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reudenthal提出“數學是現實的”,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觀,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突出生活化……
筆者在教學中,探討和積累了一些教學的體會和感悟,下面針對生活化課堂創建的問題,而展開論述,具體論述初中數學生活化課堂的打造和實施策略。
一、導學過程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不是哪一個環節彰顯生活色彩,而是應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眾所周知,獨特、巧妙的導入,可以起到“先聲奪人”之效。在課堂的導入環節,即在課堂之初,就給數學課堂披上生活的薄紗,我們的數學課堂便可籠罩著濃濃的生活味,彰顯生活的氣息。
在《平移》的教學中,在導入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輸送帶上的電視機的運行的短片視頻,呈現運行中的電梯的畫面,呈現大小相等、形狀一樣的8只小狗的圖片等,讓學生觀察這些圖片和視頻,觀察并思考:傳送帶上的電視機的性形狀和大小在運送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電梯在運行中,每一個梯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6只小狗的圖案有什么特征,這6只小狗能否通過其中的一個,而繪制出整個的圖案,如果能,你能說一說你的想法嗎?
這個導入環節,是“導學”的開始,導入的幾個實例,無不是學生的生活中的看得見、摸得到的東西,是他們的熟悉的情境,并且,問題的提出,直接把這些生活中的素材與即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平移”巧妙聯系起來,既凸顯了導入活動的生活化,也彰顯了“平移”與生活的密不可分。
導入環節生活化,“導學”過程也應該生活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知識的重點的強調、難點的突破、疑點的攻克,巧用生活化的問題,可以增強數學知識的直觀性,也降低數學的難度。
如對于《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中,如何用字母表示數,無疑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這個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問題——自己將來能否長高。兒子的身高是父母親身高的和的一半的1.08倍,而女兒的身高是父親身高的0.923倍與母親身高的一半的和。那么,你能預測一下你的將來的身高嗎?
這個導學過程,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導學的問題情境,這個問題情境也是學生們熟悉的話題,用字母表示數,然后用爸爸、媽媽的實際身高,計算自己以后的身高,整個過程,學生聽得入神,學得興趣,用得開心,課堂沉悶、數學枯燥、學習被動等都遠離課堂,與互動課堂隔絕。
二、數學運用中突出生活化
在教學中,無論是例題的選擇,還是問題的提出,實踐性的活動等,都應該立足生活實際,從實際生活中找素材、找靈感。
如學習《軸對稱》時,課堂開始時的導入,用生活中的古今中外舉世聞名的建筑,如太和殿的構造、天安門城樓,法國的誒菲爾鐵塔、埃及的金字塔,以及金門大橋、白宮等的建筑,而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建筑的特點——對稱。再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的蝴蝶、蜻蜓等昆蟲的身體結構特點,戲劇中的道具——臉譜面具,在天空之飛行的飛機,在電線上的小鳥、一些窗花、剪紙等等的觀察,讓學生感受到“對稱”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在教學過程中,生活化也應貫穿到始終。如《軸對稱》的學習,在導入之后,學生逐漸對軸對稱有了初步的概念,再讓他們“走進生活”,找出生活中的關于軸對稱的例子,學生們的楓葉、五角星、正方形、棱形、圓、等腰梯形、米字型國旗、數字中的0、3、8,英語字母的A、B、C、D、E、H、S、T、O、U、V、W、X、Z等,漢字中的口、日、品、非、品、木等。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由圖形到數學思想、數學概念的層面上,如什么是軸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什么是對稱點等,這些知識基于生活,也源于對生活的思考。
在數學問題的設計上,也應該突出數學的生活化特點。如列方程解應用題、不等式的實際運用、概率、統計初步、平行線、相交線、拋物線等,數學知識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生活的角角落落也無不有數學的身子和倩影,設計問題時,用這些生活中的實例,也彰顯數學的有用性。如學習勾股定理時,設計一個讓學生設計一個方法,測量出旗桿的高度,這樣的活動,除了增加數學的有用性,也增強數學的趣味性和實踐性。
三、以學生經驗為依托,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數學活動應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凸顯這個理念,教學中依托生活中的例子是關鍵。
如學習《軸對稱圖形》時,給出一個車牌在水中的倒影,讓學生說出這個車牌號是多少?這個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也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的興趣。
《實數》的學習時,讓學生將完全相同的兩個小正方形,通過剪、拼,設法得到一個大正方形,然后計算出如果原來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那么,大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這個探究過程,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基礎知識——勾股定理,學生明確知道大正方形的邊長應該是a?=2,再讓學生討論a可能小于零嗎?可能是分數嗎?可能是整數嗎等,充分討論之后,學生清楚了a不能是分數,不能是整數等而引出一個實數的概念。這個概念的得出,顯然,從數學的實踐性——做入手,做的活動和思考問題都基于學生的原有經驗和生活經驗,并且注重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的聯系。
此外,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也是數學教學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結合的重要舉措,對提升學生的能力幫助很大。
生活化教學能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生動化,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的有用,進一步激發學好數學的激情。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只要我們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理論,悉心研究每一個學生,并創新教學,力求我們的數學課堂彰顯生活化,那么,我們的數學課堂定會因生活化而魅力無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14897.html
相關閱讀:淺談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初中數學角的公式大全
初中數學正方形的幾何知識點
平行四邊形?初中數學題精選
學習初中數學的方法之高質量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