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給知識分子下定義”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911題。 照《時代周刊》所說,得到博士學位的人早已不足看作是知識分子。即令是大學教授也不一定是知識分子。至于科學家,只在有限的條件之下才算是知識分子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9—11題。
照《時代周刊》所說,得到博士學位的人早已不足看作是知識分子。即令是大學教授也不一定是知識分子。至于科學家,只在有限的條件之下才算是知識分子。該刊在兩個假定條件下來替知識分子下定義:
第一,一個知識分子不只是一個讀書多的人。一個知識分子的心靈必須有獨立精神和原創能力。他必須追求為觀念而追求觀念。如霍夫斯泰德所說,一個知識分子是為追求觀念而生活。勒希說知識分子乃是以思想為生活的人。
第二,知識分子必須是他所在的社會之批評者,也是現有價值的反對者。批評他所在的社會而且反對現有的價值,乃是蘇格拉底式的任務。一個人不對流行的意見,現有的風俗習慣,和大家在無意之間認定的價值發生懷疑并且提出批評,那末,這個人即令讀書很多,也不過是一個活書柜而已。一個“人云亦云”的讀書人,至少在心靈方面沒有活。
如果依照上列時代周刊所舉的兩個條件來界定知識分子,那末不僅中國的知識分子很少,即令在西方世界也是寥寥可數。
在現代西方,羅素是十足合于這兩個條件的。在中國,就我所知,明朝李卓吾勉強可作代表。自清末嚴又陵以降的讀書人堪稱知識分子的似乎不易造一清冊。而且,即令有少數讀書人在他們的少壯時代合于這兩個條件,到了晚又回頭走童的路,因此不算知識分子。
這樣看來,作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是要付出代價的,有時得付出生命的代價。蘇格拉底就是一個典型。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必須“只問是非,不管一切”。他只對他的思想和見解負責。他根本不考慮一個時候流行的意見,當然更不考慮時尚的口頭禪;不考慮別人對他的思想言論的好惡情緒反應;必要時也不考慮他的思想言論所引起的結果是否對他有利。一個知識分子為了真理而與整個時代背離不算希奇。旁人對他的恭維,他不當作“精神食糧”。旁人對他的誹謗,也不足以動搖他的見解。世間的榮華富貴,不足以奪去他對真理追求的熱愛。世間對他的侮辱迫害,他知道這是人間難免的事。
海耶克說,知識分子既不是一個有原創力的思想家,又不是思想之某一特別部門的專家。典型的知識分子不一定必須有專門的知識,也不一定必須特別有聰明才智來傳播觀念。一個人之所以夠資格叫做知識分子,是因他博學多聞,能說能寫,而且他對新觀念的接受比一般人來得快。
海耶克的說法沒有時代周刊的時代論文那么嚴格。我對這兩種說法都采用。依照海耶克的說法,中國文化里的知識分子倒是不少。《時代周刊》所界定的知識分子是知識分子的精粹。海耶克所說的知識分子是知識分子的主干。前者是一個社會文化的創建的前鋒;后者是社會文化創建的主力。

(摘自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
9.
下列屬于《時代周刊》所定義的

知識分子

的一項是
A
.
一個科學家,如果能對流行的意見,現有的風俗習慣和社會公認的價值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那么他也算是一個知識分子。
B
.
一個讀書人即便讀書不多,不是博士或教授,但他具有獨立精神、原創能力,并始終不放棄對社會現象和價值的質疑與批評,他就是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
C
.
是他所在的社會的批評者,也是現有價值的反對者。必要時不考慮他的思想言論引起的結果,經得起任何名利誘惑和考驗。
D
.
具有獨立精神和原創能力,真正做到

只問是非,不管一切

,并且能夠為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負責的讀書人。
10.
下列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時代周刊》所界定的知識分子的標準過于嚴格,古今中外,符合這個標準的知識分子在數量上并不是很多。
B.
一個為思想而活的讀書人,雖遭周圍人討厭,但他心靈中具有追求真理的品質和能力,又始終批判現實社會,質疑當下價值,可算是蘇格拉底一類的知識分子。
C.
知識分子既是創建一個社會文化的前鋒,也是社會文化創建的主力,在這兩者之間,前者的價值要遠遠大于后者。
D.
在海耶克看來,一個讀書人只要博學多聞,能說能寫,對新觀念的接受比一般人來得快,他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知識分子。
11.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一個社會不僅要有像蘇格拉底、羅素、李贄和嚴又陵那樣的知識分子精英,更需要一大批有知識文化并積極參與社會文化建設的讀書人。
B.
一個知識分子,只需見聞廣博,知識豐富,善于接受和傳播新觀念,不必把具有獨立人格、創造能力和對社會現象、社會價值的質疑與批判作為自己的理想追求。
C.
按照《時代周刊》所定標準,凡屬說話務求迎合流俗、立言存心嘩眾取寵、因耐不住寂寞而不能抱真理到底的讀書人,都不能算作知識分子。
D.
按照海耶克對知識分子的定義,參與中國社會文化建設的知識分子要遠遠超過被《時代周刊》所定義的知識分子的數量。
參考答案:
轉載請注明:“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

9
D
10
C
11
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59125.html

相關閱讀:《中國飲食文化蘊含生存之道》閱讀答案
朋友四型 閱讀答案
《讓有些話穿耳而過》(段奇清)閱讀答案
閱讀魯先圣的《不能等待的事情》(附答案)
閱讀議論文《要有點人情味》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