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縮寫СССР,是由15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聯邦制國家。1922年12月30日成立,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六分之一),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地域跨越歐亞兩大洲,海岸線從北冰洋伸展到北太平洋。蘇聯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1]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及與美國并列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主體由俄羅斯聯邦繼承。
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確立:
為了把蘇聯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成就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1936年召開的第八次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蘇聯新憲法。新憲法規定,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它的經濟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所有制,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它的政治基礎是各級勞動者代表蘇維埃。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蘇聯的確立,也標志著斯大林時期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俄文版蘇聯全盛時期地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18593.html
相關閱讀: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