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秦國先后兼并 、 、 、 、 、 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 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2. 年, 、 率眾在起義。
3. 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沉重打擊了 的殘暴統治。
4. 年, 在巨鹿消滅了秦軍主力。 趁機攻取咸陽,秦朝滅亡。
5. 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 。他們為了爭奪天下展開激烈戰爭。歷史上稱之為 .
6.將相關內容連線。
(1)破釜沉舟 ①長平之戰 A.陳勝
(2)四面楚歌 ②巨鹿之戰 B.項羽
(3)揭竿而起 ③垓下之戰 C.趙括
(4)紙上談兵 ④大澤鄉起義 D.劉邦
二、選擇題
7.在戰國七雄中,最早被秦國滅亡的國家是 ( )
A.韓 B.趙
C.魏 D.齊
8.秦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在 ( )
A.鎬京 B.咸陽
C.邯鄲 D.臨淄
9.“秦王掃六合;⒁暫涡墼!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這是詩人李白對哪位皇帝的形象描述( )
A.秦始皇 B.漢高祖
C.唐太宗 D.隋文帝
10.秦朝刑法殘酷,一個人有罪,周圍鄰里都要受到牽連,這叫 ( )
A.族誅 B.車裂
C.腰斬 D.連坐
11.《史記》中記載:“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講這番話的應是( )
A.陳勝 B.吳廣
C.項羽 D.劉邦
12.從修建驪山陵墓、長城和馳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現是( )
A.繁重的徭役
B.很重的賦稅
C.殘酷的刑罰
D.可怕的殉葬
13.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
A.實行郡縣制
B.秦朝的暴政
C.廢除了分封制
D.秦朝的刑罰殘酷
14.直接推翻秦朝殘暴統治的是 ( )
A.陳勝、吳廣的起義軍
B.項羽的農民軍
C.劉邦領導的農民軍
D.項羽、劉邦領導的農民軍
15.顯赫一時的秦朝,亡于 ( )
A.匈奴進攻 B.農民起義
C.宮廷政變 D.武將奪權
16.下面對秦末農民戰爭歷史作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B.推翻了秦朝的統治,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
C.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建立了西漢政權
D.陳勝、吳廣等人的革命首創精神在歷史上永放光芒
17.楚漢之爭是指 ( )
A.劉邦和項羽爭奪帝位的戰爭
B.陳勝和吳廣爭奪帝位的戰爭
C.陳勝和劉邦爭奪帝位的戰爭
D.吳廣和項羽爭奪帝位的戰爭
18.小明想了解我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統治情況,你會向他推薦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9.下列不屬于秦實現統一的原因的是( )
A.統一成為趨勢,人民渴望統一
B.商鞅變法后,實力最強
C.長平之戰后,六國皆無力御秦
D.“挾天子以令諸侯”
20.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與秦國抗衡的決定性戰役是 ( )
A.牧野之戰 B.城濮之戰
C.長平之戰 D.馬陵之戰
21.下列成語與戰國時期秦趙長平之戰有關的是 ( )
A.朝秦暮楚 B.圍魏救趙
C.紙上談兵 D.破釜沉舟
22.秦的統一所起的歷史作用包括 ( )
①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②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 ③摧垮了奴隸制的統治④使郡縣制在全國推廣,加強了中央集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囫圇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擠滿了穿囚衣的犯人,監獄里關滿了人,如同集市一樣。這些現象說明秦朝時期( )
A.社會治安混亂
B.刑罰嚴酷,人民動不動就要受到處治
C.人們的法制觀念淡薄
D.國民素質不高
三、題
24.閱讀下列: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成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其議帝號! ??《史記》
請完成:
(1)這段話是誰說的?
(2)文中“六王”指誰?
(3)“天下大定”指的是什么?
(4)他認為定天下的原因是什么?他的看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25.讀“秦朝疆域”圖,在下邊方框內設計秦朝疆域四至示意簡圖。
26.閱讀下列材料: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浣校扰e,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請完成:
(1)材料中描述了哪一建筑?是何時修建的?
(2)材料中“楚人一炬”指的是什么事件?
創新升華
27.閱讀下列材料:
西漢的賈誼在《過秦論》中論述秦亡時說:“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招八州而朝同列,百又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人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請完成:
(1)賈誼的觀點是否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
(2)“一夫作難”指的是什么事件?這一事件有何歷史意義?
(3)秦亡的原因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答案:
第13課秦帝國的興亡
自主學習
1.公元前230前22l韓 趙 魏楚 燕齊 第一個
2.公元前209陳勝吳廣 大澤鄉
3.陳勝吳廣秦朝
4.公元前207項羽劉邦
5.項羽漢王楚漢戰爭
6.(1)②B (2)③D B (3)④A (4)①C
基礎鞏固
7.A解析:依據教材中“先后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的表述,抓住先后兩字,不難看出最早被秦國滅亡的國家是韓。
8.B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定都成陽。
9.A解析: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掃六合”,建立秦朝,定都成陽。
10.D解析:秦朝刑法殘酷,一個人有罪,周圍鄰里都要被“連坐”。
11.A解析: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率眾起義。陳勝振臂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號召推翻秦朝的統治。
12.A解析:修建驪山陵墓、長城和馳道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因此需要征用大量徭役。
13.B解析:秦朝的暴政是導致秦末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而A、C兩項是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D項是秦的暴政的具體表現之一。
14.C 解析:劉邦首先攻入成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15.B解析:公元前207年,項羽和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大敗秦軍,攻占成陽,秦朝滅亡。
16.C解析:劉邦和項羽領導的起義在秦朝滅亡后已經蛻變為爭奪帝位的戰爭,最后劉邦勝利。建立西漢。
17.A 解析:秦朝滅亡后,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天下,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戰爭,歷史上稱為楚漢戰爭。
18.D解析: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贏政兼并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19.D解析:秦之所以能夠實現統一,原因包括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A項屬于客觀原因,B、C兩項屬于主觀原因.D項不符合史實。
20.C解析:長平之戰是秦統一六國的決定性戰役,坑殺士卒40多萬人,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與泰國抗衡。
21.C 解析:解答時首先排除A、B兩項,因為A項反映的是面對強大的泰國和楚國,小國不知所從的態度,B項是發生在魏國和趙國之間的戰爭;其次,排除D項,因為D項發生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
22.D解析:秦的統一,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統一后,在全國推廣郡縣制,廢除分封制,加強了中央集權.保證了國家的統一。由于戰國以后我國就開始進入了封建社會,因此說秦的統一摧垮了奴隸制的統治是錯誤的。
23.B解析:結合秦朝的有關資料可知,秦朝的法律既細密又嚴苛,人民動不動就觸犯法律.受到嚴酷的刑罰制裁,導致監獄里面人滿為患。
24.參考答案:(1)秦始皇。
(2)指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君主。
(3)指秦滅六國.統一天下。
(4)他認為定天下的原因是“賴宗廟之靈”。這種看法不正確。秦之所以能夠定天下,是因為當時中國出現統一的要求,而秦統一六國正順應了這一歷史要求。
解析:材料題一定要結合材料信息進行回答,本題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為“六王成服”“其議帝號”。
25.參考答案:如下圖
解析:該題重在考查了秦朝疆域四至.初步學會壓縮信息的記憶方法。
26.(1)阿房宮。秦朝。
(2)項羽進入咸陽后,一把大火燒掉阿房宮。
創新升華
27.(1)正確。因為他認為秦的暴政是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符合史實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56122.html
相關閱讀: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