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中歷史知識點:華盛頓會議和《九國公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華盛頓會議:
華盛頓會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英、日等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由美國建議召開的國際會議。亦稱太平洋會議。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華盛頓舉行。華盛頓會議實質上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巴黎和會雖然暫時調巴黎和會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西方的關系,但它們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銳,日美之間的矛盾尤為激烈。華盛頓會議目的是要解決《凡爾賽和約》未能解決的帝國主義列強之間關于海軍力量對比和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帝國主義和平體系。在華盛頓會議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國。

《五國海軍條約》:

《美英法意日五國關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即《五國海軍條約》于1922年2月6日簽字。條約有效期至1936年12月31日!段鍑\姉l約》使英國正式承認了美英海軍力量的對等原則,標志著英國海上優勢從此終結,并使日本的擴軍計劃受到限制,簽約規定了五國戰列艦總噸位限額。美英兩國各為52.5萬噸,日本31.5萬噸,法意各為17.5萬噸。通常稱為5:5:3:1.75:1.75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美國外交的又一勝利。

《九國公約》:

《九國公約》,全稱《九國關于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9國在華盛頓會議上簽訂。公約的核心是肯定美國提出的在華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并賦予它以國際協定的性質,使日本獨占中國的野心遭到挫折。實質上是在美國占優勢的基礎上,帝國主義列強建立的對中國的聯合統治,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地位。

華盛頓會議的實質:
巴黎和會的繼續,帝國主義之間分贓不均的調整,確立了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華盛頓會議只是帝國主義利益的局部調整,不能消除帝國主義間的矛盾。

《九國公約》對中國造成的影響:
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使中國重新回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共同支配的局面。

華盛頓體系的影響:

1.建立了亞太地區的國際關系新格局;
2.美國是此次會議的最大勝利者:取得了和英國同樣的海軍力量,又抑制了日本在東亞和太平洋的勢力;
3.只是暫時調整了列強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并沒有解決矛盾的實質。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結構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13475.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