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二政治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一、:(本題包括30小題,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假設2010年M國貨幣對N國貨幣匯率為1:6,11個單位N國貨幣可以購買A商品1件。2014年,M國的通貨膨脹率為20%,該商品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0%。若其他條件不變,要購買12件A商品要用多少單位M國貨幣
A.24單位 B.24.2單位 C.20單位 D.29.04單位
2.假設2010年生產一件A產品需要8小時,市場售價為18元。如果2014年生產A產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同時通貨膨脹率為20%,那么一件A產品的價格為
A.14.4元 B. 9.6元 C. 10元 D.元15.5元
3、經濟活動應該自覺地遵循和利用價值規律。根據下圖,下列屬于生產者自覺遵循和運用價值規律的是
①跟著價格走,在A處擴大生產規模,在B處縮小生產規模
②在B處停止該商品的生產,轉產其他產品
③無論是在A處還是在B處,均需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
④在B處更要降低成本,維持生存,以便在價格上升時占據主動地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2014年9月14日至16 日, 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中國大連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表示,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總體上是好的,我們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下列措施符合當時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是
①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退稅率
②嚴格控制國債的發行
③存款年利率由2.25%提高到3.50% ④鼓勵貸款消費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5 在新農村建設中,杭州某地村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村集體以農田水利設施入股,與一花卉、水產養殖經營商合作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村民和村集體都成為公司的股東,村民同時成為公司的雇員。村民成為雇員后,不僅每月可以領工資,年終還能拿一萬多元的分紅。村民的收入包括:
①按勞分配 ②按技術要素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 ④按勞動要素分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6.. 某村采用“對話欄”、“回音欄”和村務公開、面對面咨詢會等形式,運用民主的辦法來解決村里的日常事務,使“村官”成了“透明官”,群眾成了“明白人”。這些方式主要體現了村民自治中的
A.民主管理 B.民主監督C.民主選舉 D.民主決策
7、2014年5月26日,人民日報評論員發表評論指出:執政者要在眾聲喧嘩中傾聽“沉沒的聲音”。上述觀點與下列名言的寓意最貼近的是
A.上之所好,下必從之 B..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C.天下所以服者,常生于不偏 D.公則生明,廉則生威
8、我國憲法第二章第三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這表明我國確認和尊重公民的
①知情權 ②參與權 ③表達權 ④監督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
9. 民主集中制是我國國家機構組織和活動的重要原則。下列體現這一原則的政治現象有
①某村召開村民大會,由村民投票選舉村委會主任
②某縣縣長在縣人大常委會會議上作書面述職報告
③某市市委決定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公推直選范圍
④某省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戰略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0.在我國的古代經典著作《論語》《孟子》《韓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魯迅的《狂人日記》、茅盾的《白楊禮贊》、冰心的《致小讀者》中都凝聚著民族精神,只要認真它們, 都能收到它們的熏陶。下列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之中
②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
③體現了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④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1.電影《山楂樹之戀》總票房破億元,是近十幾年來中國文藝片票房新高。這是中國文化充滿活力、中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這是文化體制改革取得的成績證明。文化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
A.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B.經濟基礎適應上層建筑的發展
C.生產力適應生產關系的發展 D.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
12.全國人大代表、升華集團董事長夏士林等向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建議:加大公民道德建設,完善公民道德教育體系,提升“道德血液黏稠度”。 這是因為,思想道德建設:①體現了先進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 ②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③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
④能提供精神動力和正確價值觀,決定社會發展進程和方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關于運動有幾種看法:甲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乙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說:一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這些觀點按照順序分別是
A.二元論、形而上學、辯證法 B.辯證法、形而上學、 相對主義
C.辯證法、相對主義、兩點論 D.辯證法、相對主義、形而上學
14、被不少經濟管理者奉為圣經的名言是“思路決定出路”,從哲學的角度看,這句話肯定了
①“思路”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②“思路”是現實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
③“思路”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④“思路”自覺選擇利于改變客觀對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網絡流行歌曲龔琳娜的《忐忑》,被人家稱為“神曲”,是以五聲音階的復雜重疊,中國傳統聲樂技巧的夸張變形來創作的。龔琳娜在演唱時,不但唱腔夸張變形,農情也極有特點,在聽似毫無意義的“咿呀”中,將情緒發揮得淋漓盡致,引人入勝。用夸張變形的方式實現藝術生命的升華,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藝術是一種非感性的、非常規的認識活動
②藝術形式是抽象的、無現成規律可循的
③藝術創作可以突破傳統形式的制約,實現創作者的主觀意圖
④充滿想象力的藝術與充滿藝術的想象力都應被辯證地否定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 在2014年春節晚會上,趙本山精彩的表演中,“省略……字”使觀眾產生了多姿多彩的想象。觀眾的這些“想象”
A.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B.來源于觀眾的大腦
C. 不一定有事實根據 D.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
17.在旅游景點,許多游客對環境衛生不滿,但有的抱怨、有的隨波逐流。某景區的一塊提示牌上寫道:“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國,你怎么樣,中國就怎么樣;你有光明,中國就不黑暗!痹撆谱由系挠^點蘊涵的哲學道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 B. 價值觀對人的行為有導向作用
C.矛盾的普遍性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 D.事物的性質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18.《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反面人物灰太狼盡管保持著“狼”的惡習,但因其對老婆
的“忠誠”而成為一部分觀眾的最愛,成為了正面人物,甚至喊出了“嫁人要嫁灰太
狼”的口號,這說明了
①善與惡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 ②在一定條件下,矛盾雙方會相互轉化
③看問題,要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相聯系、互相轉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關于地震的原因,有人說是蒼天對人類的報復。這種觀點屬于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C.客觀唯心主義 D主觀唯心主義
20、近來地震的頻繁發生能夠說明
①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是絕對的,永恒的
②自然界的運動是不可捉摸的,人們無法認識自然界的規律
③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④人類違背世界的物質性所導致的
A.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1. 電影《2014》描述了世界末日來臨的場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發、富士山因附近地質活動頻繁出現可能噴發的跡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離接近而出現的“超級月亮”等等這樣那樣的 自然現象,讓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4》,以至有人懷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勸慰這些人,你可以對他們說
A.規律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能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處,主觀臆造不存在的聯系m]
B.現實世界僅是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而已它是不會滅亡的
C.人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D.物質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觀精神并非是唯一實在[來
22.看右圖,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后因與“悲劇”一詞諧音,成為繼“被時代”之后又一橫行互聯網的王道詞匯。不少年輕人在網絡上甚至生活中都常常用“杯具”來代替 “悲劇”,形容人、事、物。這些詞語在現時代的流行表明
①存在決定思維 ②主觀認識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而變化
③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④意識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
A.①④B. ②③C①②.D.③④
23.近些年來,關于“曹操墓”的真假之辯不絕于耳,大有勝負不分伯仲之勢。“曹操墓”的真假看來還需要實踐的檢驗。實踐之所以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因為
A.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
B實踐處在主觀與客觀的交匯點上
C.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D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人口就是命運。”這是19世紀法國社會學家和數學家孔德的名言。2010年11月1日,是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標準時間。
24. 入戶普查人口的行為
A.是變革社會的實踐活動 B. 是探究世界的科學實驗活動
C.表明了人可以能動地改造世界 D. 表明了人可以能動地認識世界
25.摸清人口的“家底”,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制定發展政策,有利于更加公平地推進教育、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也有利于完善社會管理、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這主要說明了
A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B.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二、非:(共50分)
26材料一 近年來,不斷攀升的房價打碎了眾多“蝸居者”的夢。針對不斷攀升的房價,國家進行了新一輪的調控,其中最為嚴厲的是《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采取十條措施控制房價過快上漲。一、建立考核問責機制。二、實行更嚴格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三、嚴格限制炒房和投機性購房。四、通過稅收政策調節住房消費和房地產。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應。六、調整住房供應結構。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八、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購地和融資的的監管。九、加大交易秩序監管力度。十、完善房地產市場信息披露制度。同時,增加住房的有效供應,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大對捂盤惜售、囤集房源等的查處力度。新政實施后,幾近瘋狂的樓市開始應聲 “退燒”。進入2014年10月份以來,樓市價格已現整體下行趨勢 房企普遍變招求生,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房潮”現象。
(1)結合材料一,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說說國家是如何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9分)
材料二 中國人對“房”總是情有獨鐘,中國的“農耕文化”和國人的“家國倫理”,造成了中國人心目中的家,不僅是遮風避雨的居住場所,也是最終的情感歸宿地。中國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幾代人的力量購房,在助長高房價的同時,個人也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成為“房奴”。
(2)試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評析材料二中“家國倫理”對于中國人住房消費的影響。(9分)
27.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于2014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加快發展、文化日益繁榮,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局面。綜合觀察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我國文化建設既面臨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已成為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材料二: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構建有利于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1)結合材料一,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加強文化建設?(9分)
(2)材料二中我國發展文化的措施中是如何堅持唯物史觀的?(9分)
28.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2時許,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突降強降雨,縣城北面的羅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沖向縣城,造成沿河房屋被沖毀,泥石流阻斷白龍江、形成堰塞湖。泥石流發生后,我國軍民迅速投入了救援,彰顯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因此,有媒體評價說“天災不由人,抗災不由天”。
材料二: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發展和繁榮興旺的強大力量和精神支柱。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經無數艱難險阻、生死存亡的考驗,始終沒有被壓垮,靠的就是歷久彌新、代代相傳的偉大的民族精神。有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我們取得了抗“非典”斗爭的偉大勝利;有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我們躋身于世界第三航天大國的行列。
(1)請結合材料一運用規律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媒體的觀點。(8分)
(2)請結合材料二運用辯證唯物論分析新時期為什么要發揚民族精神?(6分)
高二政治期中試卷答案
一單選題(50分)
1?5AADDB6?10ACBBA 11?15DBDBD 16?20ABCCD 21?25ACBDA
(2)①文化影響人的認識活動、實踐活動和思維方式且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凹覈鴤惱怼笔怪袊税鸭、房看成最終的情感歸宿地,在住房消費上有著強烈的愿望。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相對穩定性。中國人獨有的“家國倫理”對家更加看重,更愿意擁有自己的住房,而不愿意租房。③文化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當代中國人對于“家國倫理”要堅持批判地繼承,在住房問題上要做到理性消費,避免成為“房奴”(9分)。
27.(1)①整體和部分辨證統一,部分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要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加強文化建設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3分)
②矛盾即對立統一(或矛盾具有普遍性),堅持全面的觀點。科學發展觀要求推動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3分,此要點可用聯系的觀點代替)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們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我國文化建設既面臨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加強文化建設要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去迎接挑戰。(3分)
(2)①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確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促進作用,要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體現了這一點。
②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文化建設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0366.html

相關閱讀: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