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一中~學年上期高二政治(理科)文化生活模塊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I卷)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正確選項的答案填入機讀卡。每小題2分,共60分。)1、經濟工作要把握好 的工作總基調,扎扎實實開好局。A. 保持增長 B.結構調整 C.穩重求進 D.擴大內需2、是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周年,澳門基本法頒布 周年。 A.40 30 B.50 30 C.40 20 D.50 20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同成長進步的機會!边@說明A.實現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 B.只要生逢盛世,人人可以夢想成真C.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D.社會對個人理想,價值的重視和尊重4、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A. 改革開放 B. 全面深化改革 C.依法執政 D. 深化體制改革5、12月2日凌晨1時30分, 飛向38萬公里以外的月球,攜"玉兔號"月球車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并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A. 神舟十號 B. 嫦娥二號 C. 嫦娥三號 D. 天宮一號6、我在商店里買了一支標價為6元的鋼筆,這里貨幣執行的是 的職能。A.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貯藏手段 D.支付手段7、根據市場配置資源的流程,下圖中的①②分別是 A.①某商品供過于求 ②擴大生產,社會資源進人 B.①某商品供不應求 ②縮小生產,社會資源退出 C.①某商品供不應求 ②擴大生產,社會資源進入 D.①某商品供過于求 ②縮小生產,社會資源退出 8.電信業和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的消費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買菜足不出戶,購物足不出戶,送禮足不出戶……“宅消費”方式漸成時尚。這表明 A.消費決定生產 B.生產決定消費 C.生產是消費的目的 D.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9.某職業學校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張華,被一家頗有名氣的星級酒店錄用。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張華到酒店工作前,首先要做的是A.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B.取得勞動報酬C.自覺履行勞動義務 D.和酒店達成口頭協議有些農民將自己的耕地租種給種田能手后,自己到該承租戶打工,不僅收回了租金,而且領回了工資。據此回答10—11題。10、.材料中的農民收入包括①按技術要素分配②按資本要素分配③按土地要素分配④按勞動要素分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1.上述農民的做法①能提高勞動生產率②土地由公有變為私有③符合農村實際,增加了農民收入④改變了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性質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2、市場經濟中,資源配置主要是依靠A.國家的計劃實現的 B.生產的調節作用實現的C.政府的經濟政策實現的 D.國家的宏觀調控實現的13、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是A. 獨立自主 B.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 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 D. 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14、中國和俄羅斯在安理會否決了涉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英美指責中俄別有用心。這充分說明 A. 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 B. 國家力量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C. 國家間的合作已經沒有可能 D. 世界多極化已經形成15、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各項事業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證明了中國共產黨A.能夠充分履行各項國家職能 B.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C.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D.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由歷史條件決定的16、下列屬于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的是①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④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7、小王同學發現當地某行政部門的個別工作人員沒有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監督職責,于是打電話給相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小王同學是在通過( )行使自己的監督權。A.信訪舉報制度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C.輿論監督制度 D.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1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①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②鄧小平理論 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學發展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3月1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國家領導人,批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這里,全國人大分別行使了A.決定權和監督權 B.任免權和立法權C.立法權和監督權 D.任免權和決定權20、我們講文化生活,這里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下列屬于文化的是①物質資料生產方式 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③古代四大發明 ④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⑤受保護的干年古樹 ⑥園林雕塑 A.①③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21、“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泵鎸π率兰o、新形勢、新問題,我們對民族文化創新的理解應是①文化創新是在繼承優良傳統基礎上的創新 ②文化創新要體現時代精神③文化創新要以社會實踐為源泉和動力④文化創新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與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蕩中,才能不斷豐富和發展,才能保持長盛不衰的命運。這表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A.珍惜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B.借鑒世界其他民族創造的文明成果C.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D.發揮“主心骨”作用23、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A.包容性 B.階級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24、對待腐朽文化應采取的正確態度是 A.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B.進行批評和教育 C.說服教育和正確引導 D.予以改造和剔除25、下列對有關對哲學的認識,正確的是A.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D.人們在生活實踐中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形成自己的哲學26、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承認A.物質是世界的本原 B.精神對物質有反作用 C.世界是永恒變化的 D.世界是普通聯系的27、“揠苗助長”,事與愿違;“庖丁解!,事半功倍。這兩則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A.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反映 B.人能夠認識規律和利用規律C.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D.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又是變化發展的28、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 A.事物的運動和變化 B.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C.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D.新事物的產生并戰勝舊事物的過程29、下列名言名句符合量變與質變關系原理的是 ①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②牽牛要牽牛鼻子 ③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④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⑤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30、“你不奉獻,我不奉獻,誰來奉獻,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誰索取”,這句話的人生觀道理是A.奉獻和索取存在著對立的一面B.奉獻和索取可以由個人的主觀動機來決定 C.索取是實現奉獻的前提和基礎 D.奉獻和索取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清流一中~學年上期高二政治(理科)文化生活模塊試卷(II卷)二、非選擇題(共40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實力,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指兼具時代性、創新性和開放性特征,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體制、運行機制的總稱,F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塑造時代精神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以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為基礎,以文化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為驅動力,要求進一步實現政府職能轉變,以政府政策和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共文化機構為建設主體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和多元社會力量的積極作用,科學運用現代傳播方式,努力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多元參與的發展格局。根據上述材料回答31——33題31、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課題。請根據《時事》“時事問答”欄目《怎樣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文,簡要概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5分)32、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簡答:(1)我國政府有哪些基本職能?(4分)(2)中國共產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執政方式分別是什么?(7分)33、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據此,有人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是發揮文化的經濟價值!闭埬氵\用《文化生活》 的相關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5分) 34.“審時度勢,積極調整”是福建企業謀求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舉措。 材料一:福建省宇翔海外發展實業總公司的負責人說,只要閩企注重自身形象維護,堅持原來的投資原則,通常能在海外獲得不錯的收益。如果能利用恰當的時機走出去,則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福建雙飛日化有限公司利用金融危機后出現的商機,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更新經營理念,購買了原來代工的兩個美國品牌及其銷售網絡,為未來尋求突破和提升奠定了基碑。 材料二:入世之初,外資源源不斷入閩。時過境遷,現已壯大的閩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二上學期第三階段考試政治(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15469.html
相關閱讀: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