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中歷史知識點:開羅會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開羅會議:
開羅會議是1943年11月22~26日間,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中華民國政府主席蔣介石在埃及開羅舉行的討論制定聯合對日作戰計劃和解決遠東問題的國際會議。開羅會議簽署了重要的《開羅宣言》,開羅會議為中國領土完整奠定基礎。

《開羅宣言》:

開羅會議期間,中美英三國簽訂的宣言,主要內容包括:宣布對日作戰的目的在于制止及懲罰日本的侵略;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奪得或占領的一切島嶼,把日本侵占中國的領土如東北地區、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把日本從它用武力所攫取的所有土地上驅逐出去;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堅持戰斗到日本無條件投降。



《開羅宣言》的歷史意義:
1.《開羅宣言》的發表,向全世界宣告反法西斯同盟國團結合作,徹底打敗日本的決心,鼓舞了世界人民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士氣,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
2.《開羅宣言》從內容上規定了戰爭的重要而具體的目標,對德日提出了其侵略行為所必須承擔的責任。
3.《開羅宣言》是第一份確認臺灣是中國領土的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條約性文件,它從法律上明確了日本侵占臺灣的非法性,為戰后中國處理臺灣問題提供了國際法依據。



開羅會議三巨頭:


有關開羅會議的國內報紙:


《開羅宣言》有關中國部分:
1943年12月1日
〔中〕蔣中正〔美〕羅斯!灿ⅰ城窦獱
三國軍事方面人員,對于今后對日作戰計劃,已獲得一致意見。三大盟國決以不松弛之壓力,從海陸空各方面加諸殘暴之敵人,此項壓力,已經在增長之中。
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絕不為自己圖利亦無拓展疆土之意思。
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及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我三大盟國稔知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獨立。
基于以上各項目的,三大盟國將繼續堅忍進行其重大而長期之戰斗,以獲得日本無條件之投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19142.html

相關閱讀: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