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間由毛澤東同志發動和領導的一次政治運動,歷時10年。是由于毛澤東同志錯誤的估計當時我國的政治形勢及黨和國家的政治狀況而發動的,被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紅衛兵運動:
紅衛兵運動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發展起來的,它主要是由一群單純、熱血沸騰和政治掛帥的大、中學生組織起來的,隨著紅衛兵“北上、南下、東征、西進”的大串聯如火如荼地展開,紅衛兵運動逐漸遠離了它的初衷,從而嚴重地困擾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正常次序的維護。
上山下鄉運動:
是指的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后期,中國共產黨組織大量城市“知識青年”離開城市,在農村定居和勞動的政治運動。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歷史條件下,由于國家無法解決歷年新增長的社會勞動力的就業安置問題,而不得已采取的一項重大社會政策!拔幕蟾锩边\動發生后,由于大學不招生,工廠、商業、服務行業也不招工,毛澤東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在全國掀起大規模動員、安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并持續多年。歷屆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總數多達1650余萬人。廣大知識青年到農村、到邊疆去,經受了長時期的艱苦勞動鍛煉和生活上的磨難,為開發祖國的不發達地區,為發展農村的生產、農田水利建設、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大批知識青年正當其學知識、學文化的最好青春年華,卻喪失了接受學校教育和繼續升學深造的機會,這就不能不給國家建設人材的培養造成難以彌補的年齡斷層,給經濟建設和科學文化事業的長遠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文化大革命性質:
毛澤東錯誤發動,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利用,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造成嚴重破壞,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和損失的內亂。
文化大革命發生的原因:
在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黨內指導思想上的“左傾”錯誤發展越來越嚴重,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修正主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披著馬克思主義外衣的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也就是說,有人要篡改馬克思列寧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為此,他想通過發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那時候,林彪、江青、康生一伙野心家別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長了毛澤東的錯誤。這就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文化大革命的影響:
1.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協制度形同虛設。
2.國民經濟損失巨大。國民經濟發展緩慢,大批工礦企業處于長期停產,半停產狀態,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沒有提高!拔幕蟾锩笔觊g,僅國民收入就損失約5000億元。
3.科技、教育、文化事業遭到破壞。如全國出現了學校停課、工廠停工,學生當紅衛兵去鬧“革命”,上山下鄉,廣大知識分子遭到迫害等!拔幕蟾锩敝袊c發達國家的差距拉大了。
4.文化大革命是一次內亂,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造成了嚴重破壞。
文化大革命給我們的教訓和啟示:
1.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國內的主要矛盾;
2.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3.我們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國的方針;
4.我們必須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國內環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16600.html
相關閱讀: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