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法典》又稱《法國民法典》或《民法典》!斗▏穹ǖ洹酚1804年3月21日在議會最后通過,1807年改稱為《拿破侖法典》,1816年又改稱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稱為《拿破侖法典》。
《拿破侖法典》是資產階級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對后來很多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產生了很大影響。很多國家在制定本國的民法典時是以這部法典為藍本或是作參考。
《拿破侖法典》頒布的意義:
1.《法典》規定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廢除封建特權,擺脫教會控制,以及人身自由、契約自由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基本準則。
2.《法典》排除封建法規,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立法規范。這些基本原則充分反映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
3.《法典》是資本主義國家第一步法典,為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樹立了典范。
對拿破侖法典的評價:
《法典》第一次確認了民事權利平等、財產所有權的契約自由等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為法律形式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打擊了封建勢力,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因其是適應資產階級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資產階級的烙印。
拿破侖法典:

相關初中歷史知識點:艱苦卓絕的八年奮戰
美國八年獨立戰爭:
在《獨立宣言》的指引下,華盛頓領導大陸軍英勇奮戰8年,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著名戰役有薩拉托加大捷、約克鎮戰役。1783年,美英簽訂《巴黎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美國獲得阿巴拉契亞山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土地,其領土面積比宣布獨立時擴大了一倍。
薩拉托加大捷:
薩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戰役,是北美英屬殖民地十三州獨立戰爭的轉折點。1777年10月,民兵們一舉把陷入困境的柏高英部包圍于紐約州的薩拉托加,并形成人數上四比一的優勢。柏高英彈盡援絕,走投無路,被迫于1777年10月17日向美軍投降。薩拉托加大捷紐轉了整個獨立戰爭的戰局,不僅增強了美國人民爭取勝利的信心,也為美國人民抗美斗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從此美國軍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約克鎮戰役:
稱約克鎮戰役爆發于1781年,喬治·華盛頓率領的美軍和羅尚博伯爵帶領的法軍聯手圍攻困守約克鎮的英軍,并最終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在美國獨立戰爭中,通常認為這場戰役是最后一場陸上大型戰斗。
美國獨立戰爭中的主要戰役:
1.萊克星頓的槍聲,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
2.薩拉托加大捷,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3.約克鎮戰役,標志著美國大陸上主要戰爭的結束。
薩拉托加大捷:
相關初中歷史知識點:北方的勝利(《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
《宅地法》:
《宅地法》,又譯《份地法》、《移居法》,是1862年美國聯邦政府頒布的專門針對農業發展,旨在無償分配美國西部國有土地給廣大移民的法案。美國獨立后,聯邦政府對西部土地實行國有化,并決定按地段分塊出售,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償還國債和滿足土地投機者的要求。但出售的土地單位面積大、價格高,西部移民無力購買,因而展開了長期爭取無償分配土地的斗爭。由于南部奴隸主的阻撓,直到內戰前,無償授予移民土地的法案均被參議院否決。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于1862年2月28日和5月6日先后通過了《宅地法》。5月20日由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簽署。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解放奴隸宣言》是份由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張所有美利堅邦聯叛亂下的領土之黑奴應享有自由,然而未脫離聯邦的邊境州,以及聯邦掌控下的諸州依然可以使用奴隸。此宣言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隸,但實質上強化聯邦軍掌控邦聯的領土后這些黑奴自由的權威性,并為最終廢除全美奴隸制度預先鋪路。
《宅地法》的主要內容:
《宅地法》規定,凡一家長之長或年滿21歲、從未參加叛亂之合眾國民眾,在宣誓獲得土地是為了墾殖目的并繳納10美元費用后,均可登記領取總數不超過160英畝的宅地,登記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種滿5年,就可獲得土地執照而成為該宅地的所有者!墩胤ā愤規定了一項折償條款,即如果登記人提出優先購買的申請,可于6個月后,以每英畝1.25美元的價格購買之。這一條款后來被土地投機者所利用。
《宅地法》的影響:
《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西部墾殖農民的土地要求,確立了小農土地所有制,從而為美國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它的實施也鼓舞了西部農民反對南部奴隸主的斗爭,遏制了奴隸制種植園向西擴展。在南北戰爭中,西部農民為聯邦軍隊輸送了半數以上的士兵,并提供了充足的糧食,對北方取得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的最用。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主要內容:
整份宣言分成兩個部分發布:第一部分發布于1862年9月22日,是份概述第二部分目的的準備公告;第二部分正式生效于1863年1月1日,此時正處于南北戰爭的第二年,其中包含亞伯拉罕·林肯的聲明:所有脫離聯邦并回到聯邦掌控下的州之奴隸最遲于1863年1月1日后當被解放。有十個州的名字在第二部分公布時被逐一提及,可有意忽略了馬里蘭州、德拉瓦州(當時皆未脫離聯邦)、田納西州(已確實在聯邦控制之下)、密蘇里州以及肯塔基州(已存有幾個被邦聯接受的派系政府,但仍未正式脫離聯邦)。特別豁免權由48個連署成立西維吉尼亞州以及其他被舉列的維吉尼亞州郡表述;另外還包含新奧爾良和幾個被列舉為聯邦掌控之下的路易斯安那州郡。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影響: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促使大批黑人加入反抗南方叛軍的行列,戰爭局勢傾向北方;為日后的黑人地位平等創造了條件。
美國內戰同美國獨立戰爭的異同:
1、不同點:
(1)原因不同:美國獨立戰爭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殖民統治的阻礙,南北戰爭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黑人奴隸制的阻礙。
(2)內容不同:獨立戰爭要求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民族獨立,南北戰爭維護國家統一,廢除黑人奴隸制。
(3)方式不同:美國獨立戰爭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爭的方式,美國南北戰爭是以內戰的方式進行的。
(4)性質不同:獨立戰爭具有民族解放戰爭和資產階級革命的雙重性質,南北戰爭是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2、相同點:都是為美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掃清障礙。
南北戰爭北方勝利的根本原因:
1.北方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擁有美國的大部分面積;
2.北方經濟發達,科技進步,北方軍隊戰斗力高于南方;
3.北方在戰爭過程中制定了合理的政治策略和軍事策略
4.林肯政府的正確領導。
南北戰爭的意義:
1.美國內戰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
2.美國內戰粉碎了美國的奴隸制度,使資產階級完全掌握國家政權,促進國家穩定;
3.內戰的勝利掃清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美國經濟的起飛開拓了道路;
4.對美國工人運動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
5.黑人的權利的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黑人并沒有獲得完全的解放。
美國林肯紀念館:
美國內戰的最后一個階段——南方重建
美國重建時期(英語:Reconstruction)
在美國歷史上指1863到1877年,當南方邦聯與奴隸制度一并被摧毀時,試圖解決南北戰爭遺留問題的嘗試!爸亟ā碧岢隽四戏椒蛛x各州如何重返聯邦,南方邦聯領導人的公民地位,以及黑人自由民的法律地位等課題的解決方式。這些問題應如何處理引起了暴烈的爭論。到了1870年代晚期,重建未能將黑人平等整合于法律、政治、經濟、社會體系之中!爸亟〞r期”也是1865到1877年間整個美國歷史的通稱。
重建可分為三個階段:
總統重建期:1863到66年,是由亞伯拉罕·林肯和安德魯·強森兩位總統主導,以迅速團結國家為目標,可說開始于解放宣言。
國會重建期:1866到73年,強森總統的溫和方案,受到的激進共和黨人抵制,此共和黨派系在1866年大選后贏得權力并開啟他們以自由黑人的公民權利和投票權為重點進行改革,一個由自由黑人、提包客和南方共和黨白人組成的共和黨同盟掌握了南方大部分的州。
救贖期:1873到77年,南方民主黨白人(自稱救贖者)擊敗了共和黨并控制了南方的每一個州,標志著重建時期的結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272706.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