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首先從金融和重工業兩個方面入手對經濟進行全面統制。民營企業發展的空間日漸狹窄,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蕭條支路?箲鸨l后,大批民營企業在戰爭中破產倒閉。一些跟隨內遷的民營企業,在國民政府戰時經濟體制下,艱難維持,在困苦中掙扎?箲饎倮螅捎跀硞萎a業接受弊病叢生、沒貨泛濫與內戰的爆發,民營企業發展的生機又遭扼殺。1948年8月實行的金圓券改革,更使民營企業陷入了山窮水盡的絕境。
抗日戰爭后民營企業蕭條的原因:
1.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掠奪中國的工礦企業,以戰養戰;淪陷區民族工業帶來了慘重的損失,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經濟正常發展。
2.國民黨發動內戰,使民營企業在和平中發展的愿望化為泡影,成為了內戰的犧牲品。
3.美國的經濟掠奪,蔣介石為了獲得美國的支持,簽訂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導致了美國商品的傾銷,對民營企業是毀滅性的打擊。
4.官僚資本的壓迫,以蔣介石為首的四大家族的官僚資本主義,使本來受到雙重壓迫的民營企業又多了一座大山。
5.國民政府惡性通貨膨脹,為了籌措軍費開支,國民黨政府濫發紙幣,造成了通過膨脹,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6.繁重的捐稅負擔,蔣介石籌措軍費不僅是靠濫發紙幣,還有對工商企業的苛捐雜稅,嚴重影響了民營企業的收入,導致民營企業紛紛破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36200.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