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總結】前面講的是隋朝時期的歷史事件,下面小編繼續為大家帶來的是中考歷史之隋朝—唐朝,請同學們認真記憶了。
四、評價唐太宗:(P5—6頁)(運用) 識圖(P6)
唐太宗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隋亡的教訓,認識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統治才能鞏固。他善于用人和重視納諫;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合并州郡;重視文化教育,發展科舉制度;采取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和對外開放政策,促進了邊疆各族的發展和對外交往的繁榮。在他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但是,作為封建帝王,他同樣對人民進行剝削和壓迫,在晚年他的驕矜情緒和享樂思想逐漸滋長,而且他殺兄逼父奪取皇權的行為,是不足稱道的。
五、以譴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P21—25) (理解)
(1) 唐與日本的關系:
①譴唐使:中日兩國在隋唐時期交往密切,譴唐使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譴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歷法、書法藝術、建筑技術以及生活習俗等帶回日本,對日本的生產、生活與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從貞觀年間開始,日本譴唐使來中國的有十多次,在留學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呂。
、阼b真東渡:唐朝赴日本最有名的是鑒真和尚,他應日本僧人的邀請,六次東渡,終于到達日本,那時他已雙目失明,他在日本弘揚佛法,還把唐朝的醫學、建筑、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介紹到日本,對中日經濟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在奈良創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人民視為藝術明珠。
(2)唐與天竺的關系:
、傩饰饔危贺懹^年間,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經,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他的《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等地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②我國的造紙術在唐時傳入天竺;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學習熬制砂糖的技術。
以上史實說明,唐朝政府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其影響是雙向性的。一方面在與日本、天竺等國的交往中,先進的唐朝文化極大地影響了這些周邊國家,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唐朝也吸收了外來文化的優秀成果,使唐朝文化更加燦爛輝煌。因此,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開始把中國人稱為“唐人”。
上面內容是為大家帶來的中考歷史知識點總結之隋朝—唐朝,相信同學們都已經輕松記憶了吧。接下來還有更多的知識等著大家來關注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25077.html
相關閱讀: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