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聽老師講解,不光是學習新知識,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老師的那種數學習慣,逐漸地培養起自己對數學的一種悟性。
自學越強,悟性就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學們的依賴性應不斷減弱,而自學則應不斷增強。因此,要養成的習慣。
在老師講新課前,能不能運用自己所學過的已掌握的舊知識去預習新課,結合新課中的新規定去分析、理解新的學習內容。由于數學知識的無矛盾性,你所學過的數學知識永遠都是有用的,都是正確的,數學的進一步學習只是加深拓廣而已。因此,以前的數學學得扎實,就為以后的進取奠定了基礎,就不難自學新課。同時,在預習新課時,碰到什么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解新課,收獲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有些同學為什么聽老師講新課時總有一種似懂非懂的感覺,或者是“一聽就懂、一做就錯”,就是因為沒有預習,沒有帶著問題學,沒有將“要我學”真正變為“我要學”,力求把知識變為自己的。學來學去,知識還是別人的。
檢驗數學學得好不好的標準就是會不會解題。聽懂并有關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只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能獨立解題、解對題才是學好數學的標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27967.html
相關閱讀:平行四邊形?初中數學題精選
學習初中數學的方法之高質量練習
初中數學正方形的幾何知識點
淺談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初中數學角的公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