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Y
2013年秋七年級歷史期中測試題
滿分:50分限時:50分鐘 得分:
一、:(每小題2分,共20分。將正確答案的字母代號填入下面表格對應題的方框中。)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
1、日前,云南省元謀古人類歷史文化旅游項目正式簽約開發。該項目將計劃用5年時間,總投資57億元,打造成為國內知名的5A級旅游區、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這樣做是因為:( )
A .此地風景優美,氣候適宜! .發現了我國境內目前已知的最早人類
C.出土了完整的人類頭骨化石 D.是目前發現遠古人類化石最多的地方( )
2、2013年9月28日組織中國水稻研究所、武漢大學和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在湖南省隆回縣對由袁隆平院士創新團隊成員選育的第四期超級雜交稻苗頭組合“Y兩優900”101.2畝高產攻關片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畝產達到988.1公斤,創造百畝連片平均畝產最新世界紀錄。那么,你知道我國境內最早種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3.下列原始人類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①半坡遺址 ②元謀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遺址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4.癸巳年拜祖大典,將于(2013.4.12農歷三月三)在河南新鄭舉行, 拜祖大典的主題仍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此舉是為紀念(。
A.黃帝 B.炎帝 C.堯 D.舜
5.禹死后,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這標志著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現( )
A.禪讓制 B.王位世襲制 C.分封制 D.種姓制
6.下表為商代歷史簡表.其中空缺的一項應是( )
朝代名稱建立時間開國君主末代君主重要事件
商約公元前1600年湯盤庚遷都
牧野之戰
A.桀B.紂王C.文王D.武王
7. 齊桓公和晉文公稱霸,周天子都派人參加,這說明了( )
A.這兩個諸侯國得到了小諸侯國的擁護 B.周天子非常尊敬這兩個諸侯國的國君
C.這兩個諸侯國有很高的地位 D.他們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確認
8.《戰國策》中對戰國武器的描述:“陸斷牛馬,水擊鵠雁,當敵即斬。”這是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青銅兵器得到改進而更鋒利。此外,還出現了( )
A. 戰車 B. 水兵 C.鐵兵器 D.弓箭
9. 戰國前期,標志著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是( )
A. 鐵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廣 B.農業技術的進步
C.水利工程的興修 D.農業產量的提高
10.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發動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起義地點是( )
A.陳 B.大澤鄉 C.巨鹿 D.滎陽
11.公元是“公歷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元元年(相當于中國漢平帝元年)。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
A.東漢B.東周 C.西漢 D.西周
12.2013年10月27日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琦玉縣的自衛隊朝霞訓練場出席陸上自衛隊年度閱兵式。 最近,日本很不消停。在以奪島為名跟著美國秀了回肌肉之后,又自稱懷著善意單方面宣布購島,對中國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來了一次自說自話式的產權轉移,并無視中國方面的警告。然而,中日交往歷史悠久,最早是在( 。
A.東漢 B.西漢 C.秦朝 D.戰國
二、非(11+11+4分)
13.以下材料:(共11分)
材料一 據《旬子•行效》載:周初分封71國,其中同姓諸侯有管、蔡、魯、衛、晉、燕等53國,異姓諸侯有齊、宋、楚、越、陳、杞等10余國。
材料二 公元前356年,正當商鞅輔佐秦孝公醞釀變法時,舊貴族代表甘龍、杜摯起來反對變法。他們認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胺ü艧o過,循禮無邪!鄙眺贬樹h相對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禮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商君書•更法篇》《史記•商君列傳》)。這是以歷史進化的思想駁斥了舊貴族所謂“法古”“循禮”的復古主張,為實行變法作了輿論準備。
材料三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一李白《古風》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周初實行什么制度?(1分)有何目的?(1分)如果諸侯不履行義務會怎樣?(1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歷史上什么重大事件?(1分)此事件具有怎樣的性質?(2分)該事件中對今天我國行政制度有重大影響的措施是什么?(1分)
(3)材料三體現了什么歷史事件?(1分)有何影響?(2分)
(4)材料二與材料三有何關聯?(1分)
二、非選擇題
14.以下材料:(共11分)
材料一 “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諸侯原本以大,未流濫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橫逆,以害身喪國! 一-《漢書•諸侯王表》
(原文大意;西漢剛剛建立之初,同姓王很少,西漢吸收了秦朝滅亡的教訓,把土地分封給同姓王,隨著諸侯王實力的膨脹,小諸侯貪贓枉法,大諸侯甚至發動叛亂,與中央對抗,嚴重威脅到國家的統一。)
材料二 漢武帝即位不久,從來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在敦煌、祁連一帶曾住著一個游牧民族大月氏,中國古書上稱“禺氏”。秦漢之際,月氏的勢力強大起來,攻占鄰國烏孫的土地,同匈奴發生沖突。漢初,多次為匈奴冒頓單于所敗,國勢日衰。至老上單于時,被匈奴徹底征服。老上單于殺掉月氏國王,還把他的頭顱割下來拿去做成酒器。月氏人經過這次國難以后,被迫西遷。在現今新疆西北伊犁一帶,趕走原來的“塞人”,重新建立了國家。但他們不忘故土,時刻準備對匈奴復仇,并很想有人相助,共擊匈奴。漢武帝根據這一情況,遂決定聯合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于是下令選拔人才,出使西域。
材料三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重要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
請回答:
(1)材料一為解決“與中央對抗,嚴重威脅到國家的統一”漢武帝接受臣下建議頒布什么?(1分)為實現思想“大一統”、確立儒學的統治地位他又采取什么措施?(1分)
(2)根據材料二漢武帝為打擊匈奴派誰出使西域?(1分)其中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任務是什么?(1分)雖然兩次出使西域都未完成任務,但是卻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系。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什么?(1分)有何意義?(1分)
(3)材料三的“絲綢之路”的終點是在哪里?(1分)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有什么作用?(2分)
(4)材料二的“出使西域”和材料三的“絲綢之路”有何內在聯系?(1分)
(5)根據材料二、三談談兩漢時向外交流對今天我國改革開放有何啟示?(1分)
15.簡答題(共4分)
他是皇帝尊號的創立者,同時也是中國皇帝制度創立者,使中國進入了漢民族中央集權帝制時代的人。他也使中國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局面,為其后各朝代謀求統一奠定了基礎。但自古以來,秦始皇一直是一個倍受爭議的人物。
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為什么“自古以來,秦始皇一直是一個倍受爭議的人物!保浚剀疤崾荆嚎蓮墓、過兩方面來回答)
5Y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80065.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