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說出生態系統的組成。
2、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3、認同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學習重、難點
重點:生態系統的組成及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難點:生產者的概念。
學習過程
一、情景引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習任務一: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
1、自學教材P23,結合教材中的插圖,認真分析P23的“資料分析”,思考教材中的三個討論題。
2、小組討論,交流“資料分析”中的討論題。
3、認真閱讀P23-24的內容,理解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概念和作用,并歸納出生態系統的組成。
4、拓展反思
(1)一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能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嗎?
(2)你父母每天上班勞動,創造勞動價值,他們是生產者嗎?
學習任務二: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1、認真閱讀教材P24-25,知道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概念,理解物質和能量沿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
2、自學教材P25,將插圖中的生物用箭頭連接起來, 表示不同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然后思考教材 中的討論題。
3、小組討論, 交流“觀察與思考”中的討論題。
4、拓展反思:根據P25的“進一步探究”活動探究:我們自己在食物網中處于什么位置?
學習任務三:理解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1、自學教材P26的內容,知道生態平衡的概念,理解生態平衡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2、閱讀教材P26,結 合插圖,認真分析教材中的“資料分析”,思考P27的兩個討論題。
3、小組討論,交流“資料分析”中的討論題。
4、拓展反思:什么樣的生態系統容易破壞,什么樣 的生態系統不容易破壞,為什么?
三、系統總結
四、嘗試應用
1、生物實驗室中的水族箱里生活著水生植物、動物,還有其他小生物。這樣的水族箱能看做一個生態系統嗎?為什么?
2、有些人愛吃蛙肉,為此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這種做法會產生怎樣的后果?
五、診斷評價
1、選擇題
(1)一個生態系統無論大小,都是由 ( )
A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 B 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組成
C 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 D 陽光、空氣和水 組成
(2)植物生活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 來自 ( )
A 呼吸作用 B 光和作用 C 人類提供 D 動物提供
(3)下列符合生物學意義的食物鏈是 ( )
A 陽光→草→鼠→蛇→鷹 B 草←鼠←蛇←鷹
C 鼠→蛇→鷹 D 草→鼠→蛇→鷹
2、非選擇題
在一個草原生態系統中,狼、草類和兔子的數量關系如右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1)A代表的生物是 ; B代表的
生物是 ;C代表的生物是 。
(2)冬天草類減少,兔子的數量 A
,狼的數量 ;春天雨量充沛,草類 B
增多,此時 兔子數量 ,狼的數量 C
,在一般情況下,三種生物的數
量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
。
(3)由于大量捕殺狼,導致狼在草原中滅絕,此時草原中的兔將會 ( )
A 增多 B 減少 C 維持不變 D 先增多,后減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55304.html
相關閱讀: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
奇妙的生命現象復習
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復習教案
傳染病及其預防
食物的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