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學生的幾何證明學習現狀
1.怕。
2.審題不仔細。
3.數學用語、書寫不規范。4.思維跳躍,邏輯混亂。
5.有的性質定理記不住,即使記住了,用的時候又不知該用哪個。
6.兩極分化嚴重。
二、造成學生幾何證明題學習困難的原因
(一)教師的原因:
過分強調嚴密、抽象、困難,過分強調演繹推理,抬高了幾何的門檻,加之個別教師不善于聯系實際,漠視周圍豐富的幾何素材,從書本到書本,枯燥無味,使學生缺少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機會,使學生的空間觀念、空間想象能力的形成和培養受到相當大的限制。更有一些教師受條件限制不能或不會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教育技術,教得太死,扼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沒有設計豐富多樣的數學活動,不善于把幾何知識講活,講出趣味性。
(二)學生的原因:
第一,沒有解決好“入門”問題。小學階段對一些簡單圖形的認識,往往是通過觀察和實驗得來的,對一些圖形的研究也僅僅側重于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在思維方法上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初中幾何學習中,雖然圖形直觀能對尋找解題方法有所啟示,然而,單憑形象思維不能解決幾何問題。
第二,沒有過好幾何的語言關。幾何語言有點類似文言文,用通常語言人人都會表述的事情,卻被幾何語言弄得很別扭。例如“怎樣比較兩條線段的大小”,基本做法其實人人都會,就是把它們的“一端對齊,看另一端”。但對幾何教科書上的敘述:“把線段A'B'移到AB上,使A'與A重合,A'B'順著AB落下,這時如果B'落在點A和點B之間,就說線段A'B'小于線段AB,記作A'A'。
第三,沒有體會到成功的愉悅。事實上,成功和進步是可以帶來信心的。一道幾何題證出來后,學生會感到很高興、很自豪、很有信心。然而,并不是每個學生在學習幾何初期都能體會到這種快樂,大多數學生只有一籌莫展的痛苦,因而失去學習的自信。
第四,概念多,記憶有困難。在平面幾何概念的學習中,如果學生對自己學習知識的概念的形成過程不了解,沒有能力開發和完善學習策略,那就只能死記硬背和生搬硬套定義,結果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與概括之間的思維斷層。
來源:寧夏日報
相關鏈接>>
1、決戰高考數學之四月深化復習(學生版)
2、全國各地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調研數學(理)試題匯總
3、學年春初中數學備課資料精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674962.html
相關閱讀:初中數學正方形的幾何知識點
淺談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學習初中數學的方法之高質量練習
初中數學角的公式大全
平行四邊形?初中數學題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