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活躍的學術思想同步檢測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學習導引
1.孔子 
(1)孔子名 ,字 ,春秋時期 國 (今山東曲阜)人。
(2)思想貢獻:①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提出“ ”的學說,認為只要做到統治者體貼人民,人民敬重和服從統治者,天下就會太平。
②孔子創立的學派被稱為 學派。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時代的正統思想。
(3)教育貢獻:①他創辦 ,招收不同出身的學生,擴大了 ,打破了 對教育的壟斷。
②他編訂《 》《 》和《 》等書作為教材,保存和發展了我國古代文化。
③在教學中,他善于進行 ,堅持 ,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學生,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彌補不足。
(4).孔子死后,弟子們將他的談話以及他與門人的問答編成《 》。
2.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形成背景: 時期,社會正經歷著深刻變化。對于這個變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學者紛紛著書立說,聚眾講學,闡述自己的主張,傳播自己的觀點。這樣就產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眾多的學派,歷史上稱為“ ”。
(2)諸子百家:最重要的學派有 家、 家 家和 家。
(3)影響:各學派之間相互批評,激烈辯論,彼此影響,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使學術思想空前地活躍起來。
二、夯實基礎
1.下列對孔子的個人簡介中錯誤的一項是 ( )
A.名丘,字仲尼B.生活在戰國時期C.魯國人 D.孔子的出生地在河南安陽
2.對于孔子的評價正確的有 ( )
①偉大的思想家②偉大的史學家③偉大的文學家④偉大的教育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孔子的思想主張被歸納為 ( )
A.“兼愛”、“非攻”的學說 B.“仁”的學說
C. “禮”“法”結合的學說 D.“無為而治”的學說
4.儒家學派的創立人物是 ( )
A.韓非 B.孔子 C.墨子 D.老子
5.下列思想中,成為封建時代的正統思想的是 ( )
A.儒家學說 B.道家學說C.墨家學說D.法家學說
6.孔子為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編訂教材,保存和發展了我國古代文化。下列哪一項與此無關
A.《詩》 B.《書》 C.《論語》 D.《春秋》
7.開創私學教育的人物是 (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韓非子
8.孔子的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
A.學習要經常復習 B.要謙虛好學
C.學習態度要老老實實 D. 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
9.教學中要求教師在“因材施教”,這種教育思想源于 (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D.孟子
10.要想研究孔子的言論及思想。應該閱讀下面的 ( )
A.《春秋》B.《論語》C.《孟子》D.《莊子》
11.下面屬于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有①儒家②道家③墨家④法家⑤佛家 ( )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2.下列人物中,與孔子思想最為相似的是 ( )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韓非子
13.提出“天(自然界)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的戰國時期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
14.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韓非
15.山東曲阜最有名的名勝古跡是孔廟、孔府和孔林,合稱“三孔”。這些名勝古跡與哪一位歷史人物有關?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
16.下列人物中與儒家思想無關的是 ( )
A.孔子 B.孟軻 C.荀況D.莊周
17.下列不屬于孔子著作的是 ( )
A.《詩》 B.《書》 C.《春秋》 D.《論語》
18.下列對孔子思想主張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 )
A.提出“仁”的學說
B.認為統治者應該體察民情,愛惜民力
C.認為社會應該進行社會變革,這樣才會進步
D.提出“為政以德”
19.推動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頻繁的爭霸戰爭B.生產工具的改進C.社會大變革D.新興階級產生
20.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其主張對當時統治最有用的是 ( )
A.孟軻 B.荀況 C.莊子 D.韓非
21.“他出生于春秋時的魯國,學說比較保守,主張仁愛,他的思想被后來的封建統治者利用,他還是一位具有罕見熱情和擅長教育的教師,據說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边@是描述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2.春秋末年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當仁不讓于師”,教學要因材施教,挖掘學生潛能。這位教育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韓非子
23.故宮里有一塊牌匾上寫著“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來自于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4.下列屬于孟子言論的是 ( )
A.自古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B.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知彼知已,百戰不殆 D.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5.“當仁不讓”“隨遇而安”“守株待兔”這三個成語分別滲透了下列哪三家學派的精神
A.道、儒、墨B.道、墨、法C.墨、儒、法D.儒、道、法
26.根據所給的圖文信息,將下列歷史人物按所處的時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②立志“以醫濟民”發明麻沸散的皖籍名醫
③著《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④著《史記》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27.下列人物屬于戰國時期的是 ( )
①孔子②商鞅③孟軻④韓非⑤墨翟⑥管仲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8.你認為哪一組思想家的主張屬于同一派別 ( )
A.老子與孔子 B.孟軻與韓非 C.孔子與孟軻 D.墨翟與莊周
三、綜合訓練
29.閱讀下列
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材料二:在孔子這前,學校只招收貴族子弟。孔子廣開私學,主張“有教無類”,不論貧富貴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他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善于啟發學生思考問題?鬃右簧囵B了三千多弟子,比較著名的有72人。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的這些言論告訴我們哪些學習的道理?從中你能得到怎樣的啟示?

(2)對于孔子的這些教育思想,有人說“有教無類”不符合快出人才的要求;還有人認為“因材施教”不符合教育平等的思想,你認為這些觀點正確嗎?

(3)有人認為,在日益現代化的今天應該完全拋棄孔子的思想,你認為這種觀點對嗎?

30.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階段,后來很多人仍然用這個詞語表達思想的活躍。百家爭鳴的局面發生在戰國時期,這個時期中國學術高度發展,各種學說紛紛出現。所謂“家”,是指一種學說或是一個學術派別;所謂“百家爭鳴”,是說諸學派各抒己見、相互辯駁。據記載,至漢代初期,以著作形式表述自己學術觀點的有189家。漢代史學家將它們分門別類,歸為10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和小說家。
請回答:
(1)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原因有哪些?
(2)請你以圖表的方式列舉出戰國時期你所熟悉的學派,在圖表中要求體現出學派、代表人物、國別、思想主張、著作。

第21課 活躍的學術思想
1.B 2.D 3.B 4.B 5.A 6.C 7.A 8.C 9.B 10.B 11.B 12.B 13.B 14.D 15.A
16.D 17.D 18.C 19.C 20.D 21.A 22.B 23.B 24.B 25.D26.B 27.C 28.C
29.(1)孔子的這些言論告訴我們:學習知識要實事求是,不要不懂裝懂,要有老老實實的態度 ;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學習要經常性地復習和鞏固。(2)這兩種觀點都沒有道理?鬃訌V開私學,主張“有教無類”,符合教育平等的思想!耙虿氖┙獭憋@然比不顧學生心智和個性差異、盲目追求形式的劃一的平等更具有合理性。(3)提示:孔子的思想盡管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但是對我們今天來說,其中很多方面,比如教育思想等都并沒有過時,所以,我們應繼承和發揚孔子思想中的有用成分,而不是將它完全拋棄。
30.(1)戰國時期,社會正經歷著深刻變化。對于這個變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學者著書立說,闡述自己的主張,傳播自己的觀點,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各學派之間相互批評,激烈辯論,彼此影響,使學術思想空前地活躍起來,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2)
學派代表人物國別主張
儒家孟軻鄒國治人要實行仁政
荀況趙國必須把“禮”和“法”結合起來,才能治國
道家莊周宋國治不如不治
墨家墨翟魯國對外反對大國侵略小國的戰爭,對內互利互愛,舉用賢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56670.html

相關閱讀: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