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中歷史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新三民主義:
新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重新解釋的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范疇的三民主義。孫中山在1924年1月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重新解釋了新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對外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謀求中華民族與世界其他民族的獨立和平等;對內反對民族壓迫,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強調各民族的平等和自決。民權主義主張直接的、普遍的、革命的民權。民生主義規定了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兩個原則。新三民主義克服了舊三民主義沒有明確的反對帝國主義的綱領和徹底的反封建綱領,特別是消滅封建土地所有制綱領的根本弱點。它的政治原則和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各革命階級統一戰線的政治基礎。

第一次國共合作: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的第一次合作,從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歷時三年半。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民黨改組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改組后的國民黨由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變成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的革命聯盟。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發展,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新舊三民主義對比: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背景:
1.二七慘案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要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共產黨認為在中國當時的政黨中,還只有國民黨算得上是真的民主派。而且孫中山及其領導的國民黨在當時人們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
2.國民黨的多次革命均以失敗告終,孫中山為了尋求繼續革命的道路,必須有新思路,新方法,新的自持力量。
3.共產國際的幫助和推動。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過程:
(1)1921年,孫中山接受共產國際的代表的建議,同意以“黨內合作”的形式與共產黨合作,改組國民黨。
(2)1923年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決定通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會上確定了合作方針: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思想、組織上的獨立性。幫助國民黨改組成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盟的政黨。
(3)1924年初國民黨一大政治上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張,確定“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三民主義。組織上通過了改組國民黨的具體辦法,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意義: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83335.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