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陽縣港口中學 方建旺
對新課標和新課程的認識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薄坝行У臄祵W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關鍵是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由原來過多地“關注知識”,轉變為“關注學生”。教學目標的確定都要體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堂上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青少年學生的角度去看數學、學數學。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課程資源,組織教學活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及參與研制開發學校課程等方面,都應以實施素質教育為已任,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創造性地進行教學。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學習是發展學生心智,形成健全的人格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有實現自我的“可持續性發展”的意識和能力,
在新課標、新理念的指導下,新教材與老教材相比有著很大的變化。
(1)新教材注重情景展示生活化:新數學強調注意從生活和學生的角度去選擇內容,設計畫面,編寫例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并非空穴來風,而是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
(2)新課程的核心是學生的參與,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新教材自始至終在引入部分設置了許多填空部分,讓學生填空,并問這是為什么?讓學生去作,練,探究,歸納,最終把問題解決,學生也學會了知識,同時這些知識來源的全過程是自己總結出來的,也加深了記憶。
(3)新教材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注重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與方法,合理使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注重知識的應用與方法,如在講有理數乘法這一節時,從蝸牛的向左向右運動(規定向左為負,向右為正),在前在后的位置(現在前為負,現在后為正),讓學生從數軸上很直觀地看出這四種情況的位置,由此而歸納出法則。當然這些法則也可用演繹的方法來講,先說出法則然后讓學生用,學生也會做題,但學生會因此失去探索的過程和歸納總結的方法,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些損失是不可彌補的。又如在“乘方”一節的教學中,先將一個負數的乘方轉化為相同負數積的形式讓學生進行運算,有偶次方的,也有奇次方的,讓學生通過已學過的知識運算后討論并歸納總結出有理數的乘方的法則。
(4)新教材注重應用,加強了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解法沒學的情況下,先出示一道應用題,把每一個量都在課本上留出空白,讓學生將含有未知數的式子填出來,并問這是為什么?這樣通過學生自己的認識,理解最終找出了等量關系,列出了等式,進而引入方程的概念,又舉出一個應用題……這樣通過這兩個方程的觀察比較而歸納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講方程的解法時同樣也是利用應用題引入方程,再利用等式的性質和運算律逐步給學生說出移項、合并……的規律。
(5)、新教材注重放飛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在新教材中設置了多處觀察、探索、試一試、思考、探究的欄框,使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在觀察、思考、探索的同時歸納總結出新的規律,掌握新的知識。還設計了“讀一讀”“實踐與探索”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開拓學生的思維,放飛學生的想像。
新教材能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不單純地依賴于模仿和記憶,而是著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創造能力。數學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輔助學生的活動,與學生合作探討、研究問題,圍繞學生組織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二、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加強校本教研,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一)我校注重教研,發揮集體的力量。我校規定周三第三、四節課是法定的教研時間,除此之外每天都抽出30分鐘以上的時間對第二天的課的重點、難點及采用什么教法進行教研。備課時,首先應認真研究《標準》、教材、學生:《標準》對教材該部分內容所提出的三維目標等是怎樣說明的?教學過程中如何結合教材來體現和達到這些目標?《標準》對該部分內容提出的“教學建議”是怎樣的?如何創造性的實施其“教學建議”?如何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活用教材?同時還應考慮到學生的知識背景和發展水平的不同。這些都是備課時應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其次應認真研究課堂活動:這堂課有哪些數學活動可以安排?怎樣組織數學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怎樣指導不同層次的學生?怎樣與學生互動?活動中怎樣進行評價和調控?哪些活動可以通過課件展開?哪些活動要借助其它媒體和工具進行?另外,學生在探索和“做數學”的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哪些?可能有哪些發現?如何引導和評價?這些問題也應在備課時認真研究和思考
(二)經常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如開展老教師引路課、中年教師藝術課、新課程中青年教師教學大比武等活動,對同志們是個很大的促進,每位授課教師都要進行精心準備,采用新教法,制定預習目標和自學導綱。所有聽課教師暢說欲言,既要指出該節課的成功之處,更要評出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教學建議。通過一節課的教學,使講課教師、聽課教師都有所受益。
(三)根據我校實際,結合各名校的各種課堂教學模式形成我們自己的“學、議、導、思”課堂教學模式,以自學探究問題研討為中心,一切教學活動圍繞自學探究展開!皩W、議、導、思”教學模式是以自學探究和問題探討為中心,一切教學活動圍繞自學探究展開。整個教學活動過程分為“自學預習、小組討論展示、點拔引導、回顧反思”四個部分,學生在此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集體研討問題,自主解決問題,感受求知的激情和學習的快樂。
1、學(自學預習),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教師把課本知識問題化,列出預習目標和自學導綱,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學,對課堂學習的基本內容(包括概念、公式、定理、解題方法、知識應用等),有初步的了解,并做好自學筆記和部分達標檢測,真正讓學生自己走進課堂。教師可參與到學習小組中,通過觀察、提問、抽查等方式了解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情況,及時同學生進行交流,解答疑問,指導學生自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674937.html
相關閱讀:平行四邊形?初中數學題精選
初中數學角的公式大全
學習初中數學的方法之高質量練習
淺談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初中數學正方形的幾何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