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中歷史九下期末測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2011.四川內江)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是( )。

A.英國光榮革命 B.法國大革命 C.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 D.俄國十月革命

2.(2011.江蘇淮安)20世紀20~30年代,蘇聯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有關斯大林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使蘇聯成為強盛的工業國②東歐各國大都曾照搬這一模式③為蘇聯的解體埋下了隱患 ④極大地保護了農民的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有關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共同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大國操縱,充滿了矛盾和斗爭 B.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的關系

C.侵犯了中國的主權 D.美國在這兩次會議上獲利都最大

4.資本主義制度也有一個不斷鞏固與發展的過程,下列事件中,加強了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的是( )。

A.1929~1933年經濟危機 B.羅斯福新政

C.建立法西斯專政 D.“科技立國”的戰略

5.羅斯福說:“把德日不幫助軸心國家的一切民族和國家都當作全體軸心國的共同敵人,這就是他們簡單明確的總戰略。所以,只有類似的總戰略才能抗衡它!绷_斯福說的“類似的總戰略”是指( )。

A.美國幫助被軸心國侵略的國家

B.美英發表《大西洋憲章》,結成共同反對“納粹暴政”的聯盟

C.美國對日本和德國等軸心國家宣戰

D.所有對軸心國作戰的國家結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6.(2011.江西)某班開展了“我看希特勒”的課堂討論,以下是部分同學的觀點,其中屬于正確情感態度的是 ( )。

A.他宣稱“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符合德國的利益

B.他把德國綁上戰車,把世界拖入戰爭,完全是西方國家縱容的結果

C.在短時間內橫掃大半個歐洲,他是個真正的英雄

D.歐洲歷經巨大的戰爭浩劫,約600萬猶太人成為冤魂,他是罪魁禍首

7.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嘯引發了福島核電站爆炸,給日本乃至全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在66年前,日本曾有兩大城市遭到了原子彈的轟炸,核污染的影響至今猶存,請問這次事件發生在( )。

A.甲午中日戰爭 B.第二次世界大戰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冷戰

8.在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共同體,其旗幟和貨幣如下,它是( )。

A.歐洲共同體 B.歐盟 C.亞太經合組織 D.世界貿易組織

9.(2011.貴州銅仁)20世紀50~70年代.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至80年代下半期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下列不屬于日本經濟發展原因的是( )。

A.美國的扶持 B.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C.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 D.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

10.“橫空出世一戰中,社會制度初顯優,二次大戰建大功,一朝解體兩極終!辈牧仙鷦拥孛枋隽耍 )。

A.美國的歷史 B.英國的歷史 C.法國的歷史 D.蘇聯的歷史

11.(2011.重慶)小紅在學習世界歷史時,做了以下讀書筆記。其中不正確的是( )。

A.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B.20世紀20~30年代,一股法西斯逆流在歐洲、亞洲泛濫

C.1930年,美國經濟逐漸復蘇

D.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國家走上了聯合自強的道路

12.馬小虎同學從印度、納米比亞、古巴等國家的獨立及發展史中提煉出下列學習主題,其中最恰當的是( )。

A.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B.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C.二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 D.亞非拉的獨立與振興

13.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到1973年,阿以之間發生了四次中東戰爭,直到今天巴以沖突仍時有發生,中東問題依然是國際社會擔憂和關注的焦點。由此可見中東地區的特點是( )。

A和平、穩定 B.動蕩、戰火頻仍 C.戰和不定 D.時好時壞

14.(2011.江蘇蘇州)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紀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現了三次大的演變,按其形成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

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

B.兩極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化趨勢

C.多極化趨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

D.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5.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將是長期、曲折的斗爭過程,能夠表明這一現象的事件是( )。

A.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B.華沙條約組織的成立 C.歐洲共同體的成立 D.科索沃戰爭

16.仔細閱讀下面漫畫,對漫畫內容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兩極格局已解體 B.一超多強局面形成

C.美國企圖推行單邊外交政策 D.多極化格局形成

17.某校九年級歷史活動課上,同學們在探討有關經濟全球化趨勢和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問題時,得出下列四個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成立了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聯盟、亞太經合組織等經濟組織

B.廣大發展中國家從中獲得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對它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C.作為“一超”的美國,不必與“多強”進行合作,不需要大多數國家的支持,可以為所欲為

D.“一超多強”指美國及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世界格局出現了多極化發展趨勢

18.當今世界,各種政治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加強。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根源在于( )。

A.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B.第三世界的興起

C.世界總趨勢趨向緩和 D.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19. (2011.江蘇蘇州)中國海爾集團是世界第四大家電制造商,海爾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立本土化的設計中心、制造基地和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5萬人,已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2008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營業額1 220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海外營業額同比增長9.8%。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海爾產品質優價廉 B.區域集團化的影響

C.交通便利運輸快捷 D.經濟全球化的推動

2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起源于英國 ②90年代進入網絡時代 ③生物工程技術的核心是生物學④1996年克隆羊“多利”問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二、讀圖簡答題(10分)

21.改革與人類社會的進步相伴而生,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國外改革的歷史,推進中國的改革向深層次發展,九年級二班組織了一次有關改革問題的探究。請你與同學們一起展開討論。同學們通過一定的途徑收集到了以下資料:

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為了辦主題班會,假若你是該班的同學,你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收集資料?(至少回答一種途徑)(1分)

(2)圖1中的改革家進行了一次改革,與其同一時期的日本也進行了一次同樣性質的改革,從這兩國的歷史發展來看,改革對兩國的影響有什么共同之處?(2分)

(3)圖2中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使該國渡過了嚴重的經濟困難,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請問他的探索是什么?(1分)

(4)圖3中的改革家實施了新政,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體現在何處?(2分)

(5)圖4中的人物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在他的指引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這30多年的起點是什么?(1分)

(6)在改革過程中,一些國家探索出了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條是堅持走 道路。(1分)

(7)學習歷史的最終目的是獲得感悟,啟迪今天。從這次探究“改革之路”的班會活動中,你獲得了哪些啟迪?(2分)

三、材料分析題(15分)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7分)

“70多年前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扣平帶來空前的災難。世界各國人民同仇敵愾,攜手反擊法西斯侵略,保衛世界和平。與此同時,中國人民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我們不會忘記,大批蘇聯紅軍遠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肩并肩對日作戰,為中國奪取抗日戰爭最終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胡錦濤主席會見參加抗日戰爭的俄羅斯老戰士時的講話

(1)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的標志是什么?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的軍事行動指的是什么?(2分)

(2)“蘇聯紅軍遠赴中國東北參加對日作戰”是哪次會議的決定?(1分)

(3)“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開始于哪一事件?列舉中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并取得勝利的重大戰役兩例。(3分)

(4)回顧這場戰爭,你有什么感想?(1分)

23.閱讀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并沒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美蘇之間的“冷戰”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個世紀的世界格局。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并在曲折中不斷發展,國際形勢趨于緩和,但是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材料二 跳出國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場,哪里生產成本低,就在哪里生產經營,這種現象已經越來越普遍…”

──以上材料摘自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下)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近半個世紀的世界格局”指什么格局?這一格局結束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2)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是什么?你認為威脅當今世界和平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是什么?(2分)

(4)舉出材料二中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實例。(2分)

四、探究題(15分)

24. (2011.山西)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國家之間、民族之間的沖突對有發生,世界和平不斷受到威脅。2011年3月至今,利比亞的局勢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為此,小華和小明圍繞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進行了以下探究,請你也參與。

任務一 梳理知識

(1)近代以來,造成利比亞等非洲國家貧窮落后和局勢動蕩的原因有哪些?(3分)

(2)簡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中大國強權政治損害中國利益的表現。(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國家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是什么?(2分)

(4)二戰后霸權主義威脅世界和平的事例有哪些?(2分)

任務二 解決問題

小華:發展中國家要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努力探索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

小明:大國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中,要承擔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促進共同發展。

(5)請任選上面觀點之一,結合史實加以闡明。(4分)

任務三 思考感悟

(6)通過以上探究,談談你的感悟。(2分)

期末測評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題

1.D

2.A斯大林模式重點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于落后狀態,國家從農民手中拿走的東西太多,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長期停滯不前,所以④的說法是錯誤的,把含有④的排除即得正確答案。

3.D巴黎和會由英、法,美控制,調整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新秩序,華盛頓會議由美、英、日控制,調整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所以A、B兩項都是正確的。巴黎和會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全部轉讓給日本,華盛頓會議的《九國公約》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所以C項也是正確的。只有D項是錯誤的,華盛頓會議美國獲利最大,但巴黎和會美國并沒有獲得它想得到的利益。

4.B羅斯福新政開創了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和管理,所以選B項。

5.D此題是材料式選擇題,從材料看羅斯福號召一切不幫助法西斯的國家和民族應該聯合起來同法西斯國家作戰,其主張是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所以選D項。

6.D本題考查情意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解題也就需要抓住題干的正確情感態度。把希特勒發動的戰爭放到世界范圍的角度去看,二戰我們基本是否定法西斯的,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D項。

7.B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盡快促使日本帝國主義投降,1945年8月,美軍在日本的廣島、長崎分別投下原子彈。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8.B此題是圖片材料式選擇題,解答此題,首先從題干中獲取有效信息,“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共同體”即政盟,圖片是歐盟的旗幟和貨幣,所以連B項。

9.B蘇聯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因而不屬于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

10.D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爆發十月革命,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20世紀20~30年代,蘇聯“一五”、“二五”計劃期間,經濟飛速發展,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二戰中為打敗法西斯蘇聯作出巨大貢獻。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終結。

11.C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從美國爆發,直到1933年,羅斯福上臺實行新政,美國經濟才逐漸恢復和發展起來,故C項的說法是錯誤的。

12.D二戰后,印度、納米比亞、古巴等亞非拉國家再次掀起獨立運動,所以D項符合題意。

13.B二戰以來,中東地區始終動蕩不安,而巴以沖突是中東問題的關鍵。

14.A一戰后形成了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二戰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兩極格局,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趨勢發展。

15.D科索沃戰爭是在沒有經過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對南聯盟進行狂轟濫炸,這是對世界和平和聯合國地住的挑戰,也是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這表明了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將是長期、曲折的斗爭過程。

16.D從漫畫中可以看出美國單邊政策遭到餓、法、德等國的牽制和阻撓,說明一起多強局面形成,兩極格局已結束,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但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17.CA、B兩項關于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和影響的說法是正確的。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立發展,應加強合作與交流。所以C項的說法是錯誤的。D項對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說法是正確的。

18.D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根源在于世界上出現了多個經濟力量中心,是經濟格局的多極化決定了政治格局的多極化。故選D項。

19.D從題干的材料可以看出,中國海爾集團已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跨國公司的影響增大,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都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

20.D

二、讀圖筒答題

21.參考答案:(1)互聯網、教材、專業書籍、音像資料、查閱圖書館資料等。(其中一點即可)

(2)逐漸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3)新經濟政策。

(4)對工業的調整。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

(5)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6)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7)改革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改革要從社會實際出發。

三、材料分析題

22.參考答案:(1)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諾曼底登陸。

(2)雅爾塔會議。

(3)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只要答出其中兩例即可)

(4)和平來之不易,悲劇絕不能重演;人類在應對共同挑戰時,應團結一致;加強合作,才能求得共同發展;牢記戰爭傷痛,以史為鑒;遠離戰爭,珍愛和平;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才能有效對付各種侵害。

23.參考答案:(1)兩極格局。蘇聯解體。

(2)多極化。霸權主義(或強權政治)。

(3)經濟全球化。

(4)如可口可樂、三星手機、西門子電器、海爾集團、微軟公司、肯德基、麥當勞等。(可自由舉例,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

四、探究題

24.參考答案:(1)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三角貿易、販賣黑奴;大國干涉;豐富的石油等資源;本國內部矛盾等。

(2)巴黎和會上簽訂了《凡爾賽和約》,莢、法、美等國拒絕了中國政府的合理要求,規定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全部轉讓給日本。華盛頓會議上美國提出中國對各國要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1942年,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成為二戰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4)“冷戰”對峙;美蘇爭霸;朝鮮戰爭;越南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古巴導彈危機;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科索沃戰爭等。(符合題意的任意兩例即可)

(5)小華的觀點:示例:①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歷史上大多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國家,受西方殖民國家的奴役。如對亞非拉等國的殖民掠奪和三角貿易等。②二戰后這些國家相繼走上獨立與振興的道路,但都面臨著基礎薄弱、技術落后、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等問題。如中國、印度、東南亞的發展等。③在當今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發展中國家應順應潮流,抓住機遇,積極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制定防范風險的有救措施,謀求適合本國國情發展的道路。如中國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小明的觀點:示例:①大多數發達國家,其強大與早期的殖民擴張和掠奪以及帝國主義爭霸戰爭有關。如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等。⑦二戰后,一些地區沖突、民族矛盾有了大國的干涉便更加激化,嚴重威脅世界和平。如中東戰爭、科索沃戰爭等。③在當今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下,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主題,大國應該承擔起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促進共同發展。如各國從二戰中美、蘇、英等大國組織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并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得到借鑒,團結合作,打擊恐怖主義,制止核武器擴散等。

(6)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各國要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加強合作,求得共同發展;②大國要承擔起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協調地區事務,通過平等協商對話解決地區爭端;③聯合國要發揮其作用,協調各國矛盾;④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7196.html

相關閱讀: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