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經營動機和一體化的經營戰略,在多個國家擁有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分支機構,并將它們置于統一的全球性經營計劃之下的大型企業。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
1.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
2.跨國公司的影響增大,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
經濟全球化讓我們面對的主要問題:
1.合理利用能源、資源問題;
2.保護環境、保護動植物問題;
3.控制人口增長問題;
4.開發和利用空間、海洋問題;
5.毒品蔓延問題;
6.國際恐怖活動猖厥問題;
7.核武器擴散問題等。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機遇:
(1)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采取符合本國國情的對外開放戰略和政策,引進外國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本國的產業結構和產品質量;
(2)促進國內資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實現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3)經濟全球化也可推進發展中國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進程。
2、挑戰:
(1)發展中國家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于不利地位。隨著全球貿易和全球生產體系的迅速發展,以及跨國公司及其資本的不斷擴張,使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經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沖擊,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性也不斷增大。
(2)經濟全球化導致和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斷擴大,發展中國家更加落后于發達國家,尤其是造成那些處于最底層的發展中國家更加貧窮落后。
(3)發展中國家內部不平衡發展也在加劇發展的不平衡趨勢如不設法解決或抑制,將對投資構成潛在的威脅,刺激泡沫經濟的發展,為金融危機埋下隱患。
(4)經濟全球化帶給發展中國家的最大問題或者說最大威脅,是它們的國家主權受到沖擊和削弱,國家經濟安全受到挑戰。
(5)對發展中國家的改革帶來巨大的壓力。經濟全球化使得經濟傳遞和同步性加強,如何接受經濟的正傳遞,抑制副傳遞,成為發展中國家急需解決的重大難題。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的原因、表現、主要機構:
1.原因: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
2.表現: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出現了貿易自由化,生產全球化,資本國際化的趨勢。
3.主要機構: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4.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跨國公司起著主要作用。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所進行的國外直接投資占世界投資總額的時候80%,貿易額超過世界的一半,技術轉讓達到1/3,跨國公司不僅跨國,而且跨集團,力圖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業務。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和各區域性集團之間,特別是美國、歐盟、日本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和斗爭,影響著全球化進程。隨著跨國公司的擴張,麥當勞化、好萊塢化、迪斯尼化、商業連鎖等風行世界,影響世界文化多元發展,引發了世界性的社會文化、政治等問題。
汽車生產全球化體現:

跨國公司:

中國應對經濟全球化應采取的措施:
1.必須搞活市場經濟,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體制中一個組成部分。
2.必須開放市場。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市場不能馬上無條件地全面開放,而是要有條件、有步驟地,在適應自身發展水平的情況下開放,這樣才能產生對貿易雙方都有利的效益。
3.必須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因為市場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法制經濟,所以中國必須遵守規則并參與規則的制定。
4.必須發展資本市場。但中國雖然擁有高儲蓄率,卻只有很小一部分流進了私人企業,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儲蓄更是少之又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23931.html
相關閱讀: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