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一上冊歷史第二單元復習試題(含答案2012北師大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初一歷史期末總復習課堂訓練――第二單元
班別: 姓名: 學號:
一、:
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2008年5月17日,百載難逢的奧運圣火,走進了千年古城紹興,并以大禹陵為起點,經歷了名副其實的文化之旅。大禹
A、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 B、自稱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華夏族的人文始祖 D、是治水英雄,最早實行禪讓制
2、《第五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的第一目的標題是“家天下”的夏朝,這里的“家天下”與下列哪個制度有關 A、世襲制 B、禪讓制 C、土地私有制 D、分封制
3、“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边@是著名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同志當年寫下的詩句,該句中的“安陽”附近過去曾經是哪個朝代的都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4、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包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①“授民授疆土” ②受封諸侯必須服從周王的命令 ③諸侯王的位置由民主選舉產生
④各諸侯國保持密切聯系,共同抵御“蠻”“夷”“戎”“狄”等
5、西周時期統治階級維護統治的手段和措施包括
①實行分封制 ②實行等級制 ③建立強大的軍隊 ④制定嚴酷的刑法 ⑤制定禮儀規范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6、古人有云“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之后又有人說“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這兩句話分別是針對哪兩個時期政治格局的描述 A、春秋、戰國 B、東周、春秋 C、西周、春秋 D、東周、戰國
7、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主要原因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①盛產漁鹽,經濟富庶 ②改革內政,發展生產 ③重用賢才 ④團結周天子,取得周天子的支持
8、戰國時期,群雄逐鹿,諸侯紛爭。今天的北京市所在地隸屬于戰國七雄中的
A、齊 B、趙 C、燕 D、秦
9、觀看下面的這組圖片,戰國時期,農業生產已經開始廣泛使用的是

A、石制工具 B、鐵制工具 C、骨制工具 D、青銅工具
10、史書上記載春秋時期“公作則遲”“分地則速”。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個體農耕已經取代了集體耕作B、奴隸消極怠工C、土地被少數人占有D、鐵器和牛耕的使用
11、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下列哪幾種人有獎勵
①書讀得好的人 ②農業生產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排演的大型話劇《商鞅》,在經過最近半年來的精心打磨后,再次亮相。小明陪伴媽媽觀看此劇時給媽媽介紹了許多有關商鞅的事情,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戰國時期各國變法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鞅 B、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國中后期最強大的國家
C、商鞅的變法措施得到秦穆公的支持 D、商鞅雖然被車裂而死,但他的變法措施卻繼續推行
13、研究歷史離不開文字資料,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4、下列有關下圖青銅器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它是出土于安陽殷墟的司母戊鼎 ②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 ③它形制雄偉,氣勢宏大,紋飾華麗,工藝高超,是商朝青銅器的杰出代表作品 ④它的名稱是四羊方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郭沫若先生在《訪安陽殷墟》一詩中贊嘆道:“中原文化殷始創,觀此勝于讀古書!2006年7月13日,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了中國安陽殷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安陽殷墟能榮獲此殊榮,原因是出土大量的A、人類化石B、尖底瓶及陶制用具C、甲骨文和青銅器D、石人和玉器
16、下列關于孔子思想主張的描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仁”就是要愛人,理解體貼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禮”就是要求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
C、主張以“德”教化人民,反對嚴酷的刑罰
D、主張實行“法治”,制定嚴酷的刑罰鎮壓人民的反抗
17、春秋戰國時期,主張加強中央集權,用嚴酷的刑罰鎮壓反抗的代表人物是
A、孫武 B、孫臏 C、、墨子 D、韓非子
18、小明今天從網上的當當書屋購得如右圖一書,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兩千多年來一直被封建統治者利用和改造,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的主流。那么你認為它所反映的是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9、下列關于都江堰的說法錯誤的是
A、都江堰修筑在岷江流域 B、內江水通過寶瓶口引入支流
C、代表了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 D、內江用于分洪,外江用于灌溉
20、下列關于戰國時編鐘的描述,錯誤的是
A、是商朝貴族在祭祀、宴會等活動中使用的樂器B、編鐘是形狀形同、大小不一的幾件銅鐘的組合
C、編鐘的規模一般有三件一組,十幾件一組甚至幾十件一組D、有的銅鐘可以發出兩種不同的樂音

二、非:
21、下列材料:
材料一: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毙⒐唬骸吧啤。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史記•商君列傳》
材料二:戰國時期各國紛紛變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敗了。吳起在楚國變法,最后被反對者射死在楚王的尸體前;商鞅在秦國變法,最后被反對者五馬分尸而死。
請回答:(1)商鞅的觀點屬于哪家的學說?他代表的是哪個階級的利益?

(2)變法中促進農業生產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加強中央機構對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3)商鞅在秦國的變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4)從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發?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AABDACACBDBCBBCDDCDA

二、非選擇題:
21、(1)法家 地主階級
(2)促進農業生產的措施:承認土地私有,獎勵生產
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的措施:建立縣制
(3)經過變法,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后兼并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勇于改革、創新,不怕犧牲,堅持不懈

初一歷史期末總復習課后訓練――第二單元
班別: 姓名: 學號:
一、選擇題: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
1、王亮向韓國留學生介紹夏、商、西周的歷史。下列各項中與史實不符的是
A、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禹建立夏朝,從此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
C、湯起兵滅夏,建立商朝 D、周武王率大軍伐紂,滅商建周
2、“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睂Υ死斫忮e誤的是
A、全國土地歸周王所有 B、各級貴族從周王那里分到土地
C、平民對土地有使用和買賣權 D、疆域內的人,都是王的臣民
3、在西周時期,既賦予諸侯相關權利,又要求諸侯履行相關義務的制度是
A、郡縣制 B、分封制 C、禮樂制 D、中央集權制
4、夏商西周國家統治人民的兩種主要手段是
①暴力鎮壓 ②實行分封制 ③禮儀教化 ④實行宗法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在齊桓公爭霸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的歷史人物是
A、孫武 B、姜尚 C、屈原 D、管仲
6、戰國時期,各國展開合縱、連橫的外交攻勢,東部各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時而追隨秦國,時而追隨楚國。下列哪一個成語典故于此
A、臥薪嘗膽 B、問鼎中原 C、朝秦暮楚 D、退避三舍
7、孔子的一個學生司馬耕,字子牛。這一現象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中使用牛耕的情況已經普遍。牛耕出現大約是在
A、西周 B、春秋時期 C、戰國時期 D、秦朝
8、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封建國家,主要原因是
A、秦國“連橫”策略的實施B、鐵制農具和牛耕的推廣C、實行商鞅變法D、重視水利工程建設
9、郭沫若說“一片甲骨驚天下!敝饕驗榧坠俏氖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10、某校七年級(3)班主辦的板報“歷史天地”上有一件青銅器的照片(下圖所示)。你知道這件青銅器是什么時候鑄造的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1、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最能反映歷史發展趨勢的學說是
A、兵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12、追求與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墨子思想中體現這一特點 的主張是
A、“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B、“兼愛”“非攻”
C、“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D、“仁者愛人”“為政以德”
13、“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從歷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大運河 C、六輔渠 D、白渠
14、春秋戰國盛行“鐘鼓之樂”,在湖北隨州出土的大量鐘鼓樂器中,最為珍貴的是
A、司母戊鼎 B、整套編鐘 C、青銅神樹 D、四羊方尊

二、非選擇題:
15、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臺!
材料二:“平王之東遷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諸侯)!
請回答:(1)材料一說的是什么制度?它是在什么時候開始實行的?

(2)從材料二可看出這一制度有什么變化?反映了什么趨勢?


1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理國家要以德來感化人民。”
“學習要反復溫習,要有恒心,要堅持不懈!
材料二: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貧寒。他“十有五而志于學”,一生努力不懈。他曾到宋國考察殷禮,到魯國太廟考察周、魯的禮儀典章制度,還向齊國樂師學習音樂。他去世的前一天,還要求弟子將典籍拿到自己的面前。
材料三:著名華人作家韓素音曾說:中國文化影響之大與孔子思想中的進步因素所作出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請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的主要觀點。

(2)根據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治學態度。

(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孔子思想影響的認識。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BCBCDCBCCBBBAB

二、非選擇題:
15、(1)分封制 西周
(2)東周時,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反映了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16、(1)為政以德(提出“仁”的學說) 溫故而知新
(2)胸懷大志;勤學好問;注重實地考察;終身學習(言之有理即可)
(3)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它創立的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影響深遠。(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81236.html

相關閱讀: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