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談論具體的數學難,對于學習數學中我們家長和孩子應該具有的態度、想法、方法、甚至于情感,我們一起探討一下而已。教師的“教”的內容,包括表情、體態、言語等,都是不能通過網絡傳輸的。我一般不去“數學”那里,多是學校學科教育的延伸,紙上談兵。
“數學”,不是學校老師講的那樣“懸乎”,也不是課本寫的那樣“簡單”,我們掌握了多少數學,那就是我們心中的數學。以熱愛作為科學的數學為出發點,今天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的收獲才會影響久遠且惠及其他。
關注每一天的“名堂”,我們會珍惜時間的,還可以學到一些知識的,這就是捕捉信息。明天就是“十月革命”紀念日,好象是在“無端”地捕捉信息,不過有學生只是聽課就能夠全面接受課堂內容,怕就是具有這種捕捉能力吧?
學習重在過程
學習數學,更在意的應該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頭腦里有“活動”:“如果”、“那么”、“但是”、“不僅”、“而且”、“就是”、“包括”、“當然”、“不過”、“于是”等等,理順思維是學習數學的根本,這是數學被稱為自然科學之母的原因。由此可以帶動其他學科學習的。
在意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大腦的活動,意在思維,其表現可以為做題目,但不僅僅是做題目。所以,分數是其次的,分數是外界的評價,過程比目的更重要。冷靜想一下,學校課本里的知識并不多,老師“發揮”的也不多,對分數緊張的心情導致“變態”妨礙了一些學生的學習!皩W習”是孩子的責任,這“學習”絕不僅僅是得到分數,而是經歷那個過程!
有關數學學習
學校數學學習,似乎都是考察“看到這??想到那”的能力,很重要!皢栴}一條‘線’”,由看到的題目,想到某某,再想到某某某,就“看見”答案了。能“想到”就是能力,達到“自然想到”最好,這就要靠平時認真聽老師“分析”題目,不能只指望老師板書出過程。
上課要聽老師講他是怎么“想”的,課后要“追問”老師是怎么“想”的,同學之間要探討那些“會”的人是怎么“想”的。自己多“想”,看人家怎樣“想”,聽老師是怎樣“想”的。重要的是首先讓孩子明白此理。盡管老師總是喊我們做題,實質上是讓我們去體會其中的思路,不是有老師要求學生只寫出解題思路就可以了的,當然這是某些“好”高中對付“好”學生的“好”辦法。
學習數學,公式的推導比公式的應用更重要。假如把公式忘記了,自己推導出來再用,也是很好的補救辦法。會推導公式了,對它就能有更透徹的理解,也就好將知識串起來。“練習在于精煉,而不刻意求多”,自己不會的題目,要反復練習,縮短書寫的時間,減少書寫的篇幅,因為這里正是自己的“軟肋”。這里指學習的過程應該如此如此,臨場發揮就是孩子的事情了。
家長良好心態
我們不得不面對“一邊倒的重分數,抹殺了多少創造力”的現實,以和別人不一樣的“踏實”的態度和方法學習學校里面的“數學”,才是可取的方法。大社會有不沉穩的因素,而誰能沉穩的努力去做,就往往能有好成績。有好些孩子被家長“趕”得還不如自生自長了。孩子在“分數”上的收獲和我們成年人在金錢上的收獲大大地不一樣!
只要“腦筋在轉動”,孩子總有“清白”的一天。孩子做數學題目,目的是要孩子“動”起來,在“微笑”和“怒目”下的“動”是沒有用的。
自己原諒自己,不好,等孩子不知道以后再放縱自己?怎么樣?按時作息是個好習慣,不要自己遷就自己,至少是做給孩子看?矗何乙苍谕瑧卸枳龆窢!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我們每天“做”的孩子都會“看”到的,……本身良好的習慣就恭喜了,孩子甚幸。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也遇到過困難和挫折,否則孩子真認為“大人好舒服”、“讀書好痛苦”哦。
孩子從小努力
認真聽課,認真書寫,在質量上盡其高的要求。比如寫好“c”:很多人“8”就沒有寫好,有從“7”演變過去的,有從“2”演變過去,都是往日不“踏實”的后果!8”寫好了,數學中的“∽”和“∞”不就寫好了嗎?從這里,我們看到“前面”的認真對“后來”的影響。比如:三角形全等的幾個判定定理中的幾個字母,好些老師不知道(SAS)中是些什么英文單詞!各科之間理應有聯系,數學老師不講英語,英語老師不講數學,我們學生有必要進行聯系。孩子能“主動”“這樣”,好“習慣”就一定會發散到其他的地方,接下來可能就是“基礎”受益了!斑@樣”,指人們常常認為是無用的東西,如“細節”等,似乎與分數無關,但是是良好的習慣!凹毠潯焙苤匾,把“細節”丟多了,就會落后。
數學學習,要“靜”下來、勤動筆,懶惰是干什么事的大敵。對趣味數學的喜好,好象也有促進用。還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要鍛煉和培養。有說:你不去干,你怎么知道你不行呢?很多人不“成功”就是他自己認為自己不會“成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674886.html
相關閱讀:初中數學正方形的幾何知識點
淺談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學習初中數學的方法之高質量練習
平行四邊形?初中數學題精選
初中數學角的公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