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是一個地域的人們由于自然原因、社會原因在歷史上形成的有特定文化內涵的日子。端午節作為最有民族特色的節日之一,至少已有
2000
的歷史。如果究其產生原因,歷史就更長了,主要有三個(一)應對“夏至”節氣的季候變化而引起自然生物性反應,借助巫術進行驅疫防瘟;(二)應對農歷“
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的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因看到國家淪亡而悲憤投河自殺。伍子胥是春秋時期吳國名將,因遭到佞臣的誣陷被逼自殺,也是一位悲劇型政治家。陳臨是蒼梧太守,組織人民開溝設堤,疏導積水解決水患,因公殉職在水利工地,受到人民贊揚等等。從端午節所紀念的歷史先賢人物事跡來看,端午節的節日精神首先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一種人生價值觀、是一種感情寄托、是我們民族團結的精神旗幟。
節日雖然起源于人們對自然界變化的應對措施,但節日的發展是靠歷史積淀下的人文精神。端午的節日精神最初體現的是“以人為本”,是對人自身的生命關懷;通過不斷的發展,上升為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對愛國主義精神的頌揚。節日文化上屬于人們的時間生活,人們用有聲、有色的民俗文化事象,度過無形無聲的時間。不斷反復,達到對節日精神的高度文化認同,形成了一股偉大而又神秘的力量。這力量主要表現在人們共同約定的民俗文化事象中。
端午節的民俗文化事象非常豐富多彩,主要反映在五大方面:第一,端午是個詩人節。把一個全民的盛大傳統節日和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結合在一起,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浪慢情懷。第二,端午是個體育節。龍舟競渡反映的是集體主義精神,只有齊心合力才能奪得勝利。除賽龍舟外還有“蹴球”“角球”“賽威呼”等多種多樣的體育項目。第三,端午是個衛生節,表現的是對人身體健康的關懷,是弘揚中醫藥文化的重要時間。第四,端午是個社交節。重點調節的是以地域為單位的社區人際關系,許多地方賽龍舟均是以鄉、鎮,村為單位組隊進行。第五,端午是個美食節。粽子集中反映了中華美食“食材廣泛,烹飪多樣,醫食同源,口味齊全”的特點。
端午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份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要繼承它、享受它、發展它。人民是節日的主人,每個人均可以為節日增加色彩。通過端午節的民俗活動要使我們對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責任、文化前途更加熱愛和明確。
1
.下列有關端午節節日精神的表述不正確一項的是(3
分)
A
.“龍”所具有的多元一體,和合圓融的寬廣胸懷是中華民族處世精神的一種體現。
B
.端午節體現出來的人文精神是在歷史積淀下形成的,這種精神最終體現在“以人為本”上。
C
.端午節的節日精神是一種體現了人生價值觀的、寄托人們情感的、體現了民族團結的愛國主義精神。
D
.端午節既是詩人節、體育節,也是衛生節、社交節、美食節,這表明端午節節日精神已經得到人們的高度文化認同。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
分)
A
.至少已有2000
歷史的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具民族特色并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之一。
B
.應對“夏至”節氣的季候變化而引起自然生物性反應,借助巫術進行驅疫防瘟,這是歷史悠久的端午節的來源之一。
C
.中華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處世精神是由端午節塑造的。
D
.屈原、伍子胥、陳臨等五位受人尊崇的賢德人物被人們加入節日祭祀名單之中,最后形成了端午節的傳說人物。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3
分)
A
.龍舟競渡 “蹴球”“角球”“賽威呼”等多種多樣的體育項目反映的是集體主義精神,揭示的是只有齊心合力才能奪得勝利的道理。
B
.因為端午是我們祖先留給后代的一份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我們要繼承它、享受它、發展它。
C
.端午節的民俗文化事象豐富多彩,作為節日的主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它增加色彩,使其更加絢麗多姿。
D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傳人,是端午節的主人,明確我們的文化身份、文化責任、文化前途是我們參加端午節活動的最大意義。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
、B
錯在“最終”
2
、C
錯在“處世精神是由端午節塑造的”
3
、D
錯在“最大意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36254.html
相關閱讀:閱讀魯先圣的《不能等待的事情》(附答案)
閱讀議論文《要有點人情味》附答案
朋友四型 閱讀答案
《讓有些話穿耳而過》(段奇清)閱讀答案
《中國飲食文化蘊含生存之道》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