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七年級歷史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同步檢測試題(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M
第11課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一、學習導引
1.漢朝的建立與鼎盛
公元前 年, 稱帝,建立漢朝。經過幾十年的恢復和發展, 劉徹在位時,漢朝進入鼎盛時期。
2.漢武帝的大一統措施
(1)政治上:頒布了“ ”,使王國的力量分散、削弱,難以同中央對抗,徹底解決了
中央的問題。
(2)經濟上:規定貨幣由國 ,鹽鐵由國家 ,私人不得鑄造貨幣和經營鹽鐵。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 ,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 。
(3)思想文化上:采納 的建議,“ , ”。他重視儒學,重用儒生,確立了 在 和 中的特殊地位。還在都城 辦
,讓 主持教學。
(4)軍事上:漢武帝把軍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他大力擴建軍隊,起用有才干的將領,使西漢軍隊的實力空前強大。
(5)開發邊疆:漢武帝打敗 之后,設置“ ”。重新設置郡縣,加強對 以南廣大地區(包括海南島)的管轄。把“ ”地區納入漢王朝的直接統治之下。漢武帝在位時,西漢成為疆域遼闊的多民族的大帝國。
二、夯實基礎
1.西漢建立的時間是 (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
2.西漢的建立者是 ( )
A.陳勝 B.吳廣 C.劉邦 D.劉徹
3.西漢王朝的鼎盛時期是 ( )
A.漢高祖時期 B.漢文帝時期 C.漢景帝時期 D.漢武帝時期
4.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的皇帝是 ( )
A.漢高祖 B.漢武帝 C.漢景帝 D.漢文帝
5.“認為上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兒子。萬物要一統于上天,國家要一統于皇帝!鄙鲜鍪窍铝心奈凰枷爰业乃枷 ( )
A.孔子 B.老子 C.董仲舒 D.韓非子
6.漢武帝在思想文化上為了實現大一統的局面,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在長安興辦太學③焚書坑儒④進行百家爭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漢武帝的“罷黜百家”中的“百家”是指 ( )
A.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
C.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
8.在漢武帝時期,在太學里主持教學的是 ( )
A.碩士 B.博士 C.太學生 D.弟子員
9.允許皇族子孫領受皇帝的恩澤,把封地再分給自己的各位子弟,讓他們去建立侯國,這些做法屬于( )
A.頒布“推恩令”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鹽鐵官營 D.鞏固邊防
10.加強國家對經濟的控制,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財力支持的措施是( )
A. 頒布“推恩令” B.興辦太學
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統一鑄五銖錢,鹽鐵官營
11.西漢王朝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統的局面形成于 ( )
A.漢高祖時期 B.漢文帝時期 C.漢景帝時期 D.漢武帝時期
12. 漢武帝時,在都城長安創立太學。長安在 ( )
A.今陜西咸陽西 B. 今陜西西安西 C.今河南洛陽西 D. 今河南安陽西
13. 漢武帝時設置的“河西四郡”,管轄區域是 ( )
A.五嶺以南 B. 西南夷地區 C. 河西走廊至玉門關一帶 D. 海南島
14.加強對海南島的管轄和把“西南夷”納入漢王朝的直接統治之下是在 ( )
A.漢高祖 B.漢文帝 C.漢景帝 D.漢武帝
15.漢武帝以后,被歷代封建統治者重視和利用的思想是 ( )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16.秦朝統治者打擊儒學,西漢統治者卻推崇儒學,導致這一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現實需要的變化B.農民戰爭的推動C.儒學自身的發展 D.統治者的個人喜好
17.對漢武帝的“大一統”理解正確的是 ( )
A.西漢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全部統一于中央,形成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局面
B.只是加強對國家邊疆的統一
C.消除王國的勢力,使王國不再與中央作對
D.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
18.西漢解決王國問題的關鍵步驟是 ( )
A.削藩 B.鑄五銖錢C.頒布“推恩令”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9.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
A.懲治地方豪強B.加強對地主的控制
C.完善舉薦人才制度D.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
20.漢武帝時期,中央集權制度比秦朝獲得進一步發展,最主要的表現是 ( )
A.封建統治思想得到進一步完善
B.中央政權徹底解除了諸侯的威脅
C.中央政權開始掌握地方的行政和財政大權
D.中央政權在邊疆地區開始建立起有效的統治
21.史書記載:“主父偃說上日:‘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從其計。”文中的“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黃帝。請你判斷下列事件與他有關的是 ( )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C.建立行省制度 D.創立科舉制度
22.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熱播后,很多人對漢武帝的文韜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漢武帝治國的核心思想來源于 ( )
A.法家學說 B.道家學說 C.儒家學說 D.墨家學說
23.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中的劉徹,采取各種措施最終完成了大一統局面。他派出大將衛青、霍去病抗擊哪個少數民族的進攻 ( )
A.匈奴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24.你如果是漢武帝統治時期的一位丞相,可能會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發生? ( )
①焚書坑儒②書同文,車同軌③頒布“推恩令”④張騫出使西域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三、綜合訓練
25.閱讀下列
一:“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旨意不同。”
材料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指的是什么時期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孔子之術者”指的是什么?

(3)如果你是當時一位官宦子弟,你可以在什么地方讀書?你使用的主要教材會是什么內容?

(4)如果你是漢武帝時期的一位政治家,你會勸說他接受諸子百家中的哪一學派的政治主張來治理國家?

26.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最突出的積極作用是 ( )
A.促進了西漢時期教育事業的發展 B.確立了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的地位
C.鞏固了秦漢時期大一統局面 D.限制了其他多種思想的傳播和發展
27.“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最相似的是 ( )
A.根本目的 B.實施背景 C.實施過程D.實施結果
28.歷史上人們常常把秦皇和漢武并稱,這主要是因為 ( )
A.二人都是暴君 B. 二人都是對歷史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人物
C.二人死后陪葬的物品都很多 D.一人坑儒,一人尊儒
2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文治武功,在我國歷史上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他統一了中國,李白寫詩贊曰:“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他統一了中國的貨幣、文字等,對后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然后,秦朝之所以迅速在農民起義的風暴中滅亡,主要是由于秦始皇的暴政。
材料二:漢武帝富有雄才大略,他重用人才,消除侯國,建立太學,獨尊儒術,興修水利,北擊匈奴。漢武帝在位54年,兩漢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武帝晚年,由于連年用兵,有的地方還發生了農民起義。武帝懸崖勒馬,向天下公開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后來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評論漢武帝時說:“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請回答:毛澤東同志曾在他的《沁園春?雪》一詞中將“秦皇和漢武”相提并論。你能比較出他們在政治上、思想上、軍事上都有哪些相似的做法,你認為他們有不同之處嗎?

30.假如你是一名穿越了時空隧道來到西漢王朝采訪漢武帝的記者,你可以向漢武帝提四個問題來了解西漢的大一統格局,你會問哪四個問題?請你設計出三個問題,并試著分析出漢武可能做出的回答。
(1)問題一:
漢武帝回答:
(2)問題二:
漢武帝回答:
(3)問題三:
漢武帝回答:
(4)問題四:
漢武帝回答:

第11課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夯實基礎典型題1.A 2.C 3.D 4.B 5.C 6.A 7.B 8.B 9.A 10.D 11.D 12.B 13.C 14.D 15.D16.A 17.A 18.C 19.A 20.B21.A 22.C 23.A 24.C
25.(1)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2)儒家學派的學說。
(3)長安太學,儒家的經典。(4)可充分發揮想象力,允許有不同的見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拓展探究典型題 綜合題26.C 27.A 28.B
29.相同點:政治上將行政權收歸中央,思想上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軍事上反擊匈奴,征戰邊疆。不同處及原因:秦始皇實行暴政,最終秦很快滅亡。漢武帝體恤民情,知錯就改,統治長久一些。
30.(1)問題一:請問你是如何加強思想控制的?答:我采用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2)問題二:你是如何削弱諸侯國勢力的?答:我頒布了“推恩令”。
(3)問題三:你是如何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并加強國家對經濟的控制的?答:我規定貨幣由國家統一鑄造,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私人不得鑄造貨幣和經營鹽鐵。(4)問題四:你是如何開發邊疆的?答:我大力擴建軍隊,起用有才干的將領,征戰四方,鞏固邊防。并設置“河西四郡”,重新設置郡縣,加強對五嶺以南廣大地區的管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60482.html

相關閱讀: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