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下頭來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汪金友
①有人問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么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
?
”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回答:“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嬰兒之外,我們每個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豈不是把蒼穹都戳破了
?
”蘇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下頭來。”
②蘇格拉底這個故事,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天地之間,真的只有三尺嗎
?
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低頭嗎
?
人們一直在思考著,爭論著,實踐著。
③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頭的。“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盡情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昂起自己的頭顱,邁開自己的步伐,伸展自己的雙臂。
④但有些時候,我們又不得不低頭。比如,前邊有一個山洞,里面充滿了神秘,你想進去探個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卻低于你身體的高度。這時候,你是低下頭進去,還是昂起頭返回
?
當看見有人從這個山洞里背著珍貴的寶藏出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低頭也是我們所需要的。在很多情況下,低下頭來,是一種聰明和智慧,也是一種大度和從容。
⑤有時,在現實面前需要低頭。你想騎馬飛馳,可眼前能找到的,只有一頭驢。是坐在那里等馬,還是騎上毛驢先行
?
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頭
?
不低頭,就會碰得頭破血流。
⑥有時,在錯誤面前需要低頭。人生在世,誰都有可能犯錯誤。錯誤是對別人的傷害,只有低頭才能彌補。廉頗向藺相如低頭,不但沒人笑話,反而傳為美談。很多的矛盾和糾葛,不是在
硬碰中解決的,而是在低頭中令人悅服。
⑦有時,在法律面前需要低頭。法律是什么
?
是一個框框。每一個人都必須在這個框框里進進出出。有人感到不舒服,為什么讓它束縛我們的手腳
?
也有人自作聰明,想從框外找個漏洞鉆過去。但和法律較勁,即便得逞,也是心驚一生。
⑧在我們每個人的周圍,都有這樣兩種人。一種是經常低頭的人,一種是經常仰頭的人。只要稍作對比,就會發現,那些人緣最好、進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懂得低頭的人。
22
.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
分
)
23
.文章開頭兩段為什么要從蘇格拉底的故事寫起
?(3
分
)
24
.第⑦段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
?
其作用是什么
?(3
分
)
25
.第④段與第⑤~⑦段之間具有怎樣的內在聯系
?(3
分
)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22
、低下頭來也是一種人生智慧(或在很多情況下,低下頭來,是一種聰明和智慧,也是一種大度和從容
)
(
2
分)
23
、由淺人深引出論題;作為本文的事實論據,證明中心論點;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3
分)
24
、(
3
分)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2
分)形象鮮明地論證了本段的論點“有時,在法律面前需要低頭”,從而有力地證明本文的中心論點(
1
分)
25
、(
3
分)第④段由列舉典型事例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1
分)⑤一⑦段提出三個分論點,共同論證中心論點;(
1
分)是被證明和證明之間的關系
(
或總分關系
)
(
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51431.html
相關閱讀:《讓有些話穿耳而過》(段奇清)閱讀答案
閱讀魯先圣的《不能等待的事情》(附答案)
《中國飲食文化蘊含生存之道》閱讀答案
閱讀議論文《要有點人情味》附答案
朋友四型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