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簡析《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是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1章的內容。第11章和人體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等內容直接相關。如人體尿液的形成和循環系統直接相關,尿液的排出和神經系統的調節直接相關。“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是11章――“人體內的廢物排入環境”的基礎內容,下一節有賴于第一節的基礎知識。
目標知識性目 標:1.說出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腎的結構和特點。
技能性目標: 通過解剖豬腎,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搜集、處理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
情感性目標:1.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
索精神。
2.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關注人體健康。
教 學
重點泌尿系統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腎的結構特點。
難點 說出腎單位的結構。
教學
準備學生準備:收集關于泌尿系統的結構以及常見泌尿系統疾病的資料。
教師準備:解剖豬腎所需的材料用具:豬腎、解剖盤、解剖刀等。
泌尿系統的結構模型,腎單位的結構模型。
收集體相關的視頻文件和FLASH,自制多媒體課件。
板書
設計腎――形成尿液
泌尿系統的組成 輸尿管――輸送尿液
膀胱――貯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結構:腎皮質、腎髓質、腎盂、輸尿管
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腎 腎小球:毛細血管球
單位:腎單位 腎小管
腎小囊
教學
過程教師邊導邊教學生邊學邊練設計意圖
課前預習 布置學生預習本課內容,并在課前搜集關于泌尿系統的結構以及常見泌尿系統疾病的資料。
課前預習,并收集資料。 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關注人體的健康。
教學
過程教師邊導邊教學生邊學邊練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引言]: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廢物,如果在體內積聚過多,會妨礙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因此,人體為了保持體內環境的穩定,每天都要將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尿液是人體排出的一種廢物,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怎樣被排出體外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
根據第一章學習的“人體概述”內容,能說出尿液的形成與排出與泌尿系統有關。
簡潔的起始:學生知道尿液可以排出身體產生的廢物,因此對老師講述產生認同,但對于尿液的形成不清楚,產生探究興趣,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設計活動展開探究[自學]: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結合P68的“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圖片想一想泌尿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它們在人體內 的具體位置怎樣?它們的功能分別是什么?
[歸納]:板書
腎――形成尿液
泌尿 輸尿管:輸送尿液
系統 膀胱:貯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播放FLASH]:泌尿系統的組成。
[感受]:請同學們用手指一下腎臟的位置。
[講述]:人體的腎位于腹腔的背面、脊柱的兩側。腎的背面和腹面有肋骨保護。
[觀察]:完整的豬腎,觀其形,辨其味,并記錄觀察結果。
顏色氣味形狀
紅褐色尿臭似蠶豆
自學閱讀文字與圖片,說出泌尿系統的組成與功能,并在自己的身體上指出各器官的想應位置。
認真觀看,鞏固新知。
大多數同學用手摸腰部脊柱的兩側,個別同學指在了腹部,及時糾正。
分組觀察,記錄觀察現象。明確自學內容:
讓學邊通過邊讀圖邊對照書本上的相關內容自學,并設計板書進行歸納。自學內容具體、可行,任務明確,自學過程完整。有利 于培養學生的讀圖概括能力,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歸納出泌尿系統的組成。
教學
過程教師邊導邊教學生邊學邊練設計意圖
引導 探究與精講相結合,突破重點與難點[再觀察]:用解剖刀將豬腎縱剖,對照課本插圖仔細辨認腎的內部結構 。
教師在學生觀察實驗時巡視,及時發現學生的疑惑。鼓勵學生敢于懷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解釋]:活體或剛剛離體豬腎的腎皮質中血液比較多,因此,腎皮質的顏 色較深,而腎髓質顏色較淺。但是離體時間比較長的豬腎,腎皮質的顏色較淺,而腎髓質的顏色較深。
[填圖]:出示腎縱剖結構模式圖。
[自學反饋]:完成書P70的自我評價2。
[講述]:腎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腎單位,每個腎大約包含100萬個腎單位。
[觀察]:用顯微鏡觀察腎單位的玻片標本。
[出示]:腎單位的圖片,要求學生指出各部分名稱及其特點。
[歸納]:板書
腎小球
腎單位 腎小囊
腎小管
[提問]:腎小球的實質是什么?血液在腎小球中的流經途徑是怎樣的?
[難點精講]:腎小球是由入球小動脈分支形成的毛細血管球,其終端 匯
分組 觀察,發現腎髓質和腎皮質的顏色和書上所描述的不一樣,提出問題。
填圖,說出腎皮質、腎髓質、腎盂、輸尿管。
2人一組,用顯微鏡觀察腎單位的玻片標本,并對照課本認識腎單位的組成。
通過填圖,進一步了解腎單位的組成。
說出腎小球實際上是一個毛細血管球。
積極思考,從名稱上發現腎小球中毛細血管網兩端連接的都是動脈,而人體其他部位毛恰當的學生自學引導:
觀察也是一種自學活動,教 師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觀察要求,引導 學生學會按步驟觀察,并鼓勵學生質疑。對學生感到困惑又難以解答的問題,老師給予釋疑。
及時進行自學反饋:
教師設計有針對性的檢測練習,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同時檢查學生達成目標的情況。
精要的重難點講解:
腎單位的結構較
教學
過程教師邊導邊教學生邊學邊練設計意圖
合成一條出球小動脈。血液從入球小動脈進入毛細血管,然后又匯集在一起從出球小動脈流出來。
[思考]:腎小球這個毛細血管球與一般的毛細血管網有什么區別?
[出示] :腎單位的模型。請學生講解。細血管網的兩端分別連接動脈和靜脈。
一位同學上講臺指模型帶領全班同學溫故腎單位結構。抽象,雖然有模式圖,但腎小球的結構學生理解有困難,是教學的難點,因此結合實驗觀察,由感性到理性,教師再用簡練的語言介紹了腎單位的結構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總結提升 [播放FLASH]:腎的結構和特點,進行總結。
[習題反 饋]:
1.腎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它是由 、 、 等組成。
2.將泌尿系統的主要結構與其功能用直線連起來:
腎 輸送尿液
輸尿管 貯存尿液
膀胱 形成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3.連接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的毛細血管網,與人體其他部位 的毛細血管網有無區別?
[課堂小結]: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學生獨立完成習題。
由學生自己提問、回答,從而歸納出本節課的內容。
及時進行自學反饋:
根據學生的自學實際,設計適量的有一定坡度且多題型多樣式的練習,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簡要的課堂小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78261.html
相關閱讀:奇妙的生命現象復習
傳染病及其預防
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
食物的營養成分
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