5.秦始皇是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他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就其對歷史發展的作用而言,不具進步意義的是
A.實行郡縣制 B.統一字、貨幣和度量衡
C.修筑萬里長城 D.焚書坑儒
6.關于陳勝、吳廣起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秦的暴政引發農民大起義 B.起義軍曾經打到咸陽附近
C.陳勝率起義軍推翻了秦朝 D.具有革命首創精神
7.你如果是漢武帝統治時期的一位丞相,可能會遇到下列哪些 事件的發生( )
①焚書坑儒 ②書同,車同軌 ③頒布“推恩令” ④張騫出使西域 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8.“惜秦皇漢武,略輸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提及了中國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漢武”最主要的功績是( )
A.創立中央集權 B.結束割據,實現國家統一
C.穩固大一統局面 D.統治期間出現盛世局面
9.“焚書坑儒”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最相似的是( )
A.實施背景 B.實施目的 C.實施過程 D.實施結果
10.對歷史事件昭君出塞的解讀正確的是( )
A.漢武帝時國力強盛 B.漢元帝把王昭君嫁到了西域
C.東漢時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 D.此事促進了漢匈的友好相處和化交流
11.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算一算,新疆地區歸屬中央統轄到今年(2011年)有多少周年了( )
A.1948年 B.2060年 C.2070年 D.2071年
12.張騫出使西域對世界最重要的貢獻是( )
A.解除了匈奴對西域各國的控制 B.帶回了西域各國想和漢朝往的愿望
C.為開辟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 D.了解到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
13.一位著名的學家寫了一篇優美的散,轟動了洛陽城,大家紛紛傳抄,以致出現了“洛陽紙貴”的局面。紙得以成為物美價廉的書寫材料,主要有賴于誰的貢獻( )
A.黃帝 B.秦始皇 C.漢武帝 D.蔡倫
14. 漢武帝大力加強監察制度,在中央分管監察的是( )
A. 丞相 B. 司隸校尉 C. 御史大夫 D. 刺史
15.2009年6月13日是我國第四個化遺產日。按照“物質化遺產”和“非物質化遺產”的分類,下列哪一項的存在形式明顯不同于其他三項( )
A.都江堰 B.秦長城 C.秦始皇陵兵馬俑 D.華佗的“五禽戲”
16.佛教對貧苦民眾產生極大吸引力,在民間迅速流傳開的主要原因是( )
A.古印度傳入 B.宣揚今生忍受苦難世幸福C.能得道成仙D.主張煉制丹藥。
17.小華同學在歷史活動上表演“司馬遷”,應說的臺詞是( )
A.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B.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C.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或輕于鴻毛
18.魯迅先生曾高度評價過一部著作,說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毕铝杏嘘P這部著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作者是司馬遷 B.書中肯定了陳勝、吳廣起義的首創精神
C.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D.書中記載了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的活動
19.歷史圖片往往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內涵,下列圖片中最能將China與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雕塑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是( )

A . B. C. D.
20.小組總結七年級上冊各歷史朝代特征,其中秦漢時期的特征為( )
A.國家產生社會變革 B.中華明的起C.統一國家建立 D.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三、組合列舉題(8分)
1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中有“江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材料中的“漢武”指的是漢武帝,請從政治、經濟、思想、軍事、民族關系方面列舉出能體現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
(1)政治上:頒布“ ”實行削弱諸侯國權力,加強中央集權;推恩令
(2)思想上: 推行“ ”,以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加強思想統一;
(3)經濟上: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實行抑商政策;
(4)軍事上:啟用衛青霍去病大力反擊 ,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5)民族關系上:派張騫出使 。
三、判斷改錯題(本題6分,在題后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本題10分)
(1)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是秦國! 】
改正:
(2)秦始皇和漢武帝都為促進國家的統一做出了貢獻! 】
改正:
(3洛陽道教勝地白馬寺。【 】
改正:
(4)東漢時,人們要丈量土地面積、計算倉庫容積、測量距離遠近等,所運用的方法最有可能借鑒的書是《周髀算經》。 【 】
改正:
(5)從東漢開始,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改正: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兩小題,計26分)
1.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李白《古風》

請回答:(1)圖一、圖二分別反映了西周、西漢為管理廣大疆域實行什么政治制度?圖三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6分)


(2)圖三與材料二反映的事件之間有何內在聯系?請簡要分析說明。(2分)


(3)繼材料二反映的事件之后,為了加強對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管理,該朝統治者又采取了哪些富有開拓創新的舉措,以致對后的歷代統治者都產生了深遠影響?(4分)


(4)根據圖三提供的信息,談談你的體會(2分)

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遍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
—— 翦伯贊《題昭君墓》
材料二:“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亡(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漢書》
材料三:《昭君出塞》
請回答:
(1)材料一的前兩句和后兩句反映的各是什么歷史事件?(4分)

(2)材料一、二共同表達了一種什么愿望?(3分)

(3)結合材料二、三,請你說說昭君出塞為什么會受到人們的肯定和贊揚?(3分)


五.分析與探究題
1我國歷史悠久,疆域遼闊,對于如何管理國家,特別是如何解決中央與地方關系。是歷代帝王都很重視的一個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西漢
主父偃上(漢武帝)曰:“今諸侯或建城數十,地方千里!峡v,以逆京師(反叛朝廷)。愿陛下令諸侯設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從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必稍自削弱矣!庇谑巧蠌墓灿。

(1)據材料一歸納秦朝為加強封建統治采取的措施。(3分)秦始皇開創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


(2)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漢武帝統治初期在政治上面臨什么問題?(1分)他如何創新解決這一問題?(2分)



(3)據材料二西漢比秦多了什么地區?西漢對其管轄的標志是什么?(4分)有什么歷史意義?(4分)

(4)秦皇漢武被人相提并論,你認為他們共同的偉大政治功績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40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ABDCCCBDCCDBDBDDDC
二、組合列舉題(8分)
(1)推恩令(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4)匈奴(5)西域
三、辨析改錯題(本題10分)
(1)×秦國改為秦朝(2)√(3)×道教改為佛教(4)×《周髀算經》改為《九章算術》(5)×東漢改為西漢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兩小題,計26分)
1.(1)分封制,推恩令,商鞅變法(6分)(2)商鞅變法,使秦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秦國戰斗力大大提,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秦國實力超過東方六國。為秦的統一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4分)(3)舉措:建立“皇帝”稱號,自稱“始皇帝”;中央設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監察;地方,推行“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統一字。(4分)(4)改革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改革不會一帆風順,會遭遇困難、挫折;作為中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應該勇于改正自身的缺點和錯誤。(任答一點給2分)
2(1)前兩句反映的是漢武帝時與匈奴的戰爭,后兩句指的是昭君出塞。(4分)
(2)都表達了希望邊境安寧,民族友好交往、和平相處的愿望。(3分)
(3)昭君出塞平息了漢匈之間的戰爭,此后邊境安定了較長一段時間;王昭君為漢匈兩族的友好相處和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3分)
五.分析與探究題
1、(16分)(1)最高統治者稱皇帝,至高無上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中央政府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最后由皇帝決斷。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郡下設縣。(3分)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2分)
(2)諸侯國問題。(1分)接受主父偃的建議,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還找借口一次就削去當時半數的侯國。(2分)
(3)西域地區。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4分)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分)
(4)加強中央集權。(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48900.html

相關閱讀: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