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
解說
】
一個十七歲的少和一只
《少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的同名小說,曾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
2
月25
日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采訪1
】
柴靜:你不怕失敗嗎?
李安:怕,怕才有勁兒。怕,人才會提高警覺。就像那個少跟那個老虎漂洋過海,他后來發現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就沒有讓他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所以那種提高警覺的心理狀況,其實是生存、求知、學習最好的狀況。所以有時候我也需要一點刺激。如果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陳腐,很容易被淘汰,我當然不希望這樣。
柴靜:以你在現在電影界的這個地位和大家對你的敬重,你還有這種擔心嗎?被淘汰的恐懼……
李安:會,對于觀眾,對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個交代,也要很誠懇。一直在不知道的狀態,一種很新鮮很興奮的狀態,給你最好的一個發揮。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
【解說】少派的掙扎,也是李安內心的掙扎。他曾經一事無成。他說那時的自己,唯一能和絕望對抗的,就是對電影的幻想。而即使現在已經功成名就,在電影之外,他說自己仍然是一個無用的人。
【
采訪2
】
柴靜:你覺得你在現實中是一個無用的人,為什么用“無用”這個詞?
李安:我不會用電腦,一般生活上的事情我都不太靈光的。不是我現在做大導演了,我才不管這些瑣事,我在輕的時候就這樣的,迷迷糊糊的,所以我想我可能是活在另外一個空間的人吧,跟這個世界好像若即若離,不太容易專注了。
柴靜:在電影里的時候,你是什么狀態?
李安:好像換一個人,魂回來了。我的工作人員覺得我是很有主見,蠻堅強的,而且很專注。他們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我都管,controlfreak
(控制狂),事情從大到小每個細節我都管。而且我對很多東西都不懂,但如果跟電影有關的話我一下就懂了。
【解說】
電影里的故事,該如何收尾?老虎的存在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少派在海上漂流中為了對抗絕望、為了活下去而制造的幻覺?這是李安必須回答的問題。
【
采訪3
】
柴靜:也許制片方會勸你說,你不要管它了,你就給一個通俗故事,一個冒險的故事,不就夠了嗎?
李安:對,可是那就是不夠好。我做電影,職業入行二十,就是腦子喜歡編東西,很喜歡幻想,做夢。我很重視精神力量。
柴靜:在這個片子里面,你的態度是什么?
李安:就是一個男孩子的成長,從一個男孩變成男人。
柴靜:你想傳達的是什么?
李安:一種情懷吧,我這個人比較多愁善感。所以說我覺得成長的痛苦,也就是純真的喪失。
柴靜:好像你的大部分電影都在講純真的喪失?
李安:對,純真不光是喪失,你對純真的懷念本身是一種情懷,我覺得那種懷念不能夠喪失,我覺得純真應保存在內心深處,那里有你最珍惜的友情、跟人的關系,我覺得這些都要保留住,那是種精神狀態,那是種赤子之心,我希望人不管生存環境怎么樣,都一定要有純潔的心。我希望在那個方面我永遠不要長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74684.html
相關閱讀:《讓有些話穿耳而過》(段奇清)閱讀答案
閱讀魯先圣的《不能等待的事情》(附答案)
朋友四型 閱讀答案
《中國飲食文化蘊含生存之道》閱讀答案
閱讀議論文《要有點人情味》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