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楷書、行書:
東漢末年,書法成為一種藝術,著名學者蔡邕用八分體寫石經,劉德升首創行書體(草書兼楷書)。曹魏時,鐘繇、胡昭得劉德升傳授,都擅長行書。鐘繇又開辟新境,創立楷書,并把字體由隸書轉化為楷書,是漢字形體的進步。東晉王羲之吸收漢魏諸家的精華,集書法之大成,兼善隸、草、行,被稱為“書圣”。人們評論他寫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彼拇碜饔小短m亭序》《黃庭經》等。其子王獻之的書法造詣也極高,與王羲之合成“二王”。
草書:

草書、行書、楷書:
1、草書:
漢字的一種書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墩f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草書始于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2、行書:
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生的�!靶小笔恰靶凶摺钡囊馑�,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ǘ嘤诓莘ǖ慕小靶锌�,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3、楷書:
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它是由隸書演變來的,也叫正楷、真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274941.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