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二歷史復習資料之貞觀之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初二歷史之貞觀之治】關于歷史上貞觀之治的知識,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下面講解的內容。

  “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漢興,隋亡唐興,有什么共同之處?

  秦亡漢興,隋亡唐興的相同點: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統一后很快滅亡的。秦隋后期都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滅亡的原因都是統治者殘暴道,政治黑暗,濫用民力,經濟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會矛盾尖銳。②漢唐的興起都是統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訓,都出現了繁榮的局面并且都成為影響當時世界的大國;漢唐兩朝初的統治者,都勤于政事,輕徭薄賦,發展生產,都整頓吏治,任用賢良。

  二、“貞觀之治”

  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②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③崇尚節儉,節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縣,整頓吏治。⑤任用賢才、虛心納諫:“房謀杜斷”;魏征為著名諫臣。⑥大興學校,發展科舉。

  2、效果: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3、評價: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鑒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比較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

  項目漢武帝唐太宗

  政治實行推恩令,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重視人才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發展科舉

  經濟將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親臨治理黃河,重視興修水利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役和徭役

  軍事派衛青、霍去病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無力與西漢對抗在西域設置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

  思想文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長安興辦太學重視人才培養,擴充國學規模,增加學員。

  民族關系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促進唐蕃友好

  中國古代出現治世的原因:①政策因素:農民戰爭的作用(農民起義迫使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②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間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強。③群眾作用:人民的辛勤勞動。④個體作用:杰出帝王將相的個人政治品質。

  三、女皇武則天

  1、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2、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上面對歷史上貞觀之治的知識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都能考試成功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24129.html

相關閱讀: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