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敬業?職業?精業》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敬業 職業 精業 唐宋 ① 一位朋友出差歸來,對當地人的敬業精神和職業水準印象深刻,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② 我國古代思想家朱熹說: 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 認認真真、盡 敬業•
職業•
精業
唐宋

一位朋友出差歸來,對當地人的敬業精神和職業水準印象深刻,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我國古代思想家朱熹說: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
認認真真、盡職盡責的敬業精神,是職業精神的首要內涵,是職業道德和優秀品格的集中體現。作為一種文化精神,敬業精神不僅是通向職場的“
綠卡”
,更是民族素質的重要內涵。

馬馬虎虎不能強國富民。
早在20
世紀早期,魯迅先生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四億人生著一種病,那名稱就是馬馬虎虎,不醫好這個病,是不能救中國的。胡適先生曾寫過《差不多先生傳》,批評當時的國人缺少認真的精神。有沒有認真的工作態度,有沒有敬業的精神,不僅關系一個國家的精神風貌,更關系國家的強弱、民族的興衰。

沒有敬業精神建不成現代化。
懶懶散散,工作就沒有效率;粗枝大葉,容易造成失誤、留下隱患。在這方面,我們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慘痛的教訓。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背后,麻痹大意、失職瀆職是重要的原因。

敬業精神是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卻不是競爭力的全部。
在科技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的今天,我們不僅要敬業,還要專業、職業、精業,才能從盡職盡責跨越到盡善盡美,才能從優秀跨越到卓越。

在我們身邊,大體有四類人。有的人既敬業又職業,是企業的核心人才、核心競爭力。有的人敬業不職業,這樣的人吃苦耐勞、精神可嘉,遇到緊急情況招之能來,可是,來了卻不一定能戰。有的人職業不敬業,雖然業務素質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卻三心二意、毛手毛腳,容易“
大意失荊州”
,一失足造成千古恨。有的人既不敬業又不職業,“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每天渾渾噩噩混日子,誤己誤人。

敬業不易,精業更難。
梅蘭芳在舞臺上顧盼生輝、流光溢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為了讓眼神活起來,眼睛近視的他每天早晨放飛鴿子,極目蒼穹,苦練眼功。鄧亞萍打球快速兇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為了增強手腕的力量,身材嬌小的她曾用鐵拍子練球。成功沒有捷徑,輝煌的背后,是鮮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在職場上,既敬業又精業的人永遠是供不應求的“
搶手貨”
,既不敬業又不精業的人,常常成為被淘汰的“
處理品”
。
同樣,在國際舞臺上,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既勤勤懇懇又有創新能力,就能引領科技、創造品牌,走在時代的前沿;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對工作敷衍了事、應付差事,就很難拿出有品質、有創意、有科技含量的產品,落伍是早晚的事。

不斷強大的國家、民族,無不有著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精神。在這個以實力說話的時代,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今天,只有秉承敬業、職業、專業、精業
的精神,才能迎接挑戰、后來居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才能變成現實。
1.
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
分)
2.
選文的標題為“
敬業•
職業•
精業”
,它們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3
分)
3.
分析選文第⑦
段的論證思路。(2
分)
4.
選文第⑧
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5.
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哪一則更適合作選文的事實論據?為什么?(2
分)

李素麗,北京市公交總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運營分公司21
路公共汽車售票員,1962
出生,1987
入黨。她自1981
參加工作以來,十幾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把“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誠熱情地為乘客服務,被譽為“
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


②1920
,美國一個僅11
歲的男孩在踢足球時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賠12.5
美元。當時12.5
美元已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闖了禍的男孩向父親承認錯誤后,父親讓他對自己說:對過失負責。可他沒錢,父親說:錢我可以先借給你,但一后還給我。從此,這個男孩就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半后,他終于還清了向父親借的12.5
美元。這個男孩就是后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

朱可夫是二次大戰期間蘇聯紅軍的主帥,莫斯科保衛戰打得正激烈的一天,朱可夫遇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德軍傘兵已在蘇軍指揮部不到100
處降落,人數很少的蘇軍指揮部頓時一片混亂,正在地圖上沉思的朱可夫得知這一情況后,連頭都沒有抬,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
給我拿枝沖鋒槍來。”
主帥的神情和勇氣使蘇軍士氣大增,上下一心共同殲滅了這股傘兵。
參考答案
1.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今天,只有秉承敬業、職業、專業、精業的精神,才能迎接挑戰、后來居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才能變成現實。
2.
敬業精神是職業精神的首要內涵,是競爭力的重要基礎;職業強調業務素質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精業既強調職業精神又強調業務素質,只有具備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才能變成現實。所以三者的順序不能調換。
3.
本段文字首先提出 “
敬業不易,精業更難’”
這一觀點,接著舉梅蘭芳苦練眼功和鄧亞萍鐵拍練球的例子具體論證觀點,
最后強調成功輝煌的背后是鮮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4.
正反對比論證。通過敬業又精業的人是“
搶手貨”
與既不敬業又不精業的人成為被淘汰的“
處理品”
對比,突出了只有秉承敬業、職業、專業、精業的精神,才能迎接挑戰的觀點。
5.
材料③
適合作本文的事實論據。材料③
中,朱可夫在戰斗正激烈的時候正在地圖上沉思,可見他是個敬業的人;在指揮部一片混亂時,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 “
給我拿枝沖鋒槍來”
,可見他不但職業而且精業。這正符合本文只有秉承敬業、職業、專業、精業的精神,才能迎接挑戰的觀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02286.html

相關閱讀:《中國飲食文化蘊含生存之道》閱讀答案
朋友四型 閱讀答案
《讓有些話穿耳而過》(段奇清)閱讀答案
閱讀議論文《要有點人情味》附答案
閱讀魯先圣的《不能等待的事情》(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