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夏、商、西周的興亡達標題(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寧陽實驗中學11-12學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達標題
第 4 課夏、 商 、西 周 的 興 亡(A)
一、選擇題:
1.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朝代更替是人們共知的客觀事實。從某種意義 上一部中國古代史, 就是一部朝代興亡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
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
2.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其主要原因是
A.產生了奴隸主和奴隸階級 B.國家機構初具規模,成為階級壓迫的工具
C.國王居住在寬大、宏偉的宮殿里D.國王暴虐無道,統治黑暗
3.在西周時期,既賦予諸侯相關權利,又要求諸侯履行相關義務的制度是
A.郡縣制 B.分封制 C.禮樂制 D.中央集權制
二.分析題
一 夏桀說:“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日有之哉?日亡吾亦亡矣!
材料二 商紂說:“嗚呼,我生有命有天!”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問題。
(1)夏桀將自己的統治比喻為像太陽一樣長久,商紂說他會有上天的保佑,沒有人能能推翻他們的統治。他們的話對嗎?假如不對,請你用具體的史實 加以說明。
(2)夏桀、商紂最后被推翻的原因是什么?
(3)請你談一談兩則材料蘊含的深刻道
夏、 商 、西 周 的 興 亡(B)
一、選擇題:
1.下列內容中,標志著我國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
A.禹傳位給伯益 B.禹傳子家天下
C.舜傳位給禹 D.啟打敗有扈氏
2.商朝被后世稱為殷朝,下列事件中,與此有關的是( )
A.商湯伐夏    B.牧野之戰    C.盤庚遷都    D.武王伐紂
3.常言道:“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碑斈杲械却馁t明君主是( )[來源:Z。xx。k.Com]
A.黃帝    B.夏啟    C.商湯    D.周文王
二.材料分析題
閱讀下列有關分封制的史料 ,完成表格。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農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薊,帝舜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魯;封召公?于燕;封弟叔鮮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記?周本紀》)
材料二 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項目內容
分封對象
主要封國
諸侯義務

夏、 商 、西 周 的 興 亡(C)
一、選擇題:
1.“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闭f明這句話正確的歷史事件是( )
A.國人暴動 B.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C.實行分封制 D. 盤庚遷都
2.暴君亡國,明君興政。參照這一標準,下列四人中,與其他三人明顯不同的一位是( )
A.商湯 B.商紂 C.周文王 D.周武王為 3、 4、 家產生的最本質的
3、下列各項制度屬于西周的是( )
① 世襲制② 等級制③ 分封制④ 禪讓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二.簡答題
4、西周為什么實行分封制?在當時有什么作用?

第 4 課 夏、 商 、西 周 的 興 亡
(A 卷)1、B  2、B  3、B 
4、(1)不對。事實上夏桀和商紂很快就被推翻了。
(2)夏桀建造許多豪華宮室,無休止地征發百姓,強迫他們服勞役,他不分晝夜地飲酒作樂,失去了民心;商紂修筑豪華的宮殿園林,盡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使社會矛盾尖銳。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賢則昌,失賢則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言之有理即可,表述可不拘泥于上述文字)
(B卷)1.B 2 .C 3.D
4.
項目內容
分封對象先圣王的后代,周天子的親屬、功臣等。
主要封國焦、祝、薊、陳、杞、齊、魯、燕、管、蔡
諸侯義務保護周王室;鎮守疆土;定期朝見天子,向天子述職;服從周天子的命令
(C 卷)1.A 2.B 3.C
4.見課本24頁

第5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課堂達標題(A)

1、商代最突出的手工業是( )
A、紡織業 B、制陶業 C、冶鐵業 D、青銅制造業
2、“三星堆”文化的具體地點是在( )
A、青藏高原 B、成都平原 C、云貴高原 D、河南安陽
3、夏、商、西周是以( )為主的社會
A、青銅制造業 B、商業 C、農業 D、畜牧業
4、“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边@是著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視察殷墟時留下的著名詩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
A.青銅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編鐘 D.唐三彩
5.下列四件青銅器均是商周時期典型作品,其中代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銅立人像   D.毛公鼎

第5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課堂達標題(B)
1.下列有關夏、商、西周社會經濟發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農牧業已相當發達      B.除青銅鑄造外,陶瓷業也很發達
C.玉器雕刻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 D.已出現鐵農具并廣泛使用
2、與商周同時期的我國成都平原獨特的青銅文化──三星堆文化,出土了著名的青銅器

A    B    C    D
3、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證明我國商周時期( )
A.畜牧業發達 B.原始農耕文明出現
C.鐵器開始使用 D.青銅工藝水平高超
4、關于青銅器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它是出土于安陽殷墟的司母戊鼎 ②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
③它上面鑄有497個文字,是迄今發現的最長金文 ④它的名稱是四羊方尊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商后期制造的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而_______________是青銅器中的精品。

第5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課堂達標題(C)
1、與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成都平原盛行一種獨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屬于(  )
A.舊石器文化  B.青銅文化  C.新石器文化  D.鐵器文化
2、在某一博物館中,一講解員說:“這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俗稱‘馬槽鼎’……”它應是( )

A B C D
3.我國夏、商、西周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成就不包括:( )
A.農牧業相當發達,“五谷”齊備,已有今天的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種
B.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
C.陶 瓷業發達,玉器制造業興盛
D.冶鐵業已有一定規模,鐵農具使用廣泛
4、仔細欣賞中國古代著名的青銅器,請寫出它們的名稱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參考答案
第5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課堂達標題(A)
1、D 2、B 3、C 4、B 5、C
第5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課堂達標題(B)
1、D 2、B 3、D 4、A 5、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第5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課堂達標題(C)
1、B 2、D 3、D 4、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銅立人像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A)
1、說春秋戰國是大變革的時期,我們是因為( 。
A、戰爭頻繁 B、諸侯爭霸 C、新舊制度更替 D、百家爭鳴
2、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是:( )
A、齊桓公 B、楚莊王 C、晉文公 D、秦穆公
3、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爭是:( )
A、長平之戰 B、桂陵之戰 C、馬陵之戰 D、城濮之戰
4、在戰國七雄的諸侯國中,地理位置處于最東面的是( )
A、楚 B、魏 C、齊 D、燕
5、讀下面地圖,回答問題。

(1)戰國七雄是指  、 、 、 、 、 、 。
(2)列舉三個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
(3)列舉六個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典故。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B)
1、據記載,春秋時期魯國向周天子朝貢7次,其中魯國國君親自去的有3次。同時魯國卻朝齊11次,朝晉20次。這說明( )
A.魯國定期向周天子納貢 B.魯國主動與齊晉結好
C.天子依附于諸侯 D.周王 室地位衰落
2、我國古代的很多成語來源于春秋戰國時期,下列成語與古代事件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戰 B. 紙上談兵──桂陵之戰
C. 臥薪嘗膽──長平之戰 D. 圍魏救趙──吳越爭霸
3、提出“尊王攘夷”口號,逐漸在諸侯國中樹立威信的是 ( )
A、晉文公 B、秦穆公 C、齊桓公 D、楚莊王
4、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發生的一場空前激烈的大戰是(  )
A.長平之戰  B.城濮之戰  C.桂陵之戰  D.馬陵之戰

5、讀圖并回答 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A、B、C、D所代表的國家名稱。(注意:只填寫在下列橫線上,不用填在圖上。)
A B C D
(2)圖中趙、魏、韓三國是由哪個國家分裂而來?

(3)寫出發生在E處的戰役名稱。

(4)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再到歸于一統,是由哪國來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C)
1、春秋時期,諸侯稱霸,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最終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的是( 。
A.齊桓公  B.宋襄公  C.晉文公  D.楚莊王
2.戰國時期,大戰頻頻,有一個成語叫“圍魏救趙”,就出自其中的一場大戰,這場大戰是(  )
A.城濮之戰  B.桂陵之戰  C.馬陵之戰  D.長平之戰
3、觀察下列兩幅圖,請你判斷春秋時期稱霸的諸侯國中發生分裂是:( )

A.齊國 B.楚國 C.晉國 D.秦國
4、問鼎中原指的是哪位霸主稱霸( )
A.齊桓公 B.宋襄公 C.楚莊王 D.秦穆公
5、連線題:
請將下列相關的內容用直線連接起來
退避三舍  桂陵之戰  趙括

圍魏救趙  長平之戰  晉文公

紙上談兵  城濮之戰  勾踐

臥薪嘗膽  吳越爭霸   孫臏
參考答案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課堂達標題(A)
1、C 2、A 3、D 4、C
5、(1)齊、楚、秦、燕、趙、魏、韓。
(2)桂陵之戰、馬陵之戰 、長平之戰
(3)退避三舍、臥薪嘗膽、圍魏救趙、
紙上談兵、朝秦暮楚、徙木為信、
(起死回生、負荊請罪。)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課堂達標題(B)
1、D 2、A 3、C 4、A
5、(1)A秦國B楚國C齊國D燕國。(錯別字不得分)(2)晉國。(3)長平之戰。(4)秦國;根本原因: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強的封建國家。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課堂達標題(C)
1、A 2、B 3、C 4、C
5、連線題

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
A卷
寧陽十一中 王愛芹
一、選擇
1、秦國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主要原因是( )
A、全國使用鐵制工具 B、大興水利工程 C、商鞅變法 D、推廣牛耕
2、《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 )
A、承認土地私有 B、準許土地自由買賣 C、建立縣制 D、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3、戰國時期,都江堰的修筑者是( )
A、李冰 B、鄭國 C、西門豹 D、吳起
二、簡答。
商鞅變法的時間、內容及其作用各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1、C 2、D 3、A
二、答:(1)時間:公元前356年
(2)內容: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③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秦國的經濟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增強,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
B卷
寧陽十一中 王愛芹
一、選擇:
1、下列四個選項,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的是( )
A、鐵農具的出現 B、牛耕 C、都江堰的修筑 D、商鞅變法
2、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屬于( )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路航運工程 D、防洪灌溉工程
3、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蔣軍,后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這主要得益于商鞅變法規定( )
A、獎勵軍功,按功授爵 B、獎勵耕織 C、推行縣制 D、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二、材料分析題。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史記》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這句話是誰說的?什么意思?表明此人想干什么?

2、此人后被秦國舊貴族所害,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1、B 2、D 3、A
二、答:(1)①商鞅②治理國家不一定只用一種方法,只要對國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③想變法
(2)因為商鞅變法規定:獎勵軍功,按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而這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
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
C卷
寧陽十一中 王愛芹
一、選擇:
1、“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敘述的是哪個水利工程的作用( )
A、都江堰 B、鄭國渠 C、白渠 D、六輔渠
2、商鞅變法獲得成功的原因是( )
①變法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②變法的內容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③商鞅有革新的魄力,得到秦孝公的支持④變法符合奴隸主貴族的心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作家余秋雨曾寫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涓涓清流!毙拗@個“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禹 B、李冰 C、商鞅 D 、諸葛亮
二、材料分析題:
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王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理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
請回答:
1、文中的“衛鞅”指的是誰?“孝公”指哪國國君?

2、商鞅最終被處死,你認為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什么?

3、你認為商鞅變法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參考答案
一、1、A 2、A 3、B
二、答:(1)指“商鞅”
(2)成功了;因為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發展了,軍隊戰斗力加強了,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3)啟示:做事不要因循守舊,要大膽改革,勇于創新;要有不屈不撓、敢于斗爭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8課中華文明的勃興(一)
A卷
寧陽十一中 王愛芹
一、選擇。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 )時候開始
A、黃帝時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我國端午節大多數地方有劃龍舟、吃粽子的習俗,這與哪一位名人有關( )
A、屈原 B、管仲 C、扁鵲 D、商鞅
3、他是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出了“望、聞、問、切”四診法,他是( )
A、華佗 B、張仲景 C、孫思邈 D、扁鵲
二、簡答:
1、什么是甲骨文?

2、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歷法和音樂有哪些成就?

參考答案
一、1、C 2、A 3、D
二、1、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
2、(1)歷法:戰國時期人們測出一年24個節氣,以便安排農業生產。
(2)音樂:春秋戰國時期盛行“鐘鼓之樂”,湖北隨州出土的整套編鐘最為珍貴。
第8課中華文明的勃興(一)
B卷

一、選擇
1、假如戰國時期一個楚國的農民給遠在齊國的朋友寫信,最可能寫在什么材料上( )
A、竹筒 B、青銅器 C、紙 D、絲帛
2、青銅器上鑄刻的“金文”,是我們研究哪一段歷史的珍貴史料( )
A、夏、商 B、夏、禹 C、商、周 D、春秋、戰國
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詩中描述的清明節是何時測出的( )
A、商朝 B、夏朝 C、春秋時期 D、戰國時期
二、材料分析題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這句詩的作者是誰?他生活在何時的哪國?

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3、材料中反映出他的什么精神?

參考答案
一、1、A 2、C 3、D
二、1、屈原 戰國末期的楚國
2、《離騷》
3、愛國主義精神或關心人民疾苦,同情人民艱難處境(意思相近即可)
第8課中華文明的勃興(一)
C卷
寧陽十一中 王愛芹
一、選擇題
1、將下列文字書寫材料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①竹筒 ②陶器 ③甲骨 ④青銅器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2、有關甲骨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比較成熟的文字 B、我國最早可考的文字
C、已具備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 D、出現于夏朝
3、《開心辭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出了這樣一道題:他是戰國末期楚國人,他采用楚國的方言,創造了一種新的詩歌,代表作是《離騷》,他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定為世界文化名人,他是( )
A、孔子 B、老子 C、屈原 D、孟子
二、簡答: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起于何時?

2、后來的文字又有哪些改進和發展?

參考答案
一、1、D 2、D 3、C
二、1、商朝
2、①商周刻在青銅器上,叫做“金文”,也稱“鐘鼎文”
②西周晚期,有人將文字統一整理成一種樣式,這種字體稱為“大篆”
③戰國時期,書寫工具和字體都發生了變化,出現“竹帛書”

第9課《中華文明的勃興(二)》
A卷
寧陽十一中 王愛芹
一、選擇
1、下列哪句話反映了孔子“溫故而知新”的主張( )
A、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B、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C、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D、因材施教
2、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睆乃鶎W知識看,最早提出類似觀點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韓非子
3、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中,主張不要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的是( )
A、老子 B、莊子 C、墨子 D、孟子

二、簡答:
請你寫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參考答案
一、1、A 2、A 3、D
二、答:①創辦私學,廣收門徒②“因材施教”③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④要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

第9課《中華文明的勃興(二)》
B卷
寧陽十一中 王愛芹
一、選擇
1、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中,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子
2、記載了孔子言行的著作是( )
A、《離騷》 B、《老子》 C、《論語》 D、《孟子》
3、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派別中對我國傳統文化影響最大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二、材料分析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這幾句話是誰說的?他是什么學派的創始人?

2、這段材料對你的學習有什么幫助或指導 ?

參考答案
一、1、A 2、C 3、A
二、1、孔子 儒家
2、①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②要謙虛好學③要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言之有理即可)

第9課《中華文明的勃興(二)》
C卷
寧陽十一中 王愛芹
一、選擇
1、春秋戰國時期哪一學派的學說與商鞅的思想相接近(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推測下列言論屬于老子的是( )
A、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 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C、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D、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韓非子的政治主張,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 )
A、今必勝古 B、必須根據需要進行政治改革 [來源:學_科_網]
C、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D、治國必須用嚴刑峻法
二、材料分析題:
北京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云”圖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 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的符號。
請回答:
1、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倡導過這一理念的思想家有哪幾位?

2、這幾位思想家的思想各是怎樣體現這一理念的?

參考答案
一、1、D 2、 D 3、C
二、1、孔子、孟子、墨子
2、孔子:主張“仁”,反對統治者的苛政
孟子:主張“仁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相友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59103.html

相關閱讀: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