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中歷史復習資料之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mdash 初中英語;八年級歷史上冊]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一直是人們難以忘記的歷史,下面的小編繼續為大家帶來的是八年級歷史上冊復習提綱之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請大家做好筆記了。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9、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略中國東北。

  結果:蔣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東三省淪亡。 意義:中國人民局部抗戰開始。

  10、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

  抗日義勇軍(東北人民自發)&抗日游擊(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楊靖宇為代表)

  11、西安事變 :性質:愛國“兵諫 ”

  背景:①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②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得到全國各界愛國人士的擁護;③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④張學良、楊虎城在中國共產黨的爭取下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與紅軍實行停戰。

  經過: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扣押了蔣介石。并通電全國, 提出停止內戰等主張。

  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需要團結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黨從全國人民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評價張楊二人: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兵諫”,具有正義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意義及作用: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65850.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