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3D打印是一項正在成為主流的技術。照片展示了3D打印機Micro 3D,售價約合1450元人民幣。
美媒稱,從小提琴到步槍,一切都能由3D打印機制造,這種設備似乎已將DIY(自己動手做)的概念提升到全新的水平。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29日發表題為《3D打印分子能讓人獲得新的認識》的文章稱,如今,3D打印能讓科學家深入了解宇宙中最微小的一些成分?生物分子。有一天,這或許能幫助研究人員研制更準確地對準病毒分子目標的新藥品,甚至制造人造蛋白傳感器。
在一些醫學領域,3D打印發揮了驚人的作用。3D打印技術也在幫助基礎科學領域的科學家。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學家阿瑟?奧爾森,正在利用3D打印機制造的模型來研究導致艾滋病的HIV病毒的運行機制。他正在通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3D打印交換項目,與其他研究人員共享他的模型。該交換項目能讓科學家共享打印分子、器官和其他物體的操作指南。
蛋白質往往包含數以千計的原子。奧爾森說,這使得搞清楚蛋白質如何折疊或者個體分子之間的各種力如何相互作用變得非常困難。但3D打印技術能讓科學家對分子何時相互作用有新的了解。
科研人員還可利用3D打印來設計完全人造的分子。美國伯克利勞倫斯國家實驗所的納米生物學家羅恩?朱克曼說,蛋白質非常善于發現分子,如地鐵中小濃度的毒藥或爆炸物,但蛋白質在炎熱、寒冷、干燥或其他極端環境下表現不佳。因此朱克曼在研制名為“peptoids”的人造分子。這種分子擁有蛋白質的敏感性,但由更牢固、更結實的合成氨基酸構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827818.html
相關閱讀: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
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
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