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官渡之戰的交戰雙方是 和 ;赤壁之戰的交戰雙方是 和 。
2. 后,曹操消滅了 的殘余力量,又陸續消滅一些軍閥,基本上統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軍南下,想要統一南北。孫劉組 成聯軍,在 一帶和曹軍對峙。 指揮聯軍用火攻的辦法,大敗曹軍,曹操逃回北方。
3. 年,曹操的兒子 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國號 ,定都 ,東漢結束; 年,劉備在 稱帝,國號 ,史稱 ; 年,孫權稱王,國號 ,后定都 。至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4. 200年, 以 少勝多大敗袁紹,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 之戰,為統一 奠定了基礎。
5. 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等到達 ,加強了內地和臺灣地區的聯系。
二、
1. 東漢末年,河南、河北諸侯割據混戰,其中占據河南一帶的軍閥是( )
A袁紹 B曹操 C劉備 D孫權
2、奠定三國鼎立局面的戰役是( )
A.官渡之戰 B.赤壁之戰 C.巨鹿之戰 D.淝水之戰
3、三國建立的順序是A蜀吳魏 B吳蜀魏 C魏蜀吳 D魏吳蜀
4、三國初期統治者的共同特點是①積極恢復和發展經濟 ②重視農耕 ③獎勵農耕 ④重視海外貿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5. 奠定曹操統一北方基礎的戰役是( )
A.巨鹿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牧野之戰
6、公元207年,曹操曾寫詩明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苯Y合所學知識判斷,當時曹操“ 志”在何處( )A消滅袁紹 B廢漢 稱帝 C建立魏國 D統一天下
7.某小組同學在學習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時展開討論,總結出兩次戰爭的一些共同點:①都是三國鼎立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戰役 ②都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③都與曹操有關 ④都為三國鼎立局面的最終形成奠定基礎 ⑤戰爭中都設計采用火攻 ⑥都是正義的一方獲勝。其中分析不正確的觀點是
A、①④ B、③④ C、⑤⑥ D、④⑥
8.祖國大陸到達夷洲的第一支船隊是( )
A.蜀國船隊 B.魏國船 隊 C.吳國船隊 D.東漢船隊
9. 杜甫有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是對誰的評價( 。
A、劉備 B、孫權 C、曹操 D、諸葛亮
10.通過對官渡之戰、淝水之戰的學習,我們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它們都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B戰后都使我國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亂狀態
C.這兩次戰役間隔了一個多世紀
D.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驕傲使人失敗
11.在下列人物中,沒有稱帝的是( )
A.劉備 B.孫權 C.曹操 D.曹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73006.html
相關閱讀: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