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生 物 模 擬 試 題(5)
第Ⅰ卷 (共50分)
一、(本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蘋果放久了會腐爛 B.鐘乳石慢慢長大
C.含羞草受到觸摸時葉片合攏 D.夏天剩余的飯菜上會長出菌斑
2.圖1是某同學使用顯微鏡過程中,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的操作圖示,其中正確的操作是( )
3.植物和動物細胞所需要的能量都來自于細胞內的“發動機”,這個“發動機”是( )
A.葉綠體 B.線粒體 C.細胞質 D.細胞核
4.在一個由林木、植食昆蟲、食蟲鳥組成的森林生態系統中,如果食蟲鳥被大量捕殺,植食昆蟲的數量變化可以用圖2中的哪個曲線圖來表示?( )
5.我們食用的面粉和花生油分別來自小麥和花生種子的哪一部分( )
A.胚乳、胚乳 B.子葉、子葉 C.子葉、胚乳 D.胚乳、子葉
6.苔蘚可以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由于( )
A.大多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B.根非常簡單
C.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D.葉只有一層細胞,容易受有毒氣體侵入而生存受到威脅
7. 移栽后的植物,往往出現萎焉的現象,原因是( )
A.太陽光線太強 B.空氣過于干燥
C.植物的葉子受到破壞 D.破壞了部分幼根和根毛
8.根據光合作用的原理,下列措施有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是( )
A.施用農家肥料 B.及時中耕松土 C.適時播種 D.合理密植
9.下列有關青少年膳食的建議,你認為不正確是( )
A.多吃富含脂肪的食物,供給充足的能量
B.青春發育期的女孩應時常吃些海產品以增加碘的攝入
C.保證魚、肉、蛋、奶、豆類和蔬菜的攝入
D.參加體育活動,避免盲目節食
10.下列各項措施中,屬于保護傳染病易感人群的是( )
A.給兒童接種卡介苗 B.清掃居民樓內的垃圾
C.給醫療儀器消毒 D.給兒童注射青霉素
11.各類營養物質在人體消化道內開始被消化的順序是( )
①蛋白質②淀粉③脂肪④無機鹽⑤維生素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②① D.②①③
12.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 )
A.呆小癥 B.侏儒癥 C.巨人癥 D.糖尿病
13.小王因為意外傷害喪失聽覺,醫生檢查發現耳的結構完好無損,那么可能傷的部位是( )
A.鼓膜 B.聽小骨 C.耳蝸 D.聽神經或聽覺中樞
14.當魚損失了胸鰭、腹鰭的時候,魚會出現 ( 。
A.只能下沉,不能上浮 B.只能上浮,不能下沉
C.游動時身體常常側翻 D.不能保持游泳方向,游泳速度減慢
15.下列動物行為中,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ā 。
A.小狗算算術 B.剛出生的小豬吃奶
C.大山雀喝牛奶 D.海豚表演頂球、跳躍
16.雷達是依照某種動物的回聲定位原理發明的,這種動物是 。ā 。
A.蝙蝠 B.海豚 C.長頸鹿 D.烏龜
17.下列食品的制作過程中沒有使用細菌和真菌的是 。ā 。
A.葡萄酒 B.香腸 C.面包 D.腐乳
18.20世紀70年代以來,生物科學的新進展、新成就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為了解決不孕癥,1978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為了證明高度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仍然保持有全能性,1997年第一只克隆動物“多莉”問世。“試管嬰兒”和克隆動物的生殖方式是( )
A.都屬于有性生殖 B.前者屬于有性生殖,后者屬于無性生殖
C.都屬于無性生殖 D.前者屬于無性生殖,后者屬于有性生殖
19.白化病是一種常見的隱性遺傳病。如果雙親中一個人的基因組成為Bb, 另一個為白化病患者。那么, 他們的子女發病的可能性是( )
A. 25% B. 50 % C. 75% D. 全部
20.某細胞中有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染色體上,下列圖解中正確的是( )
21.下列幾種變異中,不能遺傳的變異是( )
A.人類的皮膚的黑黃白 B.玉米粒的黃白紅
C.ABO血型 D.生長在遮陰處的小麥桿細穗小
22.長期使用某種抗菌素,發現抗菌素的效果越來越差。從達爾文的進化觀點來看,這是由于( )
A.抗菌素濃度增加使病原體抗藥性也增加
B.抗菌素對病原體逐代選擇的結果
C.病原體由于接觸抗菌素產生了抗藥性
D.抗菌素引起產生抗藥性強的病原體
23.小張患了感冒,需要用藥,以下用藥方法正確的是( )
A.感冒糖漿很甜,可以多喝點
B.用茶服藥,可以促進人體對藥物的吸收
C.到醫院請醫生診斷,憑醫生的處方到醫院藥房拿藥
D.當感冒病情減輕,就停止服藥
24.我國早在10世紀,人們就已經采用將輕癥天花病人的痘漿接種到健康人身上的方法,來預防天花。這里所說的痘漿和這種方法分別屬于( )
A.抗體 非特異性免疫 B. 抗體 特異性免疫
C.抗原 非特異性免疫 D. 抗原 特異性免疫
25.青少年應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下列不屬于健康的生活習慣是( )
A.生活有規律 B.合理膳食 C.合理用藥 D.適量煙酒
第Ⅱ卷 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空1分,共50分)
26. (6分)下圖表示葉的平面結構和葉在夏季一天中進行物質轉化的兩種生命活動情況。請分析回答:
(1) 圖中曲線a表示的生命活動是 ,該活動進行的部位是細胞中的 ,所需要的原料是 。
(2)圖中結構5(葉脈)對曲線a所示生命活動的作用是通過它 ,曲線b(呼吸作用)與曲線a所示的生命活動相比,具有的特點是 。
(3)圖中6的名稱和作用分別是 。
27. (7分)下圖(一)是小明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過程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圖一) (圖二)
(1)請寫出小明正確的操作順序 → → → → 。
(2)圖A所示范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可以避免 。
(3)圖D和圖E所滴的液體分別是 和 。
(4)上圖(二)是小明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一個洋蔥鱗片葉的表皮細胞。
①切洋蔥時,經常會有刺激性的物質,使人流眼淚,這種刺激性的物質是從圖中的
[ ] 中流出來的。
②細胞呈紫色的性狀能代代相傳,與[ ] 有關。
③在顯微鏡下觀察時,顏色最深的是細胞內的[ ] 。
28. (7分)右圖為血液循環模式圖,請分析回答:
(1)判斷18處是毛細血管,
依據是 ,如果要
進一步科學的判斷出17和18的血管類型,還要
在顯微鏡下觀察血液的 。觀察到血液
中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是 。
(2)在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中,應時常
用滴管往蓋在小魚鰓蓋上的棉絮滴水,
目的是 。
(3)血液流經[6]時發生的變化是 。
(4)體循環起始部位是[ ] ,
經過體循環血液所發生的變化是 。
29. (7分)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在我國四川省雅安市發生7.0級大地震。地震發生后,黨和各族人民發揚“和人民在一起”、“不放棄、不拋棄”的精神,迅速展開了一場生命大營救。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廢墟中的待援救人員,可以通過飲用自己的尿液來補充體內的 和無機鹽;必要時,還可以少量食用螞蟻、蚯蚓等無毒食物,以保持體內 的供給。
(2)傷員的前臂橈動脈出血,應在此人前臂的 (填“近”或“遠”)心端用止血帶止血。若因出血過多而需要大量輸血時,應以輸入 血為原則。醫生為其在前臂靜脈輸入的血液首先進入此人心臟的哪個腔?
(3)到緊急情況,病人生命垂危時,需要對病人進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根據呼吸運動原理是用外力使病人的 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逐步恢復呼吸功能。
(4)震中救出的傷員在康復過程中應多吃蛋、魚、奶等食物,因為人體受損組織的修復需要大量的 。
30. (5分)右圖是家鴿體內氣囊的分布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用箭頭和數字表示出家鴿飛行時吸氣過程氣體流動的方向 ;呼氣過程氣體流動的方向 。
(2)家鴿的呼吸方式為 ,這種呼吸方式的意義為 。
(3)請你從家鴿的體形、消化、循環等方面再總結出幾點家鴿適于空中飛行的特點:
。
31.(8分)玉米是我市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玉米幼苗有的是綠色的正常苗,有的是葉片發白的白化苗。白化苗由于缺乏葉綠素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會過早死亡。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玉米被稱為“黃金作物”,富含淀粉、脂肪、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儲存于玉米種子的 中。在玉米種子形成的過程中,必須經歷 和 兩個重要生理過程。
(2)玉米幼苗能產生葉綠素與不產生葉綠素在遺傳學上稱為 。
(3)玉米的白化苗是不利變異,引起這種變異的原因是 。
(4)玉米能產生葉綠素是由于它擁有顯性基因B,而隱性基因b則令玉米喪失產生葉綠素的能力。則白化苗的基因組成是 ,請在圖9圓圈中畫出其體細胞內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
(5)科研人員將兩株玉米雜交后,再收集種子種植。在935粒成功萌芽的種子中,有705粒發育成綠色幼苗,余下的幼苗為白化苗。請寫出這些綠色幼苗的基因組成 。
32.(5分)分析下列活動,請回答
我們泰安要實現創建“國際旅游名城”的目標,離不開青山碧水藍天。某學校生物小組希望通過測量空氣中的塵埃粒子,來了解周圍的空氣質量。他們同時分別在綠樹下、道路邊放置涂凡士林的10片載玻片,30分鐘后取回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得到實驗數據:綠樹下塵埃粒子數7800個,道路邊19200個。
(1)你認為他們要探究的問題是 。
(2)他們分別在綠樹下、道路邊放置載玻片,其目的是 ,為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誤差,放置10片載玻片用來設置 組。在顯微鏡計數時,通常采取 取樣法進行抽樣檢測。
(3)通過探究活動對你有何啟示?請為改善家鄉的空氣質量,實現“綠色家園”提出一些建議
。
33.(5分)某課外活動小組為探究廢電池浸出液是否會對蝌蚪的生命活動產生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將數節廢電池破碎,浸泡在500毫升的清水中一晝夜,濾去殘渣得浸出液。
②取4只l000毫升的燒杯分別貼上標簽A、B、C、D。
③向B、C、D中分別加入50毫升、l00毫升、150毫升廢電池浸出液,A中不加;再分別向A、B、C、D中加入清潔河水至總量為800毫升。
④向A、B,C、D中各放入10只蝌蚪,定期飼喂同種同量餌料,觀察并記錄。
根據以上設計,回答下列問題:
(1)該小組的假設是 。
(2)各燒杯放入蝌蚪的大小應 。
(3)A、B、C、D四組實驗中,實驗組是 三組,對照組是 組。
(4)若實驗結果為加入廢電池液越多,蝌蚪存活的時間越短,則該小組的假設是否成立? 。
參考答案
第Ⅰ卷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5 BABCD 6-10 DDDAA 11-15 DBDCB 16-20 ABBBC
21-25 DBCDD
第Ⅱ卷 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
26.(6分)(1)光合作用 葉綠體 二氧化碳和水(2)運來水分和運走有機物 每時每刻都進行(3)氣孔 蒸騰失水的“門戶”和氣體交換的“窗口”
27.(7分)(1)DCABE (2)產生氣泡 (3)清水 碘液 (4)[5]液泡
[3]細胞核 [3]細胞核
28.(7分)(1)連通于最小的靜脈與動脈之間的血管 流動情況 紅細胞
(2)保證小魚的正常呼吸 (3)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4)[4]左心室 動脈血變為靜脈血
29.(7分)(1)水分 能量 (2)近 同型血 右心房
(3)胸廓 (4)蛋白質
30. (5分)(1)1 → 2 → 3 3 → 2 → 1 (2)雙重呼吸 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
(3)體形呈流線型,可以減少空氣的阻力;食量大,消化能力強;心肌發達,血液輸送氧的能力強
31. (8分)(1)胚乳 傳粉 受精 (2)性狀
(3)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4)bb 圖略 (5)BB或Bb
32.(1)不同地點(環境)的塵埃粒子數一樣嗎? (2)對照 重復 五點
(3)控制污染物排放,進行大面積的植樹造林等
33.(5分)廢電池浸出液對蝌蚪的生命活動會(或不會)有影響 相同 BCD A
成立(或不成立)
32.(1)不同地點(環境)的塵埃粒子數一樣嗎? (2)對照 重復 五點
(3)控制污染物排放,進行大面積的植樹造林等
33.(5分)廢電池浸出液對蝌蚪的生命活動會(或不會)有影響 相同 BCD A
成立(或不成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69164.html
相關閱讀:七下生物血液循環期末復習難點解析
2016年人教版初一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答案參考
2016年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寒假作業答案
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練習題
2012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考試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