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9中考歷史復習:歷朝經濟政策促進農業發展措施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歷朝概括

1、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改革內政,發展生產。戰國時期秦國商鞅獎勵耕戰,限制工商業發展,禁止棄農經商。

2、秦朝:實行土地私有制,按畝納稅,統一度量衡、貨幣、車軌、馳道和郵驛。

3、兩漢時期,劉邦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文帝、景帝減輕田租,三十稅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勵農耕。劉秀九次下達釋放和禁止殘害奴婢的命令,減輕賦稅,把田租從十稅一恢復到西漢時期的三十稅一。

4、三國時期曹操實行屯田,重視保護農桑,魏建國后,統治者繼續重視農業和興修水利,蜀漢諸葛亮實施輕搖薄賦、獎勵農耕的政策。

5、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頒布均田令。保證農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6、唐初政府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保證農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產時間。

7、北宋中期王安石變法推行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和興修水利;政府積極推廣占城稻,促進南北農作物交流。

8、元朝設置大司農司,頒布《農桑輯要》,指導農業生產。

9、明朝明太祖采取鼓勵墾荒,減免賦役。實行屯田,推廣植棉等措施。張居正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10清初政府鼓勵農耕,康熙實行"更名田",雍正實行"攤丁入畝"和"地丁銀"制度。

二、作用:

歷代封建王朝還大力推廣推行獎勵墾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但過度的開發對生態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封建國家還編纂農書,推動農業耕作技術的提高。

各封建王朝通過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保證了農民占有少量土地,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滿是足了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緩和了社會矛盾,為農業發展營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封建國家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300596.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