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中歷史七下第三單元測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今我朝罷丞相……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辈牧现械摹拔页笔侵( )。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明朝

2.(2011.山東泰安)從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設置軍機處,這種變化反映出的歷史發展趨勢是( )。

A.社會秩序動蕩 B.邊疆防御鞏固 C.軍政實現合一 D.皇權高度膨脹

3.(2011.山東萊蕪)“讀書人,最不齊,爛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道,變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道是圣門高弟!徒趟_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边@段材料反映了( )。

A.魏晉以來權貴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時開始分科考試選拔官員

C.唐朝時將詩賦作為科舉考試內容 D.明朝時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4. 北京在歷史上曾經是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其中遷都北京的皇帝包括( )。

①明成祖 ②皇太極 ③順治帝 ④康熙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許多人認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倫布、麥哲倫,而是600多年前從劉家港出發,遠航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航程達10萬余里的航海家鄭和。鄭和遠航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 )。

A.紅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峽 C.大西洋沿岸 D.波羅的海沿岸

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痹娋渲衅堇^光表明的志向是( )。

A.蕩平倭寇 B.趕走荷蘭殖民者 C.擊退沙俄侵略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7.如果把“錦衣衛、東廠和西廠”、“軍機處”、“文字獄”確定為—個學習單元,則這個單元的主題應該是( )。

A.特務統治的強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強 C.文化專制的強化 D.專制集權的加強

8.觀察下圖,此圖反映了清朝統治者( )。

A.大興文字獄 B.焚書坑儒 C.提倡言論自由 D.獨尊儒術

9.“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贊頌的是( )。

A.戚繼光抗倭 B.左宗棠收復新疆 C.鄭成功收復臺灣 D.康熙帝抗俄

10.某校歷史學習小組開展了以“明清時期反抗外來侵略”為主題的探究活動,其收集的歷史資料中不恰當的是( )。

A.靖難之役 B.戚繼光抗倭 C.鄭成功收復臺灣 D.雅克薩之戰

11.小明準備策劃一個歷史圖片展,下面是他找的三幅圖片,如果要為這組圖片設置一個標題的話,應是( )。

A.治國有方的立國明君 B.忠心衛國的愛國將領

C.反侵略的民族英雄 D.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

12.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關臺灣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三國時,臺灣稱夷洲②元朝時加強了對臺灣的管轄 ③明朝后期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④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 ⑤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隸屬廣東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3.如果你是《康熙大帝》的編劇,請把下列與康熙帝直接有關的歷史事件寫進劇本,你會選( )。

①冊封班禪 ②粉碎大小和卓叛亂 ③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④大興文字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實可以支持這一觀點( )。

①清順治時期確立冊封“達賴”的制度 ②清康熙時期確立冊封“班禪”的制度 ③清雍正時期在西藏設立“駐藏大臣”④駐藏大臣監督“金瓶掣簽”過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5.新《水滸傳》一經播出便引起轟動,尤其是劇中令人哭笑不得的穿幫鏡頭,更是讓無數人為之汗顏。根據史實,請你指出下列哪一道具不可能出現在劇情中( )。

A.酒壺、茶壺 B.豬肉、羊肉 C.宋江、公孫勝玉米地中大戰 D,刀、劍

16.右邊漫畫反映了近代中國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 )。

A.經濟基礎薄弱 B.對內集權專制 C.對外閉關鎖國 D.頻遭列強入侵

17.(2011.山東淄博)某中學組織“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明長城探訪活動,相約從明長城的最西起點出發,他們的出發點應是( )。

A.鴨綠江 B.臨洮 C.嘉峪關 D.遼東

18.“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譽海內外幾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產技術,曾在“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中被詳細介紹,該書是( )。

19.《紅樓夢》中會出現的情節是( )。

20.假如你是一位戲劇迷,想要欣賞著名戲劇《牡丹亭》,那你生活的最早時代應該是(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二、材料分析題(20分)

2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是一項貫穿我國封建社會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從秦朝到清朝存在了兩千多年。歷朝歷代統治者均采取各種措施對此加以發展與完善,F選取部分史實,對此作一簡要梳理。仔細閱讀下列材料,請完成: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边@是雍正帝時的一位進士寫的,結果他被斬首……朝臣胡中藻的詩句有“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帝看了競說:“加‘濁’字于國號‘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結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殺,禍及師友。

(1)材料一中的他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曾經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主張,深受秦國國君的賞識。請問他是誰?(2分)

(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在位時曾對儒家學說采取了什么措施?漢武帝在位時采納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議?(4分)

(3)結合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回答,明太祖為了選拔能聽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舉措?(2分)

(4)結合材料四及所學知識回答,這是清朝統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有什么危害?(5分)

(5)根據材料二、三、四及所學知識,指出這些措施主要側重于哪一方面?有什么共同目的?(4分)

(6)綜合以上材料,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3分)

三、圖示填空題(16分)

22.清朝前期,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閱讀下圖,根據要求,按序號在空白處填寫恰當史實。

四、探究題(12分)

23.波濤洶涌的海洋,給明清兩朝帶來了榮耀,也帶來了恐慌。下面是某中學七年級的同學搜集到的一些圖片,請你參與進來完成相關的探究活動。

【圖片搜集】

【史實探究】

(1)請分別說出圖1和圖2率領這兩支艦隊的人物并簡單介紹一下他們的事跡。(6分)

(2)圖3中清朝實行廣州一地對外通商的政策叫什么?說一說清朝實行這一政策的危害。(4分)

【情感體驗】

(3)結合明清時期不同的對外政策,說一說給我們帶來的啟示。(2分)

五、簡答題(12分)

24.(2011.湖南常德)明清時期我國歷史最顯著的特征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明朝和清朝前期為抗擊外國侵略維護國家主權進行了哪些斗爭?各起到什么作用?(4分)

(2)為了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清朝前期對新疆地區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清朝前期實行怎樣的對外政策?你認為這一政策對當時的中國有什么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4分)

第三單元測評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題

1.D 明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權分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2.D

3.D通過讀書考試選拔人才,可以判斷這是科舉制度,而“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是指八股文,八股取士是從明朝開始的,可見此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時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4.C 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1644年清軍入關,遷都北京,當時皇帝是順治帝,所以正確答案為C項。

5.A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所以正確答案為A項。

6.A 明朝中期,倭寇騷擾東南沿海,戚繼光率“戚家軍”蕩平東南沿海的倭寇,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抗倭業績,永遠載入史冊,通過“但愿海波平”可判斷選A項。

7.D明朝時期設置錦衣衛、東廠和西廠等特務機構,清朝設置軍機處、大興文字獄,都加強了中央集權, 所以正確答案為D項。

8.A 清朝時有人因為寫了“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的詩句而招來殺身之禍,這種現象反映了清朝統治者斷章取義、借題發揮,正是“文字獄”的表現。B項是秦朝加強思想文化專制的表現,C項不符合題意,D項是西漢時期的思想主張。

9.C“逐荷夷”是指驅逐荷蘭殖民者。1 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10.A“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雅克薩之戰”都是明清時期反抗外來侵略的事跡,靖難之役是一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皇位的戰爭。

11.C戚繼光的主要功績是抗擊倭寇;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康熙帝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打敗沙俄侵略者。所以圖中三人都是反侵略的民族英雄。

12.A 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

13.C康熙帝賜予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為保衛祖國邊疆.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打敗沙俄侵略者。乾隆帝時,大小和卓發動叛亂,乾隆帝調兵討伐,平定叛亂。為加強思想控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興文字獄。所以C項符合題意。

14.C順治帝冊封達賴五世“達賴喇嘛”的封號;康熙帝冊封班禪五世“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1727年雍正帝設置“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金瓶掣簽是用來認定藏傳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轉世靈童的方式,由駐藏大臣監督“金瓶掣簽”過程。因此正確答案為C項。

15.C 玉米原產南美洲,明代從國外引進,清代不斷推廣種植,所以在《水滸傳》中不可能有玉米地。

16.C根據題干中的“無須與他國交流”,可判斷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正是因為實行這一政策,導致了近代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

17.C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

18.C《天工開物》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19.C“三顧茅廬”出自《三國演義》;“大鬧天宮”出自《西游記》;“黛玉葬花”出自《紅樓夢》;“武松打虎”出自《水滸傳》。

20.C《牡丹亭》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作品,所以正確答案為C項。

二、材料分析題

21.參考答案:(1)韓非。

(2)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八股取士。

(4)文字獄。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5)思想。目的:加強思想控制,鞏固封建統治。

(6)統治者為維護自身統治不擇手段,加強思想控制;思想必須解放,禁锎思想,就會阻礙社會發展和進步等。(只要圍繞“思想”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三、圖示填空題

22.參考答案:(1)①雅克薩②尼布楚條約

(2)③鄭成功 ④臺灣府

(3)⑤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任答一個即可) ⑥駐藏大臣

(4)⑦大小和卓 ⑧伊犁將軍

四、探究題

23.參考答案:(1)戚繼光;鄭和。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浙江九戰九捷,蕩平浙江的倭寇。后又南下廣東、福建,與當地軍民共同剿滅倭寇,平息了東南沿海的倭患。鄭和從1405~1433年,先后七次率領船隊下西洋,到達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2)閉關鎖國政策。使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不能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導致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

(3)閉關自守不能從根本上抵擋殖民勢力的侵略,只有實行對外開放,加強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才能促進社會進步,國家昌盛。(言之有理即可)

五、簡答題

24.參考答案:(1)戚繼光抗倭,平息東南沿海倭患,保衛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鄭成功收復臺灣,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滴醯劢M織兩次雅克薩之戰,趕走沙俄侵略者,保衛了祖國的邊疆。

(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設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清政府妥善安置。

(3)閉關鎖國。積極作用:對西方侵略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消極影響:清政府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6008.html

相關閱讀: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