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稱,她們采用CRISPR/CAS9介導基因組編輯miRNA-155,成功抑制了小鼠巨噬細胞系RAW264.7細胞中的促炎性細胞因子生成。這項研究工作發布在《BioMedResearchInternational》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博士生導師朱躍蘭(YuelanZhu)教授。朱教授的研究領域為中西醫結合防治風濕免疫病、血液病的研究。從事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30多年。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種累及關節的自身免疫性炎癥疾病。該病的特點是: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滑膜成纖維細胞增殖,及最終關節損傷與破壞。據報道全球有2100多萬人受累于這一疾病。巨噬細胞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中起重要作用。類風濕性關節炎炎癥滑膜中的巨噬細胞數量高于正常關節,與關節疼痛和炎癥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盡管一些藥物已獲得批準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當前尚未廣泛探索基因或細胞療法(延伸閱讀:新靶向療法或可治愈類風濕性關節炎)。
MicroRNA155(miR-155)存在于小鼠16號染色體及人類21號染色體上的BIC基因內。在臨床及實驗模型中miR-155一直確定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有關,它在來自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滑膜及滑液巨噬細胞中上調。通過siRNA敲低miR-155可抑制一些促炎性細胞因子生成。miR-155通過多層面機制參與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形成,其中一個就是miR-155靶向了炎癥負調控因子SHIP1的3′非翻譯區。因此,在類風濕關節炎中增高的miR-155可導致SHIP1水平降低,促進生成促炎性細胞因子。
朱躍蘭教授課題組試圖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來操控miR-155表達,以緩解類風濕關節炎中的炎癥。CRISPR系統依賴于CRISPRRNAs(crRNAs)與Cas蛋白形成的復合物來引導降解入侵病毒和質粒DNA中的互補序列。近期的一些研究優化及改造了這一系統,使得單個導向RNA(gRNA)可以引導CAS9蛋白改造基因組靶位點。換句話說,這一細菌II型CRISPR系統現在適用于特異性改造人類細胞中的基因組DNA。隨著原代細胞和干細胞技術的進步,這類新的基因組工程工具將幫助構建出適用于基礎研究的新細胞系及推動基因治療。
在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員成功利用CRISPR/CAS9技術生成了miR-155基因組敲除(GKO)RAW264.7巨噬細胞系。這一miR-155GKO細胞系顯示SHIP1水平增高,在NF-κB受體激活蛋白配體(RANKL)處理的條件下促炎性細胞因子生成顯著受損,而破骨細胞生成略有升高。這些結果表明,基因組編輯miR-155有潛力成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種治療策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50301.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
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
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