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將知識性、應用性、趣味性和諧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一 利用生活經驗,建構數學思想
構建智慧的重要基礎,是人們已有的生活、學習經驗。在學生的生活中已有許多數學知識的體驗,學校數學學習是他們生活中有關數學現象經驗的總結與升華,每一個學生都從他們的現實數學世界出發與教材內容發生交互作用,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鑒于學生并不是一張“白紙”,教學時,我們應充分利用其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促使其主動建構數學思想。
二 應用生活現實,體現數學價值
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須扎根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還是看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尤其是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所以,我們應及時提供把課堂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機會,讓學生在應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在應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數學的魅力,并通過應用促使學生更主動地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在學習和生活中更主動地運用數學。
初中數學中,數學應用于現實的例子很多,如學習了《用正多邊形鋪地板》一部分后,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地面磚的圖案;學習了《解直角三角形》一部分后,讓學生測量教學樓、旗桿、水塔等的高度;學習了方程和方程組以后讓學生列方程或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等。
生活是數學的大課堂,聯系生活學數學既使數學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又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到了富有真情實感的、能動的、有活力的知識。
三 經常開展數學知識應用競賽
數學知識應用競賽實質是由“知識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過渡的教育策略。定期開展數學知識應用競賽活動,是培養學生用數學意識的好形式。競賽的內容可以制作教具、模型、實地測量、講解實物、計算實際問題等。此類競賽與書面形式的問題相比,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實際操作性強、應用知識靈活,可以吸引很多學生來參加,有效地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
四 挖掘教學知識點,展示數學的趣味性和奇異美
在教學中要緊扣教材,多設計或引用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新穎有趣而富于思考的問題,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富有吸引力。如在講授圓的有關性質前,提出問題:車輪為什么是圓的?電腦分別模擬安裝有三角形輪子、正方形輪子、橢圓形輪子和圓形輪子的汽車行駛的狀態,并分別配各種顛簸沉重的聲音及輕快的聲音。
在教學中要結合教材展示數學外在形式與內在結構的和諧美、奇異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體驗到數學學科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如在學習幾何引言時,課后一些美麗圖案利用幾何畫板制作成動畫,可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圖案的畫法,并且學生會驚奇地看到:六角雪花圖案繞中心旋轉,速度由慢到快時,可另產生各種各樣效果奇特的圖案;風車圖案的每一葉片可收縮為一條線段,當葉片為伸展或收縮狀態時均可旋轉成其他圖案;紫荊花圖案由鼠標拖動旋轉控制點,可演示開花和結果的形態過程等。在美的熏陶中,學生會感到幾何圖形變換無窮,妙不可言,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從而對幾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堅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滲透應用意識,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和發揮作用,突出實踐性,有利于培養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型人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09503.html
相關閱讀:學習初中數學的方法之高質量練習
初中數學正方形的幾何知識點
初中數學角的公式大全
平行四邊形?初中數學題精選
淺談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